创设小学语文语言训练情境的策略
2014-10-21周毅
周毅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归的路上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情境于语言欣赏,凸显语言形象
小学语文阅读课文蕴含着丰盈的情感,写人记事绘景具体可感、生动逼真,在想象力、创造力的训练上具有无限的生发性。基于情感领悟、价值叩问的文本理解,始终导引着学生趋向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打通学生诗意步入纯美语言世界的通道,使身心融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场,悄然触及心灵,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中撷取美的贝壳,而不成为肩负教师解读的知识行囊。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成属于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师则需要基于文本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热情。
如教学《荷花》时,布置学生提前制作荷花和荷叶。教学中围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冒”字,设计了“作者为何用‘冒而不用‘生或‘长呢?”这一问题。我先请了几个制作荷叶的孩子把他们自己的荷叶贴在黑板上,碧绿的荷叶零落地洒在黑板的各个角落。我微笑着问:“你觉得文中的荷叶是这样的吗?”孩子们先是一愣,而后似有所悟,几只小手也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文中说荷叶是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不是这样的。”“我也觉得不是,这里还有一个词叫挨挨挤挤,意思就是……?”“很多荷叶靠在一起,不像他们贴得那样,四处分散。”“哦,那谁能根据课文中的文字,重新贴一贴?”只见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把那几片荷叶聚拢在一起,其他孩子也纷纷走向黑板,把自己的荷叶也挨了上去,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你们觉得还缺少什么吗?”“荷花!”几个画荷花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荷花插在这碧绿的荷叶中,朵朵荷花透过繁茂的荷叶亭亭玉立。“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想看,怎样长才叫冒呢?”学生思维得以激发,“喜气洋洋地长,迫不及待地长,生机勃勃地长……”。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得以生成,他们体会出“冒”字深刻含义和“冒”字所赋予白荷花的生命力,个性化的言语也在富有生命活力的情境中不断汩汩地冒出来。可见,教师把孩子从平面化的文字带出来,通过立体化情境的再现,再回到抽象的语言,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赋予“挨挨挤挤”“冒”以传神的生命,形象与情感相应,情境与理解融为一体,语言形象自然会进入审美之域,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
二、创设情境于词语感知,深化语言理解
语言的学习,往往是在一定的语境里,通过倾听、模仿、实践而逐渐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心灵言语。例如在《九色鹿》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冻僵、温暖”等词,有老师做了这样设计:
师:小朋友,请你闭上眼睛,寒冷的冬天,你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操场上做广播操,这时候一阵寒风吹来(播放寒风声音),你感觉怎么样?生A:我感到身上很冷。生B:我觉得腿也不能动了,脸上非常冷,都已经冻红了。师:是呀,你的这种感觉就叫做—(出示词语“冻僵”)。师:小朋友,冬天,我们的手——(指词卡),我们的脚——,我们的脸也——。就在你的手、脚、脸都冻僵了,冷得发抖时,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出示课件),现在你又有什么感觉?生A:我感觉很暖和。生B:我觉得身上热起来了,很舒服。师:这时候我们感到——温暖。
借助情境,老师利用语言渲染,让学生感到“冷”,也让学生看到温暖,也许这里的“冷”不是真冷,这里的“温暖”不是真温暖,是“仿佛感受”,但却是动态的、是亲身感受的,能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获得积极内心体验的。这样的语言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当然是有效的,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
三、创设情境于情感升华,拓展语言积累
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丰富多彩情感的融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让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需在情境创设中稀释文本中蕴藏的或隐或现的情感。
教授《普罗米修斯》时,孩子们通过品读文本,宙斯的残酷、普罗米修斯备受鹰啄之苦,已经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牺牲精神。为了让学生从情感上与普罗米修斯的坚强为民产生共鸣,感动学生的心灵深处,我不失时机地追问:“孩子们,普罗米修斯熬受了捆绑的痛苦和老鹰的啄肝脏,这是怎样的痛苦呀,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感受英雄的坚强吧!”我播放了普罗米修斯备受折磨的录像片段,观看中教室变得静悄悄的,偶尔传来隐约的抽泣声。一切都在不言中,我知道此时什么也不用说。“你们都被普罗米修斯的精神打动了,就请你们带着这份感动好好地读读课文吧”。于是,同学们真挚的感情在读中传递着,在教室里弥漫着。
四、创设情境于教学空白,实现语言内化
语言内化的主体不是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是阅读体验中的学生。教学中适当空白点的存留,能够激发学生基于自身的体验完成对文本的填补和联结,通过自主参与、生成文本意义的自主建构,达到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目的。根据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空白点”的观点,只有当读者以体验者的身份去“填空”时,作品才会充满、完整、具体化。
比如,教授《和时间赛跑》时,其文本中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相对抽象、理性,不易于理解。为了让学生感悟时光珍贵、敬惜时间,教师利用空白的画面投影辅以“嘀嗒、嘀哒……”极为单调的钟声创设情境。老师说:“时间在嘀嗒嘀嗒地消失,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时,你想到了什么呢?请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孩子们在书写中把看不到时间、觉得时间悄悄地走了等对时间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通过笔端倾泻出来,使文字表达训练与人文精神的培育融为一体,创造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交相辉映的课堂情境。也许,这就是对真正语文之路的回归。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