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2014-10-21鱼红珍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

鱼红珍

摘 要: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的指导作用,抓住关键,巧设问题;答疑抓惑,解决问题;建立机制,有序定位。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合作探究;抓关键;建机制

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将教师的主导角色变为指导角色,要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角色的转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不易。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呢?本人长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取得一点粗浅的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一、抓住关键,巧设问题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只要问题设计恰当巧妙,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思考讨论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就要找准突破点,精心设计问题,环环相扣,解决这个中心问题,其余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八年级课文《枣核》,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是如何体现爱国之情的?”学生在经过自读、小组合作探究等环节的学习后,围绕这个问题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句加以分析,明白文中“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同时对美籍华人朋友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等爱国之情的体现就会理解更透彻。这样一来,既理清了线索及作者的思路,又对课文的认识、理解进一步加深。有时我们如果不能巧妙地找到这样的关键问题,还可以在“文眼”处设疑,同样能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抓住关键,不及其余就可以节省时间,把问题理解清楚、解决透彻,又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合作的益处,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答疑抓惑,解决问题

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疑惑或误判,大多数教师会因时间关系匆匆加以解决,很少花时间与学生真正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即使讨论也一定要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其实,当“疑问”或“误判”产生时,正是教师指导的最佳时机,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疑”或“错”加以发掘、利用,及时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因为课题是“我的叔叔于勒”,所以更多的学生会认为是于勒。当这个误判的信息出现后,我并没有很快否定他们,而是悄悄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结合课文讨论于勒这个人物的刻画描述。大家很快就发现文中很少直接去写于勒及他的命运变化,相反对菲利普夫妇刻画倒是很具体、形象、生动。于勒这个人物形象都是间接通过菲利普夫妇描述了解到的。这样一来,学生对文章的主人公的认识加深了,通过讨论探究,对菲利普夫妇人物形象的理解会更加透彻,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因此,只有善于“解疑”“抓錯”的老师,才是教学的高手,才能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建立机制,有序定位

建立合理有效的探究机制可以催生学生的思想火花。作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指导他们讨论交流,并对每位学生有序定位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机制有着交流方便、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特点。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学习小组讨论法、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法、自由组合讨论法及同桌合作讨论法等,根据每个小组及成员特点交给他们不同层次的具体任务、反馈交流时,对所有成员有序定位,这样既使优、中、差各类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也保证了讨论的质量,让他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总之,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定位自身,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树立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实现愉快、高效的互动,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让语文课堂更活跃、更精彩!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
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策略研究之人物传记的教学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学生错误”之我见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注入活力奏响高中政治课堂美丽的华章
利用地方旅游资源有效开展校本课程的方法和策略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