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重彩画教学中的技法练习课
2014-10-21洪宝
洪宝
摘 要:中国重彩画一直是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彩画在现代,从艺术取向、表现语言、绘画材料方面都有新的发展,高校的重彩画教学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重彩画教学中技法练习课,学生对材料的熟悉和对技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绘画创作的效果。重彩技法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观察方法,引導学生尝试寻找自己的个性表达,并且让学生在技法练习的过程和课程的最后进行小结和总结。
关键词:重彩画 材料 教学 技法练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206-02
中国的重彩画一直是民族绘画里面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一套有别与西方绘画的美学观点,审美取向和表现手法也有自身的特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已经显现了重彩画的雏形。发展到后来的墓室帛画,壁画,宗教石窟中的壁画,宫廷画院的绢本画等等,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重彩画在现代,从艺术取向、表现语言、绘画材料方面都有新的发展,高校的重彩画教学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学生对材料的熟悉和对技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重彩画创作的效果。
1 重彩技法教学的特点
1.1 材料的多样性
重彩画的材料可以分为颜料和基材。
基材的功能是承载重彩颜料,主要包括韧性比较强的宣纸,比如皮纸、麻纸等,还包括绢、麻布、木板等。
颜料主要包括墨、植物颜料、矿物颜料和金属材料。墨分为松烟和油烟两种,植物颜料属于透明可覆盖的颜色,包括花青、藤黄、胭脂、曙红等,也称为水色,矿物颜料是由矿物岩石研磨成的粉末,有颗粒粗细大小不同之分,颗粒粗细的不同也让同一种颜色出现不同的色阶,最粗的颗粒颜色最饱和,最细的颗粒颜色最浅,也称为石色。现代的重彩画颜色的种类更多,除了天然的矿物颜料,还有许多人工化学合成的颜色,来弥补天然矿物颜料色彩较少的不足。金属材料主要是指金、银箔和金、银粉的使用,但它的特殊光泽显现出来的金色、银色也可以为画面提供特别的效果。
1.2 技法的多样性
由于重彩画材料的多样性,加上基材和颜料的种类繁多,从中演变出来的技法也呈现更加的多样化。
泼彩,将一种或者多种颜料按照随意或者一定效果泼洒在依托材料之上,使颜料相互接触。粗颗粒和细颗粒、细颗粒和水相互混合,产生自然随意的效果,中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笔做调整。这种方法可以用作制作底色,也可根据画面的需要处理其中的某一部分。用泼彩的方法制作画面,常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积色,趁水色未干时,把饱含水分的色再积到上面,并任由其自然流淌变化。常常在水色的底色上积上天然石色,可以使画面显得厚重饱和。而在厚重的粗颗粒石色上积水色,可以使画面产生轻盈灵动的效果。和传统的没骨法相近,用水,用墨,用色,把握色与色之间的相融,相破,色与水之间的流淌交融。
分染,在石色上用水色或者水色上用石色染出所绘制对象的层次。边分染边调整效果,有时需要多遍分染,在需要时可以再刷上一层胶矾水以固定和隔离下面的染色,也是传统技法里面的“三矾九染”。
皴擦,将传统水墨里的皴擦技法感觉应用到重彩画面的制作之中,用石色或者用水色都可以表现出苍厚,斑驳的视觉效果,显出丰富的肌理感和厚重感。
立粉,利用石色堆积到一定数量出现体积感,使画面某些部分呈现浅浮雕的立体效果。立粉在传统壁画里面多运用在线条的提示。如果将立粉和其它技法结合,比如先使画面出现立粉的浅浮雕效果,再绘制其它颗粒较细或者水色,颗粒细或者水色会冲入低处,立粉的地方依然显现或者若隐若现,则可产生“水落石出”的画面效果。
揉纸,可大致分为两种方法。适用于薄画法的揉纸,将熟宣纸打湿后揉成团,使褶皱处漏矾,在反面或者正面刷色后显现出不规则的裂纹。适用于厚画法的揉纸,用细号的颗粒,调入浓度适量的胶,厚涂在纸面,等干后将纸揉皱。揉皱的过程,会有部分没有被胶固定的颜料脱落,出现自然的皱褶纹理。再将纸裱到板上进一步进行绘制。在厚涂细颗粒的时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颜色混合,揉纸后会出现更丰富的纹理效果。而揉纸的方法不同也可以使皱褶纹理出现树枝状、放射状等自然效果。
金属箔的使用,将画面需要的地方贴箔,是最普通的使用金属箔的方法。切金,是将金箔或者其他金属箔切成片状、块状,条状等。洒金,是将细碎的金属箔洒在画面上,不同粗细网眼的竹筒网,可以筛出大小相应的碎片,在绘制过程中,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使用。此外,金属箔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的形式,产生新的变化。主要是指银箔或铜箔,在硫磺粉的作用下,经过高温,发生化学反应使银箔或铜箔改变颜色,从而出现新的自然的金属色彩变化。
2 重彩技法教学中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
2.1 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观察方法
重彩技法教学中,由于材料、工具、制作技法等的种类比较多且相对复杂,学生在刚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显得比较被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正式技法练习的状态,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在开始课程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对重彩源流进行介绍,从人类发现重彩画的最早记录开始,慢慢发展,经过史前的岩画,到原始社会的祭祀器皿。再到公元世纪初的壁画,一直延续到纸上或者布上的绘画;从西方到东方涉及重彩画的介绍。让学生比较清晰的了解重彩画脉络。同时也通过历代重彩画作品和现代重彩画作品的赏析,给学生讲解不同重彩作品的独到之处,从教师的角度带动学生理解重彩的特点和魅力。大量的重彩画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通过不同优秀重彩作品的赏析,学生可以试着探索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
多媒体教授的同时,教学中还通过实际的作品以及重彩技法的练习作业展示,使学生更直接接触重彩画。
重彩技法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在示范技法时,注意根据材料的属性或者根据制作程序的先后次序,将比较相似的技法分类进行示范。结合讲解,让学生在脑海里对重彩技法有系统的认识。有助于使學生逐渐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讲解的同时适当的安排时间让学生参与,重复教师示范过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陌生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工作室内进行重彩材料的陈列展示。让学生对重彩材料更细致的观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进行技法练习的时候,往往会由于对技法不熟悉陷入迟缓的探索期。这时教师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逐个辅导,还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技法进行临摹,慢慢过渡到自由探索的阶段,此外还应该分阶段安排作业观摩,集中讲评,学生可以通过与其它同学的比照和交流,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通过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利于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
在课程进行的阶段,多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者网络等途径做重彩技法的资料收集,适当的推荐一些画册或资料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重彩画技法。
2.2 引导学生尝试寻找自己的个性表达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重彩画的魅力,布置作业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风格。在认识材料和尝试不同技法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把握画面,包括制作的先后步骤。可以先打稿子,再层层叠加绘制,也可以先用颜色打底或者进行颜色叠加,再继而起稿绘制;可以先将画纸装裱好再绘制,也可以先制作基地,根据需要再在中途装裱……
在教学中,虽然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但作业的布置宜遵照一定规范。由于是重彩技法练习,一定的作业量是必要的,课前让学生准备若干块技法练习的板子。根据课程学时安排,尽量让学生1~2天完成一到两张小的技法练习,并且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风格做技法练习的思考和研究。学生可以自由选定一类题材,或者在构图时让不同技法统一成一个系列,可以是色彩的统一,也可以是具象或抽象表现的统一,学生在寻找自己个性表达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范围里进行技法练习,甚至允许学生用不同技法表现同一事物同一构图。学生在进行技法练习的同时也能感受材料和技法只是表现的手段和工具。
因为对材料和技法的陌生,如果又在选择题材和构图时花去太多时间,会导致学生精力无法集中在对技法的摸索和尝试中,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在一定的规范内完成技法练习,
2.3 引导学生在技法练习的过程和课程的最后进行小结和总结
学生在练习中,逐渐了解不同材料和技法的特别之处。但由于重彩技法练习的制作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所以要求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和课后进行及时的小结和总结,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在每个技法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进行记录。包括胶矾水的比例、做熟不同性质宣纸和刷胶矾水的遍数、做底时是先上底色还是先做熟纸、裱纸和上底色的先后顺序。另外由于材料颗粒粗细不同,在绘制时先画粗颗粒再画细颗粒,或者反之所产生的效果有哪些不同,这些也要求学生进行比较细致的步骤记录。可以在每块技法练习的板子背面进行记录,以便以后翻阅。对失败或者不满意的技法练习,也引导学生记录并且分析其原因。
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将平时的记录整理总结,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和实践,最后更理性的梳理自己在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
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课后的技法练习作业展示和观摩,教师进行点评。学生在观摩和教师的点评中可以更多角度了解课程所学的知识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消化。让学生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通过重彩画技法练习,学生不但了解了重彩画材料的特点,掌握了技法的绘制方法,同时还了解了中国绘画的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责任和使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秀玲.重彩技法语言解析[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 张导曦.现代重彩画金属箔表现技法[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3] 王雄飞.岩彩画的材料与技法研究[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