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统计创新人才素质培育的内容和方法

2014-10-21张晓梅李红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张晓梅 李红梅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统计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辅助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众所周知,电子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频率是很快的,这就要求应用统计技术也必须要加快创新脚步,才能满足现代信息技术的客观需求。创新型人才是推动应用统计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就应用统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论述,就创新人才素质的培育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应用统计 创新人才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59-02]

1 应用统计相关内容分析

1.1 应用统计的基本特征

所谓的应用统计,指的是利用统计学思想,通过统计工具和方法,为其他领域的数据处理提供服务。应用统计领域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某个专业领域中收集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学知识从这些特定数据中提取用户所需要的有用信息,从而解决专业领域内的相关信息。由于应用统计是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统计也逐渐渗透到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的诸多领域。应用统计主要具有跨领域性、数据信息性以及高知识性三个方面的特点,所谓的跨领域性,顾名思义就是说应用统计知识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工作需求;数据信息性是指应用统计围绕数据处理来展开,而高知识性指的是应用统计所应用的知识和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1.2 应用统计创新的内容

应用统计领域的创新,并不单纯的是指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的创新,只要是利用统计学知识创造性的解决了问题,就属于应用统计范围内的创新。应用统计创新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突破性的创新,在统计方法不变的情况下,以数据更新为主要方式;其次就是功能性的创新,也就是说探索出更加简便的统计方式;最后将统计学的知识有体系的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创新称为领域性创新,最后是应用模式创新,即面对复杂的问题,采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解决。不同层面的应用统计创新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完善的。

2 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2.1 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1)创新型人才是以具有的创新精神为导向,并在事物的处理上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时刻保持开放学习的态度,并能够在集中精神思考后,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事物的利用发展提出更优质的发展策略。创新型人才有着与时俱进的进步思想,以自身坚实学术为基础,利用唯物主义辩证思维看待事物。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在日渐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需要在本质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够从根本上决定创新性人才的质量,其中创新思维的理念灌输及教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指导。

(2)創新思维模式,是创新精神的本质体现,它从根本上决定创新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的建立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出新的思想。我国高校的建立正为这种思维的培育创造了培养空间。高校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熏陶出一大批进步思想,是在新时代新思想产生的摇篮。

2.2 创新型人才培养趋势

(1)要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进步,首先应该加大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展方面的投资。资源发展投资所的范围很广,最为主要的,是加大教育领域及专职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这针对于普遍较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素质水平会在短时间内实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的重要一步,一定程度的学术水平,会为后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深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资源的后期发展的效率稳步提升。人员流动性的相关费用投资也在资源的维护中占有着重要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面临更好的发展空间及生存条件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流动性,如高能力人员的转行或是到其它城市寻求更好发展。人员流动性的投资会市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流动的同时保证最大限度的不流失,使其在团体或个人迁移后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国家进步。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在这方面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调遣维护。

(2)针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国情,外籍人口的移民流入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我国的综合国力不如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利用也相对比较落后。外籍移民的发展可以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实现先进技术的引入与改革,同时可以搭建起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利用大国的学习互助的关系,在合作互助的发展下,实现两国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双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双赢发展局势。

(3)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所想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利用最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最大限度上的实现经济促进和社会所需。所以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利用方面,合理分配利用资源变得尤为重要。对于社会发展来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的经济进步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而是以此方式提高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丰富我国未开发部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在过敏创新型人才培养整体提高背景下,为未来的人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助我国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应用将决定资源最终的发展方向,也是资源开发最具前瞻性的一项。其本质是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开发利用上。宏观上,继承资源中的优势并加以发展利用,淘汰掉劣质资源,对其加以改造;微观方面,小到一个部门的经营管理,要建立起一套可行性人员利用方案,以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最大限度得到利用。同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保护开发也必须得到重视,否则会造成大力招募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浪费与流失,之前的工作进程付之东流。

3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新世纪下的国家及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企业及国家的发展潜力。时代在发展,企业及国家要想保持高速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教育部门的社会责任。回望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而知,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国家创新型人才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大力推崇科教兴国的现在,创新能力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当代发展必须基于以往发展总结的发展经验,大力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没有创新就谈不到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更是无稽之谈。新世纪发展的主要资源已经由传统的自然资源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21世纪是国际科技水平高速发展时期,是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期,只有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者国家才能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洪流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当代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靠的是国家智力因素,话句话讲就是国家发展人才对现有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源泉,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国家领导人都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等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力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我国历来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国家,16世纪我国曾创造了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在四大古国中其他三国都无法企及,为推动人类发展及人类文明建设贡献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错过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现阶段经济发展暂时落后于实现了工业技术创新的国家。再者,科技方面的主要奖项诺贝尔奖项很少能有中国科学家获得,现实令我们不得不不反思当代创新教育的效果。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培养的是对人才现有知识的巩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交流更为紧密,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开展创新教育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4 应用统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4.1 应用统计创新型人才发展条件

(1)虽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已被人们接受,但至今在深入的理念上还没有做到完全的确立。我国的教育模式趋于传统,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惯性思维的制约,很少有人能够突破旧式思维模式以创新,更多的则是对传统的继承应用,以此思维定势长此以往的运行。同时,“应试教育”影响的逐步深化这也使得我国的高校教育日渐变得形同虚设,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而一旦等到人才进入社会,形成更加固定的思维模式后,便更加难以提倡发展创新的发展。

(2)创新思想的发展也需要实践加以测定稳固。学术上的思想创新需要在学校中得到合适培养,因此实验室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国的现有国情则是高校的实验环境欠缺。实验技术的落后以及方法上对旧思想的遵循使得创新型实验难以得到充分发展。近些年的高校扩招模式更是加重了实验室设备购进的滞后,毕业设计的低投入业限制了创新型思维的发展。对于社会来讲,新思维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方得以运作,而社会中更多关注的是投入后所获得的回报,强调收益利润。与高校低投入所造成的结果是相同的。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指导者。传统观念中的领导者带动学习者的旧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容易造成思想束缚,无法得到创新发展,这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现状。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指导者能够摒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变思想尚未确立的学习者为主体,使其思想在不受到约束前提下得到充分的延展,实现旧式教育内容的突破。宏观到社会的大层面来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利用也需要突破旧式的管理方式,通过新型分配方式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4.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1)现阶段我国现已逐渐意識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不足,引入创新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思想基础上,在学校树立起创新教育理念,转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弱化教师作为课堂传统思想。课堂上建立起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而不再是以学生作为思想的继承学习者,要让思想在学生中得到创新并得以新模式的建立发展。全新模式的教育方式转移重点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模式的建立上,凸显出学生的自我主体观念,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社会应当加大对于创新思想上的投入。很多先人的例子都表明了实践不仅能够保证思想确立的同时加以巩固,而且能够为创新人才带来更深层的人格的熏陶。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应进一步强调与劳动力生产形成有效的结合,使新思想能够在社会中付诸实践,劳动成果的获得能够使创新性思想得到最大程度的鼓舞,加之以实践力的影响,更能使创新思维在社会中加速发展。灌输创新活动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思想,高校中更应打破学科理论方面的局限,建立起新的考核标准,淡化考试成绩而注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在社会及校园中都形成新的思想建立模式,相互呼应,共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3)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创新型人才的最终发展方向。人才进入社会之前,要对社会中进步的创新思想进行提前阶段的启蒙,教学体系中崭新内容的引入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力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呈递关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最终都是以成才发展为目的,校园中创新思想加之以实践的巩固,能够在系统上形成固定的培养模式。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使得创新型人才不仅在思想上具有超前的进步性,还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奠基,综合能力的高稳定状态决定了较高的出发点,能在各方面满足社会就业及个人事业发展的需求。

(4)道德思想方面境界的提升是创新型人才又一明显优势。思想基础的打造重点在于学校的思想道德培养。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注重能力水平的提高是一方面,学生的内在思想也应在学术创新的同时加以培养。思想是指引发展方向的工具,只有建立起培育高品质道德思想的规模方案,才能够保证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在工作学习能力上表现突出,其内在的道德品质思想也是具有很大优越性。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进步思想,在社会中形成逐渐影响社会现状的思想潮流,逐渐在老一代思想上得以继承和更好的发扬。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把促进人才的健康全能性发展放在首位,大力营造出培养人才实际处事能力。

5 结语

创新型人才凭借其综合能力及超高的应变能力,能够适应当代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教育部门应该承担其应付的社会责任,积极研究创新型教育教学改革,利用合理地手段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使我国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用统计创新人才的培养,关乎着我国诸多领域的创新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基于现有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继续大力的培养创新型应用统计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文斌.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 姜秀丽,杨锐锋.试析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3] 万智萍,王凤,王高亮.基于工程训练模式的嵌入式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11).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