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的病因及处理方法
2014-10-21宋微微张亚利孙晓慧
宋微微 张亚利 孙晓慧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从脑疝病人的病因给出了详细的处理方法,本文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脑疝;病因;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504-01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引起脑疝的常见病变有:①损伤引起的各种颅内血肿,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②各种颅内肿瘤特别是位于一侧大脑半球的肿瘤和颅后窝肿瘤;③颅内脓肿;④颅内寄生虫病及其他各种慢性肉芽肿。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如再附加一些人为的因素,例如作腰椎穿刺释放过多的脑脊液,使颅腔与椎管之间、幕上分腔与幕下分腔之间的压力差增大,可促使脑疝的形成。
当发生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裂孔处挤压脑干,脑干受压变形或者移位,严重时其实质内血管受牵拉,甚至断裂,造成脑干缺血、水肿和出血;动眼神经受挤压可产生动眼神经麻痹;同侧大脑脚受挤压造成对侧肢体偏瘫;移位的脑组织挤压大脑后动脉造成枕叶皮层梗塞;小脑幕切迹疝挤压中脑脑池,从而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1.脑疝的分类
颅内压增高不均匀一致,在损伤较重或发生血肿的部位,压力增高明显,邻近的脑组织受到挤压而移位,形成脑疝,继之引起脑干移位和压迫,危及生命。
(1)小脑幕孔疝:邻近小脑幕的颢叶钩回疝入小脑幕孔,称为小脑幕孔疝,多因硬脑膜外血肿引起。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昏迷,同侧瞳孔散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以及生命体征改变。晚期血压下降,最后呼吸、心跳停止。
(2)枕骨大孔疝: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颈肌痉挛疼痛,生命体征改变,后期表现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呼吸突然停止,继之心跳停止。
2.小脑幕孔疝的病因及处理方式
1病理
当发生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裂孔处挤压脑干,脑干受压变形或者移位,严重时其实质内血管受牵拉,甚至断裂,造成脑干缺血、水肿和出血;动眼神经受挤压可产生动眼神经麻痹;同侧大脑脚受挤压造成对侧肢体偏瘫;移位的脑组织挤压大脑后动脉造成枕叶皮层梗塞;小脑幕切迹疝挤压中脑脑池,从而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常由幕上病变引起,是病灶侧的颞叶钩回部分的脑组织被挤入小脑幕裂孔内,挤压中脑脑池,从而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与枕骨大孔疝同属常见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
2处理
1.侧脑室外引流术 可经侧脑室额角、枕角、体部等处穿刺置引流管,以迅速降低颅内压,适用于严重脑积水或脑室内有积血或血块者,是颅脑手术前常用的辅助性抢救措施。
2.脑脊液分流术 对不能彻底根治原发病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枕大池分流术等手术。
3.减压术 可采用颞肌下减压术,重度脑损伤伴颅内压增高可用去骨瓣减压术,对术中严重脑肿胀可切除部分非功能区脑组织以达到内减压的目的。
枕骨大孔疝的病因及处理方式
1.病理
当颅内某一分腔有占位病变,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要高,于是压力高的部位脑组织向压力低的部分挤压、移位,即是脑疝。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大多发生于颅后窝血肿或占位病变,直接引起幕下颅腔压力严重增高,使小脑扁桃体受挤压,向下疝出;另外多见于小脑幕切迹疝的中、晚期,此時幕上压力增高传到小脑幕下,因而最后也将并发枕骨大孔疝。枕骨大孔疝有急性疝出和慢性疝出两种。
2.治疗处理原则
对呼吸骤停者,应立即予辅助呼吸并同时行脑室穿刺引流,同时给予静脉内注射脱水药物,如自主呼吸恢复,可紧急行颅后窝开颅术以清除原发病灶。
3.脑疝的急救措施
1、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排痰困难的,可行气管切开,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颅内压增高。
对有脑室穿刺引流的病人,应严格按脑室引流护理。大便秘结者,可选用缓泻剂疏通,有尿潴留者,留置导尿管,做好尿、便护理。
2、对颅内压增高的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
一旦发生脑疝,立即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如20%甘露醇250一500 ml,并配以激素应用。有时可合用速尿以加强脱水作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支持,可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器,加压给氧;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药物支持,根据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4.脑疝预防及护理
一、预防
脑疝是脑血管病的最危险信号。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脑疝。因此,在急性期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疝,并积极进行脱水治疗,控制颅内高压,减少病死率。
急救措施:
1 、对颅内压增高病人,要准备好抢救物品,随时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的改变,及时发现脑疝,早期治疗。
2 、除去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①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及吸人性肺炎等加重缺氧;②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的监测。;
二、护理
1、临床证实,对所有脑出血患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并未显示任何好处,但仍需应用这类药物来预防继发的脑疝和最大可能地保持意识清醒。
2、临床推荐,初次剂量10mg~12mg地塞米松静注,随后每6小时给4mg。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进行人工换气。
4、如为钩回疝,应立即输注甘露醇、激素;如为小脑扁桃体疝,应立即人工辅助呼吸。紧急时作侧脑室空刺放液,并尽快查明病因,酌情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或施行减压术。
5对患者经常询问大便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腹泻药或人工排便,以免排便用力造成再出血。
6.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如有恶心、呕吐应暂停进食。保持充足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