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性肠系膜炎的CT诊断研究
2014-10-21黄显浩
黄显浩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CT对硬化性肠系膜炎的诊断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36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CT诊断资料。结果36例硬化性肠系膜炎都是源自系膜的根部,并且围绕着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密度不断增高。其平扫CT值为-45~-35Hu,明显超过了腹膜后的正常脂肪密度(-120~-100Hu)。12例肠系膜周围发现了软组织肿块;7例在病变的内部可见小结节;6倒肠系膜血管周围发现了脂肪;8例可见到假肿瘤包膜。结论 CT对硬化性肠系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硬化性;肠系膜炎;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124-02
硬化性肠系膜炎属于临床中比较罕见的特发性非肿瘤性肠系膜炎性病变。由于该类疾病具有较低的发病率,而且临床症状不明显,从而误诊率比较高。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CT对硬化性肠系膜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36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35-65岁,平均年龄为48.5岁。硬化性肠系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部隐痛不适、呕吐、消瘦、腹泻等,还有3例患者腹部发现包块。所有患者在就诊之前均未发现明确诱因。体征、症状集中在脐周8例、上腹部4例、右上腹9例、左侧中下腹10例、右下腹5例。手术之前进行钡灌肠检查12例,发现有6例患者存在结肠外压性改变,结果被诊断为升结肠占位4例,横结肠肿瘤2例;术前行肠镜检查4例,发现有2例患者存在结肠外压性改变,但是其黏膜相无异常;腹部B超检查14例,其中3例表现为不均质回声,8例为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包块;腹部CT检查20例,其中13例患者被确诊为结肠脾曲肿瘤。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经过术前检查后被确诊为结肠占位、肠梗阻、腹部包块、胃肠间质瘤等,并且所有患者均采用了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发现有28例为病灶单发患者,8例为病灶多发患者。病变位于横结肠系膜缘9例、小肠系膜7例、乙状结肠系膜6例、升结肠系膜14例,所有病例经过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硬化性肠系膜炎。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了Siemens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机,其扫描参数为100 mAs、120 kV、0.5s/r、螺距1.4O、层厚5.0 mm、床进动26.9 mm/r、矩阵512×512。需要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100 ml,常用的是碘海醇,注射速率要控制在3.0 ml/s 。注射完成2O~25 S之后,进行动脉期扫描,然后等到6O~70 S之后再进行静脉期扫描,其扫描的范围控制在肝顶至盆腔部位。
2结果
36例硬化性肠系膜炎都是源自系膜的根部,并且围绕着肠系膜和系膜血管密度不断增高。其平扫CT值为-45~-35Hu,明显超过了腹膜后的正常脂肪密度(-120~-100Hu),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12例肠系膜周围发现了软组织肿块;7例在病变的内部可见小结节;6倒肠系膜血管周围发现了脂肪,并且已经形成了脂肪环;4例患者未见此类症状,但是却被肠系膜血管被软组织包绕;8例可见到假肿瘤包膜。
3讨论
目前,诱发硬化性肠系膜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与缺氧、过敏、感染、创伤、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本次研究的36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发病之前均没有创伤、手术史等诱因。而且硬化性肠系膜炎缺乏相关的临床症状,其一般的症状主要为腹痛,腹痛的位置因病灶不同而不同,其余的临床症状还有呕吐、腹泻、食欲减退、便秘、发热、消瘦、腹水等。同时腹部出现的体征变化主要为腹部包块,国外的大量文献发现该类体征的发现率达到了15%左右。本文中36例患者有15例存在腹痛症状,6例患者由于发现腹部包块而就诊。
如今,硬化性肠系膜炎的诊断还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且发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脂肪坏死、脂肪细胞变性、脂肪纤维化和慢性炎症。病变现象以脂肪坏死为主的被称为脂肪营养不良,如果病变以脂肪纤维化为主则称为收缩性肠系膜炎,而以慢性炎症为主的又被称为肠系膜脂膜炎。一旦出现病变,将会对小肠黏膜下脂肪和肠系膜脂肪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危及到黏膜下层和肠壁肌层,但是肠黏膜会被完整保存下来。
CT已经逐渐成为硬化性肠系膜炎敏感度比较高的成像方法,而且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虽然通过病理分析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亚型,但是CT影像并不能很好的对其进行分辨,因为炎症、纤维化和脂肪坏死经常会同时存在。CT诊断的主要表现为:(1)雾样肠系膜,其肠系膜根部密度不均匀增高、边界清晰的脂肪肿块,通常会从肠系膜的根部逐渐向左腹部延伸。肿块内部脂肪区域进行CT平扫时的密度为-45~-35 HU,高于其正常值(-12O~-100 HU),而且他們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强前后肿块中存在的脂肪密度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2)脂肪环征,肠系炎症膜和血管之间经常会残留有脂肪组织,即在血管壁的旁边经常可见一环形低密度圈包绕,其CT检测值为-115~-1O0 HU,临床上通常称其为脂肪残留包绕肠系膜血管,即所谓的“脂肪环征”,其已经逐渐成为误诊硬化性肠系膜炎的主要症状。(3)肿瘤样假包膜,其通常被认为是周围正常脂肪组织和肠系膜炎症的分界,表示了相关炎症的发生的自限性反应,通常表现为肿块外周出现了一圈软组织密度带,即所谓的“假肿瘤包膜”(4)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脂肪坏死的低密度区、钙化的高密度区、肠缺血、腹膜及肠系膜后淋巴结增大等症状。
综上所述,对于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进行CT成像检测,可以对肿块的范围、大小以及周围血管受累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周仁娣,杨嘉,徐蓉.肠系膜脂膜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12(8):79-80.
[2]韦红星,杨伟泽,莫树生.肠系膜脂膜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1(10):149-150.
[3]闾长安,姜新宇,潘青华.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J].重庆医学,2011,5(1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