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110例护理体会

2014-10-21邹玲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邹玲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胫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61.8%),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6.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广泛。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048-01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见于老年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激化,老年股骨胫骨折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主要手段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该种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手段而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利于促进骨折尽快愈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围术期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有效开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2],因此加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42-80岁,中位年龄67.9岁;受伤骨折原因:因交通意外事故伤者34例,因不慎跌倒摔伤者14例,因重物砸伤者7例;骨折部位:右侧19例,左侧36例;根据Garden分型:II型12例,III型21例,IV型21例;合并症:肺部感染者14例,高血压者12例,糖尿病14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41-81岁,中位年龄68.5岁;受伤骨折原因:因交通意外事故伤者33例,因不慎跌倒摔伤者13例,因重物砸伤者9例;骨折部位:右侧20例,左侧35例;根据Garden分型:II型13例,III型22例,IV型20例;合并症:肺部感染者13例,高血压者13例,糖尿病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骨折原因、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积极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术前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质疑,担心手术风险,术后由于疼痛或者担心人工关节会脱位而不敢随意活动。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多倾听患者的要求和意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帮助患者纾解心理障碍。同时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重要性、必要性、手术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可以让一些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案,并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讨论。

1.2.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包括呼吸、心率、体温、脉搏、血压等),同时应注意患者意识和尿量变化。应仔细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是否出现脱落、渗血等症状,患肢末梢的颜色、感觉,对比观察两足背动脉搏动和双下肢活动,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在进行负压引流过程中,应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流量、颜色、性状等,时刻保持引流液通畅,术后2-3d左右即可拔管。

1.2.3疼痛护理。术后患者都会存在一定疼痛,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疼痛是自然情况,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对于疼痛并不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必要时可以给予止痛药物治疗。也可以给患者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多与患者交流、聊天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少患者的疼痛感。

1.2.4康复指导。术前应正确指导患者学会如何在床上排便,避免术后由于无法下床排便而发生尿潴留、便秘并发症。若患者术后应用便盆排便,应注意便盆应从健侧置入,以防由于牵拉使假体移位或者脱落。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足趾关节、踝关节功能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d应加强上肢训练,并配合深呼吸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臀肌、股四头股等长收缩训练。术后2-3d后即可开始髋关节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慢慢加强训练强度;在3-7d左右,指導患者下床的技巧,协助患者下床进行站立训练直至可进行负重活动开始。嘱咐患者不要跷二郎腿,患肢尽量不要内收或者外展。

1.2.5并发症预防护理。术后应尽早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训练以及肌肉挤压运动,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应保持床单、被套的清洁、整齐、干燥,注意保持皮肤的干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发生;术后应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指导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髋关节恢复情况,避免人工髋关节脱位;术后应指导患者正确、有效排痰,每天进行深呼吸训练,避免肺部感染;术中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术后积极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优:患者无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良:患肢有轻微疼痛,髋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可:患肢疼痛经常发作髋关节功能有一定改善。差:患肢持续疼痛,髋关节功能障碍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61.8%),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6.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恢复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 良 可 差 总有效率观察组 55 39 14 2 0 53(96.4)对照组 55 26 8 12 9 34(61.8)3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矫形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安的髋关节再建术,由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数为老年人,术后极易发生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多[3]。Charnley 提出[4],围术期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组研究显示,经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康复指导、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提高了34.6%,术后并发症降低了16.4%。与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接近。因此,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广泛。

参考文献

[1]方莉,何平,朱英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6—8.

[2] 程小禾,柯翠芬.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3(19):1804-1805.

[3]金德才,戴和本,杨维民.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45 例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19):19-20.

[4] 杨秀增.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54-355.

猜你喜欢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浅谈眼科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干预在采血晕针体检者中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