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女工的生存状态之文献回顾

2014-10-21刘婷婷

学理论·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主体性新生代

刘婷婷

摘 要:就目前的社工与社会学界来说,“中国女工”这一群体越来越引起学者的注意。本文是一篇文献回顾,希望在进入社会工作的相关实务之前能够对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有一个宏观把握,并了解学界重点关注的视角和研究趋势,为之后的相关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中国女工;新生代;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073-02

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全面现代化的社会,现代性是描述这个时代的最佳词汇。近几年来,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往文献对中国女性农民工的研究不乏其数,既有国内学者的调查又有国外学者的研究;既有对新中国成立前女工的研究,又有对改革开放后新生代女工的关注。笔者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认为按照调查内容的分类做综述益于更好地把握女性农民工这一群体的概况。

一、外出动机

很多研究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初次外出的第一代打工者相比,“新生代打工妹”在初次外出时间、年龄、文化程度、务农经历、婚姻状况、外出动机、工作、生活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崭新特征(卢秉利、匡立波,2007;许传新、许若兰,2007;谭深,2004;王春光,2001)。她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多数未婚且没有务农经历。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工作性质、价值观跟第一代有很大不同。

已有文献概括出两种不同的女性劳动力流动的策略,即“家户策略”和“个人策略”。杰华(2006)认为,前者指的是因应家户或户主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理性策略;后者意指流动是基于个人的偏好而决定的。这样很容易推理出,“家户策略”的女工将分为“孝顺的女儿”和“反抗的女儿”两种。Kung(1983)对台湾农村年轻女性进入工厂的原因分析支持了第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年轻女孩离家外出打工主要是出于父母的决定,打工成为接济家用的重要手段。“反抗的女儿”这一模式的支持者认为外出打工的年轻女性把这种流动当作是自我实现、改善生活的机会,更是反叛家庭父权制的重要形式。李静君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Lee,1998)。然而,另外的观点认为,并不能将女工进行简单的二分,许多打工妹的生命经历是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杰华,2006)。多数学者认为,改变生活的机会和个人发展是打工妹外出的两大主要动因(黄平,1997;王春光,2001;谭深、李银河,1994;冯小双,1996)。

二、城市适应和社会支持

很多学者认为,打工妹从进城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身体城市化的历程,她们努力打造自己,以使自己看起来“像个城里人”,学习城市语言、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尝试适应新的社会身份、扮演新的社会角色(朱虹,2004)。但是,从“熟人”社会到一个“陌生人”社会,必然要遭遇一种猛烈的文化冲击;她们一方面像所有进城的农民工一样,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因为无法摆脱自己的传统女性角色,使得她们在都市社会中的位置是双重边缘;国家不仅不是她们的保护人,反而通过户籍等制度的限制将她们排斥在她们所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之外;因此说城市对打工妹采取的是“经济吸纳”和“社会拒入”的双重态度,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发展模式中的城乡二元差异体制(赵园媛,2009;啸天,1994;张乐天、何潇,2010;刘倩,2011;谭深,2000;唐灿,1996;郑广怀,2007;何雪松、许丹、孙慧敏,2008)。王春光(2001)认为,这样的流动人口既无法认同城市社会,又减弱了对农村社会的认同,因此成了既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的“没有根”的人群(游弋者)。

另外,很多学者发现,外来女工们在城市的社会支持网络具有规模小、同质性强、异质性低并呈现出缺乏外部支持,“抱团取暖”的特点(谭深,1998;王毅杰、童星,2004)。孔海娥(2009)认为,由于农村女性外出流动的频繁,使她们之间的交往日趋减少,从而导致女性在未婚时“小姊妹团”的缺失和已婚女性“女人社区”的无从建立,这是形成个人情感生活私人化的原因之一。韩启澜在《上海纱厂女工》中的论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Honig,1986)。何明洁对四川成都一家大型连锁酒楼中的女性农民工进行了实地调查,揭示出资本经由劳动过程将女性气质拆裂使用以确保占有剩余价值的事实,从而造成了“大姐”和“小妹”的分裂。(何明洁,2009)

三、性与婚姻

张军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国19岁以下的未婚妈妈当中,有70%是外来打工妹;65%不知如何避孕;60%的打工妹19岁之前有过性行为;30%有过流产经历。由于贫穷、单纯、文化程度低,更缺乏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再加上性道德、性法律观念淡薄,对性行为的约束和控制能力不强,在内外诱因的刺激下,随意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楼超华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他们提倡应加强对未婚外来女工的教育和服务,以减少风险行为的发生。(张军,2010;楼超华、赵双玲、高尔生,2001)

谭琳等人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地区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的实地调查,指出这些外来媳妇具有移民和媳妇的双重外来身份。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她们在生活中运用各种各样的生存技巧和策略,最重要的是讨好婆婆,发展新的社区关系(谭琳,2003)。邓智平对打工妹婚姻逆迁徙进行了调查,指出由于制度与自身的原因,很多在城相恋的农民工婚后回到了农村,并总结出婚姻逆迁徙的四种类型:安居乐业型、外出型、女方外逃型、女方自杀型。同时,有很大一部分打工妹不能适应农村的生活,表示还会外出务工。(邓智平,2004)谭深在湖南钟水村的入户调查发现,女性结婚没结婚,不仅影响她们外出不外出,还影响到她们外出的形式:未婚时外出是个人的流动,结了婚再出去一般就成了随夫流动(谭深,1995)。这充分体现了在中国传统的“从夫居”制度下,女性相比于男性来说,婚姻对她们的影响更大。

四、打工者的三种主体性存在

关于中国女工作为打工者主体的讨论主要有三种视角,即牺牲、抗争和发展的视角。

(一)牺牲的视角

陈佩华和佟新用“生存的文化”概念来揭示当代中国打工妹的悲惨处境,认为她们因为“生存”的目的不得不忍受超时加班、工资拖欠、工作环境恶劣及不稳定等不公平的待遇。并指出,贫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陈佩华,2002;佟新,2003)余晓敏和潘毅探讨了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的关系。该研究发现,虽然“新生代打工妹”已经成为积极的消费主体,但这种消费的主体表象并没有真正改善她们的本质处境,反而因为种种社会歧视剥夺了她们的平等的“消费公民权”,因此她们得出结论,打工妹的社会身份并不能在消费领域获得重建。(余晓敏、潘毅,2008)这种视角的缺陷在于,它强化了底层作为社会转型的牺牲者(victims)的形象,否定了打工妹们的能动性。

(二)抗争的视角

杰华的《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采用的是一种抗争的叙事视角,他认为,打工妹本身就是“经验的创造者”,2001至2002年间发生在“打工妹之家”的诸多事件说明,“俱乐部的成员不仅开始将自己视为主体和能动者,而且将自己视为反抗的能动者”。(杰华,2006:85)潘毅在《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中支持了这一观点,尤其是通过一个工厂女工的尖叫和梦魇,揭示出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下,中国女工是如何被资本主义、现行体制和男权文化的势力所撕裂的(Pun,2005);并且指出“痛楚的身体并不是一个失败的身体,而是一个抗争的身体”,她们的尖叫作为一种消极的抗争,仍然表明了她们的主体性存在(潘毅,1999)。

(三)发展的视角

以朱虹(2008)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打工妹虽然深陷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体制中,但除了潘毅和杰华提出的应对策略,她们还可能发展出另外的形式,即通过各种积极的个人策略在城市生活或打工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具体说来,这种积极的个人策略是指,打工妹通过日常城市生活中富于技巧的实践,积累文化资本,建构自己的城市生活世界以适应现代城市,以求在城市中生存和发展。类似于《弱者的武器》中提出的日常生活化的生存策略。一方面,打工妹不可能逾越她们所在的制度背景和文化环境,但另一方面,她们又总能创造性地利用城市资源达到个人主体性的彰显和构建。朱虹(2008)主要从身体、语言、行为及观念四个方面展现了进城打工妹在城市积累文化资本的过程,凸显出她们积极主动的个体生存面貌。

除上述列举之外,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女工的状态做了研究。其中,日本相对来说研究得比较深入,如小野和子的《旧中国的“女工衰史”》描述了近代中国女工的悲惨遭遇(小野和子,1978);曾田三郎的《中国近代缫丝工业的发展》、《中国缫丝女工的状况》论述了旧中国缫丝业女工的生存状况(曾田三郎,1982);佐藤明子的《关于上海缫丝女工的考察报告——1920年代前半期》(《通信》中国近代史研究会15—16),分析了近代中国女工的境遇和缫丝厂女工的罢工斗争情况。艾米莉·洪妮阁在《姐妹们与陌生人:上海棉纱厂女工,1919—1949》中对上海棉纱厂的女工的工作和生活做了研究,解释了她们遭受的剥削以及参加革命后带来的改变,但即便如此,女工们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看作工人阶级的成员,也没能从根本上撼动女性作为性别角色的次要地位(艾米莉·洪妮阁,2011)。

回顾以往文献,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两大优点和三大缺点。优点在于,首先研究视角的调整,学者们开始将农民工大规模涌入城市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其次是研究方法的调整,越来越重视对普通人的研究,定性的方法也普遍地被采用。缺陷在于,首先,性别敏感度不够。其次,缺乏主位的视角,已有的研究更多展现的是研究人员的建构,女工的声音被泯灭了。再次,调查的进度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大多调查的是80后女工,对正在崛起的90后女工的关注度不够。

猜你喜欢

主体性新生代
文学批评新生代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简析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