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的几点思考

2014-10-21姜颢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电教语文课手段

姜颢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教辅助课堂教学早已不是“新鲜事”,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新近的一轮“评优课”听下来,天天沉浸在声、光、电等多种媒体的刺激中,却让笔者有了更多的思考:如此花哨的语文课就一定高效么?电教手段,作为方法,总该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能更好地辅助教学,就应该恰当地运用它,如果离开它一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那么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朴素一点呢?下面笔者对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电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因为过于夸大了电教手段的“效果”,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一节好课,必须有电教手段的参与。无形之中,忽视了它本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手段,而并非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不管什么方法,应该总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转的,因教学的重点、难点来选择相应的解决办法,电教手段许多时候就能够更好地突破难点,所以有的教师灵活运用,效果良好,而有的教师趋之若骛,弄巧成拙,更有年轻教师为了“用”而“用”,把运用电教手段作为自己的一个目的,自然生搬硬套,效果却不敢恭维。如一位教师在上《高粱情》时:讲到“夏天暴风雨来临前高粱就迅速长出气根”时,以多媒体动画展示了气根长出的过程,并辅以轻音乐。这个课件就令听课者很不舒服:轻柔的音乐与高粱的坚韧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里完全可以用一幅简单投影片,让学生了解其根的形状即可,不必追求时尚。所以,在课堂上,方法与课文内容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如此才能让电教手段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因此,课前“备”的功夫还是应该多放在吃透教学目标上,而不应该仅仅放在设计电教手段上。只有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电教手段,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我们不能为“用”而“用”,否则会使自己的课堂面目全非。

二、披上“电教”的外衣,语文课还应姓“语”

众所周知,语文课就应有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语文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语文味”。简单地说,就是语文的四项基本功:听、说、读、写。在科技相对落后的时代,我们的语文课是很重视这四点的,而这四点也彼此相互影响,整合到位,呈螺旋式上升的时候,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自然就逐步形成了。用老教师的经验说,这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急不得。可是,自从有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后,似乎有了“捷径”:语文和网络结合,语文和多媒体结合,作文和软件结合……表现在课堂上就更“精彩”了: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且它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能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于是,学生也就不需要“听说读写”了,光“看”就一目了然了,这难道是教师想要的结果么?电教手段的“周到”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不由得又想起了我们最朴素的学语文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孔子以此简单方法教导学生,得以桃李遍天下。因此,我们在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时,一定不能以牺牲我们的“听说读写”为前提,不能忽略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能令学生脱离课本,不能让学生读不到课文,更不能越俎代庖,令学生失去自己的自主权——思考、发言、疑惑。教师精心设计电教课件,也应结合语文课的特点任务来做,不应只顾及自己的理解,甚至是标新立异的“灵感”突现,因为此时的绞尽脑汁,往往不是学生的需要,也不能体现教学的目标。

三、小处“巧”用,求“画龙点睛”之效

当然,如果恰当使用,电教手段在课堂上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有了前两点的认识,笔者开始冷静、理智地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电教手段:不求全,不贪大,从多角度出发,因不同课文而“改”。久而久之,竟也有了自己的“小得意”——用得巧时,二三十秒竟是整节课的“画龙点睛”之笔呢!

如开课时,巧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学习景美情深的课文时,如《威尼斯的小艇》,一小段视频,伴着精练的解說,和着优美的音乐,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往了异国,而那或宽或窄的河道上荡漾着的小艇,已经解释了“为什么小艇成了那里的交通工具?”这个难点。虽然只用了四十多秒,但是在整节课中,这一小段“整合”后的录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运用系列“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语文习惯。对于电教手段,一二年级识字时倒是可以天天运用:同样的一个设计,相似的一组课件,在每天学习不同生字时,稍加修改,用起来就很方便。因为形式相似,所以不会引起学生更多的好奇心,一组课件用下来,学生自己都形成了学习的定势,找到了学认生字的规律,由教师教到自己学,数月之间,轻松突破,倒是靠多媒体帮的大忙。

所以,只有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做到精备课,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需要科学地运用电教手段。遇到复杂情况,课前的准备功课一定要做足:利用尽可能合适的手段,同时又要进行取舍,利用最好的媒体组合,即使动用声光电,也是合理利用它们的互补性,才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笔者一边梳理自己的思考,一边真切地感觉到:电教手段在教学中也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它,却不能过分依赖它,否则过犹不及,自会酿成苦果。那么,是让电教手段成为我们课堂的一双灵动的翅膀,还是让它成为我们课堂的一条冗长的大尾巴呢?关键在于使用它的教师: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实践,我们的精益求精,或许能在将来的课堂上给出答案。

猜你喜欢

电教语文课手段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不算看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