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教方法不说理,怎能获真知
2014-10-21周霞
周霞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强调数学解题方法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解释其中的数学道理。有些常用的方法,比如换元法,真正的重点是方法背后的数学概念或者原理,这才是教师应该讲明白的地方。否则,学生只是学会了解题套路,而不明白是为什么,很难培养起数学思维。现略举两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换元背后的对应法则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一)32页2.1.1函数
例3(1):已知f(x)=x2,求f(x-1)
(2):設f(x-1)=x2,求f(x)
此例题在讲授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很多教师是有所体会的。很多学生知道解题套路,课本中也强调用换元法来解决,但是不少学生没有理解和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学会了换元做题的方而已,对于解析式表现函数映射关系的理解不到位。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定义,进入高中后在学习集合的基础上重新学习函数概念,主要是用映射观点来阐明函数,这时可以用学生已了解的函数,比如二次函数为例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二次函数是从一个集合A(定义域)到集合B(值域)上的映射f:A→B,使得集合B中的元素y=ax2+bx+c(a≠0)与集合A的元素X对应,记为f(x)=ax2+bx+c(a≠0),这里ax2+bx+c表示对应法则,又表示定义域中的元素X在值域中的象,从而使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在学生掌握函数值的记号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处理求值,求定义域。正如课本的例1、例2的设置,对应了进一步的巩固。此时,学生对于解析式法表现函数映射关系理解还是不到位的。所以在讲解例3时,不能仅仅强调换元法,而是从解析式反映函数的映射关系入手。
例3(1):已知f(x)=x2,求f(x-1)
(2):设f(x-1)=x2,求f(x)
(2)中不能把f(x-1)理解为x=x-1时的函数值,只能理解为自变量为x-1的函数值。也就是说,已知对应法则f下,定义域中的元素x-1的象是x2,求定义域中元素X的象,其本质是求对应法则。
一般有两种方法:
(1)把所给表达式表示成x-1的多项式。
f(x-1)=x2=(x-1)2+2(x-1)+1,再用x代x+1得f(x)=x2+2x+1
(2)换元(变量代换):它的适应性强,对一般函数都可适用。
令t=x-1,则x=t+1∴f(t)=(t+1)2从而f(x)=x2+2x+1
换元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很多应用,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换元的目的。换元是方法,不是道理,教师应该讲明道理,再明确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慢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个人的粗浅建议,此例题要是放在后面的<2.1.2函数表示方法>里讲解,是不是更好些呢?
二、换元背后的同增异减原则
人教B版中高《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3.1正弦型函数,在巩固练习中有这样的题目:
求函数的单增区间
(1)y=sin2x (2)y=sin(2x-■)
(3)y=sin(-2x) (4)y=sin(■-2x)
学生在做前两个时,用整体换元,t=2x,t=2x-■,分别求不等式的解,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解:(1)设t=2x,由题得
-■+2kπ≤2x≤■+2kπ,k∈z,
-■+kπ≤x≤■+kπ,k∈z,
所以函数的单增区间为[-■+kπ,■+kπ],k∈z.
(2)设t=2x-■,由题得
-■+2kπ≤2x-■≤■+2kπ,k∈z,
-■+kπ≤x≤■+kπ,k∈z,
所以函数的单增区间为[-■+kπ,■+kπ],k∈z.
可是,当很多学生用同样的整体换元解决后两个题目的时候,我却告诉学生错了。学生很纳闷,明明是用了整体换元,怎么又错了呢?我解释,此类题目是复合函数求单调区间问题,解题思路是必修一学习的同增异减原则。当时我们证明了同增异减的正确性,并且反复使用过多次,学生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后两个函数的内层函数都是一次函数,一次系数是-2,所以在R上单减,外层函数是正弦函数,所以,再整体换元求的增区间恰好反了,成了原函数的减区间。
正确解法如下:
(3)y=sin(-2x)=-sin2x,要求函数的单增区间,只需要解不等式■+2kπ≤2x≤■+2kπ,k∈z,-■+kπ≤x≤■+kπ,k∈z,所以函数的单增区间为[■+kπ,■+kπ],k∈z.
(4)y=sin(■-2x)=-sin(2x-■),解不等式■+2kπ≤2x-■≤■+2kπ,k∈z,■+kπ≤x≤■+kπ,k∈z,所以函数的单增区间为[■+kπ,■+kπ],k∈z.
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后做题就会举一反三,不再盲目了。
最后,我们归结出求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单调区间的步骤:
1.先观察ω是否是正数,如果不是,就用诱导公式,把解析式等价变形,让x的系数成为正数;如果ω是正数,此步骤省略。
2.再看sin(|ω|x)前面的系数是否为正数,若是正数,就整体换元解不等式-■+2kπ≤|ω|x+φ≤■+2kπ,得原函数的单增区间;若是负数,就解不等式■+2kπ≤|ω|x+φ≤■+2kπ,得原函数的单增区间。
3.最后写成集合或区间形式,规范表达。
换元法是高中学习阶段经常使用的解题方法,每次使用,教师都要和学生探讨清楚原因,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