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14-10-21张淑英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自然段美的文章

张淑英

初中语文教学审美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其正确的审美观念。

毋庸置疑,初中语文所特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的美学追求是审美化的核心。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精妙佳作,那美不胜收的画面,形象的修辞,具有个性的人物语言等,都使这些作品给人一种美感。教材中独具风格、雄视千古、魅力无穷的文章,在选材构思和辞采诸多方面大都渗透着特有的美学价值。教师只有学透大纲,正确把握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并运用中肯的教学语言表达这些文章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伴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审美的沉淀才会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

一、创设美好的情境,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其中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摄影、音乐、动作和文学语言的描绘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感情、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培养美的情趣,陶冶美的情操。

在《瀑布》一文的教学中,笔者以电教媒体为突破口,运用情境教学法,使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得以传递,使美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伊始,筆者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随着录像领略瀑布的雄伟壮丽,感受瀑布的整体美。望着眼前的美景,学生陶醉了,从他们眼中,笔者看到他们对瀑布的向往,对大自然的向往。一段精彩的录像,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依托这一情境,学生在直观形象中体验美,在语言文字中挖掘美、评价美。

二、采用语感教学方法

诵读作为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诵读可以让人体会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带来的美感。

朗读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氛围。朗读文章重在声音,声音要铿锵有力,要浑厚得体,要婉转和谐,要顺口顺耳,要至情至诚,要读出文章的韵律美。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朗读方法,用富有感染力的声调,富有形象美的表情,增添教学过程的艺术特色。

例如《听潮》一课,作者在文中满怀深情地描绘了大海落潮时的温柔美和涨潮时的雄壮美。上课时教师可配乐朗读全文,用声音感染学生5~12自然段写大海落潮时呈现的幽静、和平和神秘,朗读应用抒情语调,节奏缓慢;13~14自然段写潮初起,朗读应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缓到急,带有欢快兴奋的感情;15~19自然段写高潮,朗读应快速,情绪炽热高昂,突出“伟人的乐章”;20~21自然段写退潮,应突出大海刚柔相济的神韵,朗读语气稍缓,突出感慨、赞美的感情。如此反复朗读,可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本文描绘的画面美和声音美。

三,分析课文,让学生体会其内在美

分析课文是美学渗透的重要手段。读一篇文章,当学生有了审美的感受后,教师还应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入手,逐渐地使学生体会其内在的美。

如《白杨礼赞》,在写高原驱车奔驰时,景色“是扑入你的视野”,一个“扑”字便真切、形象地显示了当时的感受。又如唐诗《咏柳》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关键词语“碧玉”,作者为什么要用碧玉形容杨柳呢?一是柳树的颜色嫩绿,像玉石那样翠绿而有光泽;二是来比喻柳树形体婀娜多姿,优美可爱。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重点抓“绿丝绦”。这句中“万条”说柳条之多,“垂下”状柳树之形,都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用“丝绦”,而不用其他的词比喻柳枝呢?因为作者认为柳枝的特征是茂密。轻柔和下垂,只有“丝绦”才能最确切地展示早春嫩绿的柳枝那样轻柔、随风飘拂的样子,所以这个“丝绦”用得妙。作者正是在炼字的精妙上多下苦功,才把诗中的意象一一展示在了读者眼前,使读者感受到了诗歌的意象美。

要感知作品的内在美,还可以探讨文中一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从文中感受到生动、形象的美,进而体会文章的主旨。如《听潮》一文,描绘涨潮达到高峰时,在“大海终于愤怒了”这一拟人句的统帅下,对纷至沓来的许多声响作了丰富多彩的比喻,“战鼓声,金锣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激起了读者无限的浮想,组成了一副形神兼备的图景,充分体现了大海的壮美。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讲解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文时,课前,笔者让学生以《赞美崂山碧云洞》为题,写一篇写景状物的小作文。之后,根据学生缺乏实感、文字艰涩、主题肤浅、思路不开阔、没有生活气息等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天上的街市》一文,指出作者如何驱动艺术联想和想像,既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描绘天街上的景物和人,将审美想像和丰富的感情有机地而不是造作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天上的街市》这一千古绝唱。点拨之后,再让学生修改小作文,许多学生就会通过联想和想像,启动泉涌的文思,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的情景和语言。

美,包括在文学作品中,教师应当同学生一道在学习中欣赏美、体验美。让我们在学习中欣赏,在欣赏中学习,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变得更高尚、更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总之,能使人产生美感的文字作品都具有能很快被人感知的自然美,而它更深层的神韵美,则有待于师生共同挖掘。

猜你喜欢

自然段美的文章
秋天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美丽的秋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