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意识
2014-10-20师秀英
师秀英
摘 要: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发展战略,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意识展开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环保意识 渗透方法
中青在线2013年3月5日电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驻地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科协、科技界委员,并参加了他们的联组讨论。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总书记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姚檀栋告诉记者,他是临时想到的。这乍看起来像是笑话,实质上蕴含着一个严重的国际问题——环保问题。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当今教师需要站在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卫士和坚定的环保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教育指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把环境教育法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唤醒学生自觉关爱自然、爱护地球,保护自己的家园。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挖掘教材,丰富环保内容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篇幅渗透了环保教育因素,对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有益的。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文中的环保素材,围绕语文教学目的,恰当地选定环保教育目标,把环保教育素材融入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内容强化教育效果。在教学中我是这样突出环保教育因素的:通识教材,确定渗透环保教育的总体目标,根据总体目标设计好课文中的环保教育内容,以丰富的环保内容向学生传授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思想。
二、创设情境,激发环保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既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文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更是师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渗透环保教育的过程中,我根据不同文章,创设激情昂扬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使环保教育内容轻松愉快地被学生接受。
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让学生明确: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跟着增加。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立即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然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4日电。)
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
由此,老师向学生介绍我国生态环境严遭破坏情况,让他们知道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形式多样,增强环保教意识
环保教育是开放教育,其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教材为中介,感悟知识、形成环保观念的过程。开辟第二课堂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环境、认识环境、接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环境情感的活动。如教师上完《敬畏大自然》一课后,带学生郊游,让他们观山看水,让他们感悟自然、享受自然,领略大自然的伟大风采,由此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感性认识,提高环保教育的情趣,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习惯,担负起环保责任和使命,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大自然的美,产生热爱之情时,教师相机教育学生美的事物需要我们爱护、珍惜才存在,从而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问题,它无时无刻不威胁着人们,如土地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水资源缺乏和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的危害;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暖,等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毋庸置疑,保护环境势在必行。学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同时是未来环境的主人和保护者。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让学生从小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