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评《斑纹》语言的“妖

2014-10-20刘晓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修饰语斑纹物象

刘晓

再次执教周晓枫的《斑纹》,仍然感觉她的文字既美又难。美在“妖艳”,难亦在“妖艳”。各种表达方式,各种修辞手法,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纷繁的意象,大胆的修饰,奇异的想象,深厚的意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用不到的。初读颇感费力,细品却深陷其中。“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用意想不到的表述方式,表达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超越了我们的习惯思维模式的言语模式。”(刘祥《每一道斑纹,都有存在的理由》)

“妖艳”之美从何而来?本文从语言构建的角度分析《斑纹》语言特色,解读其中的密码。

一、绵密的意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如果一句话中包含的物象越多,阅读过程中思考的时间就会越长,阅读的难度就会越大。同样长短的一句话,物象的密集度决定了这句话的分量。因此,一句话中包含物象的多少决定一句话的重量。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晓枫的《斑纹》中每一句话都像圣诞老人手中的布袋,里面装满了准备送给读者的千奇百怪的礼物。“觅食禽鸟的小爪痕,拱开冰雪寻找草根的羊和野兔的足迹,还有还乡人凹陷的很快又会被雪重新填满的脚印。”这一句总共有47个字,她却用了“禽鸟”“小爪痕”等10个意象。这样逼仄的空间,如此绵密的意象,一方面给阅读者带来巨大的阅读压力,另一方面又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带来无限美的享受。在《斑纹》中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沉甸甸的修饰

修饰语决定了我们对被修饰语理解的角度。任何一个物象,我们都可以用很多词来形容它,这些形容词决定了我们对这些物象思考的角度。譬如“斑纹”,“背上的斑纹”“美妙的斑纹”“千姿百态的斑纹”,“背上”是领属,“美妙”是审美,“千姿百态”是形态。阅读过程中修饰语越多就越限制了读者思维的发散性,阅读就越需要集中注意力。修饰语繁多的句中,读后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斑纹》中作者几乎在每一个物象前都使用了修饰语,有的句子物象繁多,修饰语繁多。“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将消失于蛇像地狱那样狭长而腥臭的肠胃。”这一句总共30个字的句子里,她用了4种意象,“歌喉”“羽毛”“地狱”“肠胃”。并且用4个形容词来修饰。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非常简单:蛇吞食了幼鸟。但如果这样写,句子就显得极其单薄,没有了重量和质感。作者用“明亮的歌喉”和“绚美的羽毛”鸟身上最美丽动人的部分来借代鸟,却用“地狱”和“腥臭的肠胃”使这美好的一切消失,极力地表现了蛇“对天堂的仇恨”。这样绵密的意象和修饰语极大充实了句子的空间,丰赡了句子的内涵,使整个句子沉甸甸的。周晓枫的每一句话都装满了千奇百怪的物象,以及涂抹在物象上独特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样的句子读起来,的确是“费力费神”,但嚼头很大。

三、奢侈的修辞

“我始终承认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修辞爱好者。”周晓枫如是说。周晓枫是一个修辞高手,在《斑纹》选文有限的篇幅中比喻、排比、借代、引用、反复、移就等等各种修辞手法随处可见。周晓枫对各种修辞手法过于奢侈地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文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但同时也给我们阅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好比观光的游客突然被带入琳琅满目的商场,茫然不知所措。“竖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豹子让人晕眩的圆斑。像火焰,像钱币,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虎一般都是独居,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这些句子中修辞的密集度让人瞠目结舌。

四、泛人化的描写

所谓的“泛人化描写”就是指作者在进行自然景物描写的过程中较多地从人的情感体验去描摹。这样的叙写方式,往往使文字饱含丰富的感情,洋溢着哲思,耐人琢磨,匪夷所思。蛇充当着“寓言家”,是“先知”,是“天才的舞蹈家”,“斑斓的图案”是蛇“夸耀着用心险恶的美”。“只因说出一个真相”,蛇“受到上帝的惩罚”,因此对“天堂”充满了仇恨。“慵懒地枕在自己波斯地毯般复杂的花纹上度过悠悠的午后”,“即使到了老年,也不因与死亡衔接而放弃努力”。响尾蛇“不喜欢有失身份的搏斗”,“不过多支付体力上的代价”。这样的描述,蛇哪里是一个冷血的动物,分明是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每一种姿态的背后,都表达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鸟是“飞翔的使者”,蓑鲉是“非洲部落的酋长”,每一种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化身,作者“众生平等”的思想得到淋漓尽致表现。在各种奇思异想的词语排遣之中,洋溢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

五、独特的角度

在平常的事物之间,作者总能咀嚼出一些独特的个人见解。她强调个人发现、个人见地。在对万物的态度上,她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无论鹿群还是老虎,作者总是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这个世界。“世界旷大,它的栅栏由猎食者的目光围就。嗜血的胃总比啃草的牙享有更快和更愉快的消化。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在动物界食物链中,老虎和鹿群这对食与被食的冤家,在作者看来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道德与尊严的解读。冰冷的食物链中也寄予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生命的深切关注和理性思考。

有人这样评价她的文字,“着了魔道,有些妖风”。正是这种妖艳的涂抹使《斑纹》的语言极具张力和质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这恰恰是周晓枫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作者通联:江苏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修饰语斑纹物象
类型学视野下英汉名词的修饰语功能研究反思
汉英名词前置修饰语顺序对比与汉语习得偏误研究*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老守卫斑纹蜂
斑纹游戏的最优解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绕远的斑纹鹿
家蚕斑纹茧色特色育种素材创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