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敢问路在何方
2014-10-20李新
李新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以后,招来一片吐槽声,有的说这是专制命题,为什么非要我穿越沙漠?我从沙漠旁边绕过去不可以吗?微信里甚至有一篇零分作文(实际上零分作文不存在,是恶搞或者炒作),说这么“二”的作文题,让我怎么写?吐槽的不乏过去曾经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如果是出于学术讨论的需要,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出于别的什么目的,就不那么友好了,试想一想,你过去参加命题,不也是被吐槽吗?我很理解命题老师,我们的高考进行了这么多年,又有这么多的省市分别命题,该想的都想过了,真是掘地三尺了,要再命出一个新的又被全国人民都一致说好的作文题,实在太难了!我甚至产生一个想法:既然春节联欢晚会都让冯小刚导演了,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能不能换一种思路,不让语文老师来命题,尤其不要让连续多年参加高考语文命题的老师来命题,换一拨人怎么样?比如作家、编辑,甚至就是大学生。那样的话,高考作文命题或许会是一个新面貌。
2014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我觉得逻辑上没什么毛病。“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穿越沙漠是前提,可以选择穿越的道路和方式是局部自由,但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整体是不自由。实际上它说出的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生活困境:你必须穿越沙漠,别无选择,也就是某些哲学家所说的,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无处可逃。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岛不是写过一首叫《生活》的诗吗?全诗就一个字:网。生活就是网啊,我们人人都生活在这个网中,无处可逃。有人把沙漠比作高考,说我可以绕过去,我可以选择出国、弃考、自主招生等,但沙漠是个整体象征,不仅仅象征高考,再说你绕过高考,出国、弃考、打工、自主招生,还有你今后面临的种种生活,不还是沙漠吗?你不还是要必须穿越?所以我说命题材料的表述没有逻辑漏洞。问题是这个命题太沉重了,自由被我们讨论了多少年,到如今都没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现在交给刚刚成人的孩子们来讨论,太有点为难他们了!因此,我感觉到多数孩子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是不自由的。
问题是这个材料可以质疑吗?我觉得这个材料是可以质疑的。“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怎么这么肯定?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是我选择的,难道我就自由吗?我们知道,我们有时候作出某些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比如说远古时代有易子而食的情况,如果不是生活被逼到那一步,谁会易子而食!“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你又为什么这样肯定?必须的往往是我们经历的人生,每一个人对自由的感觉都不一样,在你看来人家是不自由的,人家偏偏就感到自由呢?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吗?一个富人问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流浪汉:“这么好的天气,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流浪汉反问他:“打鱼干嘛呢?”富人说:“打了鱼才能挣钱呀。” 流浪汉问:“挣钱干嘛呢?”富人说:“挣来钱你才可以买许多东西。”流浪汉又问:“买来东西以后干嘛呢?” 富人说:“等你应有尽有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啦!”流浪汉听了,懒洋洋地翻个身,说:“我现在不是已经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了吗?”在富人看来,流浪汉一无所有,心灵肯定是不自由的,而流浪汉恰恰把他的一无所有看做是最大的自由。同幸福一样,自由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感觉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不能把你的感觉硬强加到别人头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所以这是个两难命题。这个两难命题,命题老师怎能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成千上万的考生身上呢?尽管考试院在解说这道作文题的时候说中间是分号,前后两句是互文关系,但考生在考场上写作文的时候不会考虑这么复杂。考生最稳妥的办法是阐释材料,既然阐释,就是被命题人牵着鼻子走。若质疑材料,除非是在考场上玩火!
问题是这个材料是结论,不是问题,若是问题,还有商讨的余地,现在既然是结论,命题人就是告诉考生我是对的,是无比正确的,只有围绕我的结论去阐释,这和科举时代的“代圣人立言”有什么区别?考生还会有什么发挥的余地?这就是我说的考生写作不自由了。这就是强考生所难了。像美国同天举行的SAT考试(亚洲考场)作文题目“一个人住在一成不变的社区中是否比不停改住址的更快乐?”,是可讨论的问题,没有谁是谁非的结论,考生可发挥的余地就很大。
高考作文命题真是进入了一个怪圈。梳理一下上海近十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似乎是自己把自己绕进死胡同了。从《面对大海》开始,既然“大海”是个象征,那就是面对科学、文化、生活、艺术、宗教等等都可以,接着是“杂”,一个“杂”把前面的科学、文化、生活、艺术、宗教等等都包括了,再接着是“忙”,忙什么呢?忙的无非还是上面那些东西,再接着是谈当今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和思考,再接着是《我想握住你的手》,“手”又是个意象,前面的科学、文化、生活、艺术、宗教等等都可以握一握,再接着“必须跨过这道坎”,“坎”不还是前面说的那么多的“坎”吗?再接着“他们”,“他们”是从事上述工作的群体,再接着“郑板桥书法”,那还不是文化吗?再接着“丹麦人钓鱼”,那无非是上述所有东西的可持续发展,再接着“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一切”中包括科学、文化、生活、艺术、宗教等等,再接着“微光”,“微光”亦是象征,可以包括科学、艺术、生活等等所有的“微光”,再接着“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事”,无非是物质是重要的,其实精神更重要,“精神”不还是可以把文化、艺术、宗教等等包括进去吗?连续多年参加阅卷的老师都知道,学生套题司空见惯,套题不仅仅是套同年各区模拟卷的题目,还有套上年或上几年的题目,比如2014年,就有不少考生套《必须跨过这道坎》,不对吗?没问题,“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跟“必须跨过这道坎”有什么区别?聪明一点的同学,去年的也可以套上的,自由是重要的,其实不自由更重要,因为在不自由的情况下,才能更激发出创造力。如数学家伽罗瓦就是在不自由的状况下才将自己的数学天才发挥到极致的。这样写,不见得没有深度。因此命题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因为命题不能限得太死,必须开放,一开放就等于没命题,这样一来话题、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仅是形式不同而已,实质上都是话题。于是“命题是个框,什么都可往里装”,也难怪学生套题了。
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已经统治了人们的思想很久很久,受这种思维的影响,我们的思维定势是:一个人要好就好得完美无缺,一个人要坏就坏得一无是处。问题是世界上从来就不是仅有黑与白这两种颜色,而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世界。用到人身上,就是一个好人,他潜意识中也有最见不得人的阴暗险恶的东西;一个坏人,他也有儿女情长寸心柔肠的时候,所谓“盗亦有道”。也就是在二元之间,还有着广阔的中间地带需要我们选择。在今天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还怎么能用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元对立的思维来检验学生的思维品质呢?问题是近几年来,在思辨的幌子下,我们就是用“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自由”“不自由”这种简单二元对立的命题来考查学生的所谓思辨能力的。其实这不是思辨,思辨绝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多元综合,也只有多元综合,我们才能比较地接近事物的全部或者本质。
在这种“思辨”的引导下,学生的选择、辨证、换角度、全面、心态、平衡、适度等老掉牙的字眼年年出现在阅卷老师的眼球里,仿佛作文中的万能公式。就连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那段话——“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年年阅卷都可看到,似乎观音菩萨手中的宝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都可以降妖捉怪。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以后的作文训练将会变得很简单,只要多训练几个诸如“黑与白”“前与后”“小与大”“软与硬”“强与弱”“得与失”“吃亏与占便宜”等二元对立关系型的题目,学生到高考时往上面一套即可。
学生作文套题像官场的贪腐一样成风,而且成了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是作文生态的问题。我感觉到我们的作文生态环境不好。这个社会太喧嚣。名师像卖菜的“送你葱”一样地泛滥。所谓名师指导的短时能提高多少分的速成作文,其实就是套题作文。有的名师创造了作文公式。稍微内行一点的人都会明白:作文有公式吗?公式是对于科学而言的。作文不等于科学,作文是最具有个性最富有生命活力的人文性的东西,怎么会有公式呢?作文是土里长出的花,带有泥土的芬芳和气息,绝不是温室中的盆景。正是因为土里长出来的,所以它不可教,也不能教,它有个自然发育的过程。有哪一个人的自然发育是教出来的?凡是短时期能提高多少多少分有妙招有祖传秘笈的说法,要么吹牛,要么被某种可观的利益驱动着。这种喧嚣把家长和孩子的心搞乱了,把社会良心搞乱了!
中学生作文的生态沙漠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沙漠化。从作文选材的陈旧、单调来看,现在的学生除了从电视、手机、电脑网络获取些信息外,基本是不读书的,连高中阶段有限的课文都不认真阅读,遑论经典名著了。作文中除了雷锋、张海迪、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几个陈旧不堪的例子外,很少看到新鲜的材料。
二、生活沙漠化。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生活非常贫乏,当然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学生除了学习,对身边的现象基本是漠视的。这跟整个社会的生态是有关系的。这里不作过多讨论。
三、思想沙漠化。正是因为缺少阅读、缺少生活体验、缺少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学生的思想非常贫瘠。这种状况直接表现在对材料的审读上。学生的作文多数讲到了约束(或者束缚)和自由,套四区(静安、杨浦、宝山、青浦)二模的作文,即野地里的树及公园里的树,其实这里的“自由”和高考作文材料中的“自由”,概念上是有区别的。野地里的树自由生长,往往会成为一堆劈柴,这里的“自由”是放任自流,缺乏管束,而公园里的树经过修剪,又缺乏个性和活力,这就是要处理好管束与放任的“度”的问题。而高考作文材料中的“自由”是个哲学概念,应该上升到形而上的意义。整个材料说明的意思是自由中有不自由,不自由中也包含有自由,自由和不自由处在辨证统一的过程中。审题没有审到这个份上,立意就不会高了。思想当然也显得浅薄、单一。其实我倒是想看到学生对于网络的理解,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你在地铁里、公交车上以及触目可见的公共场所,有多少低头一族,你自由吗?你被网络、手机、牢牢控制着,逐渐失去了社交、语言和行为的能力。所以看起来自由无处不在的网络,实际上是不自由的,从身到心的不自由。但很失望,我在学生的作文中没有看到。
从写作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作文绝对是自发的主体行为,这为许多作家的创作实践所证明。《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道出了写作发生的过程。然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刘勰早在《文心雕龙》中就把文章定义为两种:一种是为情而造文的,一种是为文而造情的,“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高考作文的写作,因为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中的写作,又要大家完成同样的题目,基本上是主题先行,很难建构为情而造文的生态环境的。学生作文的发生基本上是原本准备好的素材或半成品往上面套,但思想必须是学生自己的。若遵循发生学的规律,依照命题者所提供信息的路径,在考场上生发出新颖、合理、深刻、具思辨性的思想,倒是对目前高考作文生态环境的美化及改善。
[作者通联:上海市光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