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术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综述
2014-10-17陈广亮陈南生介燕菁
陈广亮+陈南生+介燕菁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的中国社会变迁转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深刻的变革。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国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的一个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关于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完整理论体系,学术界必须以更加宽广、多维的视角和方法来拓展对该活动的探究。
关键词: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3-0094-05
收稿日期:2014-03-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批准号13XZX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广亮,男,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及当代价值;
陈南生,男,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介燕菁,女,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组织人事处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获得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不过,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社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日渐庞杂多元,秩序道德亟待优化。在此背景下,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构筑我们的道德家园提供了社会道德建设的精神坐标。因而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倡导深入展开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后,国内学术界也加强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理论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现状概述
2012年杨木在《时事报告》杂志第1期发表了《学雷锋为何要常态化》一文,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倡导的“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目标较早展开了学术层面的探究。其他诸多杂志也在同一年相继登载了学者们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譬如《道德与文明》在2012年第2期刊发《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和践行路径》、《党政论坛》在2012年第4期刊发《学习先进典型 推动学雷锋常态化》、《当代青年研究》在2012年第4期刊发《对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等。可以说,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学习雷锋活动向常态化研究的关注,此后不断吸引学界的广泛瞩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以学术论文为主、报纸为辅。根据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截止到2014年2月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论文共276篇,其中论文类207篇,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国内重要会议论文等;日报类69篇;关于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学术专著仅有两部,即张仲国等编著的《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和马振清所著的《大学生价值观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丛书:雷锋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集3部,即郭俊波主编的《再论雷锋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常态化论文集》、红旗出版社编辑的《雷锋精神永放光芒——雷锋精神论坛文章汇编》以及崔延强等编著的《雷锋精神的时代观照》;课题研究成果集1部,即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所编的《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广西2012年“雷锋精神研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此外,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研究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红旗出版社等也各自出版了《雷锋精神学习读本》。
第二,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倡导为起点,研究热度以井喷形式出现,使得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探索相比其他时断时续的零星关注或者处于忽视状态的项目而言,一开始即处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状态。2012年之前国内学术界虽有一些展开学习雷锋活动的研究,但数量屈指可数,每年仅一到两篇左右;另外,成果与探索常态化推动学雷锋活动没有关系,仅是运动式对雷锋精神的学习。可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倡导是一个转折点和源起点。
第三,从科研立项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的两年内,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资助项目就达7项,其中2012年度4项,2项为重大项目,2项为一般项目;2013年度3项,1项为青年项目,2项为西部项目。分别是陆杰荣为首席专家的《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2012年度重大项目)、张湘涛为首席专家的《雷锋精神研究》(2012年度重大项目)、罗文章主持的《学雷锋常态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度一般项目)、江玉贵主持的《学雷锋常态化研究》(2012年度一般项目)、陈漫涛主持的《当前学雷锋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013年度青年项目)、唐善茂主持的《基于受众的雷锋精神传承与弘扬研究》(2013年度西部项目)和陈南生主持的《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2013年度西部项目)。由此可见,国家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相关成果及主要观点综述
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研究具有点多、面宽、系统性和一定的持续研究空间等特点。总体上来说,学者们主要对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动因、内涵、践行方法路径、实践领域、困难及原因、意义等6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动因。倡导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既有时代原因,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因素影响。韩振峰教授从时代因素视角认为推动学雷锋常态化的动因在于:第一,任何国家或民族都需要伟大精神的激励、崇高道德的引领,雷锋精神就是历经中国几代人传承和发展的高尚精神;第二,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诚信失范的迫切需要;第三,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传承要求通过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实现;第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雷锋精神的常态化践行弘扬[1]。王立新从哲学基础视野对为什么是常态化推动学雷锋活动分析,认为在人的属性上,雷锋的奉献主导精神、服务社会意识、高尚追求展现了一个人为什么活以及怎样活这个人的根本问题[2]。王锁明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上,认为存在四个必然:一是当前道德局部领域面临的失范问题迫切需要形成常态化学雷锋活动;二是常态化学雷锋是解决向雷锋学习长期以来存在的一阵风现象,机制化巩固和发展学习活动成果的内在要求;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而常态化学雷锋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四是有效防范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个人意识主义等问题,常态化学雷锋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动力[3]。endprint
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内涵。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常态化内蕴是趋向正常的状态,因而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就是活动形态实现正常化、定期化。朱薇在《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时代内涵》中认为学雷锋常态化就是“把雷锋精神作为集中、统一的规范,对雷锋的事迹进行宣传,对雷锋精神进行弘扬,并采用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的基本形式,使学雷锋活动趋向正常化、合情化、合理化,达到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素质,使人民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向前的目的。”[4]也有学者则把对学雷锋常态化内涵的解读侧重在雷锋精神品质上。孙炜、蒋志强、周剑锋提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就是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增强才干苦练内功;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追求进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勤俭节约居安思危[5]93。
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践行方法路径。学者们分别从宏观方法论指导和中观具体对策两个层面展开了探究。在方法论指导学雷锋常态化践行路径上,王兴东认为雷锋是平常人的典范,加上评判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主要是看社会大众的道德底线恪守度,因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践行,一要以平常心宣传雷锋事迹,二要把学雷锋从寻常事做起,三要干群一心[6]。聂银学主张要做好“四个辩证结合”:内涵的统一性与外延的多样性相结合、优化社会环境与培育感恩情结相结合、领导垂范与公众践行相结合、制度建构与榜样示范相结合[7]。王立新、邓兆国认为关键是始终坚持领导带头,根本是及时化解社会难题,方向是坚持自觉自为[8]。朱维平认为除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和辐射带动外,还要找好有效载体、实现机制创新、不断拓展领域[9]。在具体对策指导学雷锋常态化践行路径上,宋顺喜认为常态化的学雷锋活动机制的建构包括健全学习教育机制、舆论宣传机制、群众参与机制、实践养成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10]。孙国相认为应以项目化方式促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11]。王珺认为使学雷锋由道德义务转为法律义务,构建符合社会与公民需要的法律保障机制,也是一种重要途径[12]。吴志国认为建立常态化学雷锋活动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培育全社会的公益文化氛围,二是大力培育民间公益团体[13]21。
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应用领域。学者们不仅对社会不同群体如何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展开探究,更从不同部门视角积极展开探索。其中,对学校学生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展开探究的最多,譬如刘欣竾从当代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了当代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现实困境,认为推动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需要引导认知、引导认同、引领实践和加强制度建设[14]。禹哲、李春如[15]和李浩、王超[16]分别对高校学雷锋活动运行模式展开解析,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目前学雷锋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譬如缺乏针对性、形式大于内容,任务多于志愿等。
在推进企业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方面,李荣臣认为要驾驭好五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企业学雷锋活动的内涵意义;二是加强对企业学雷锋活动的组织领导;三是营造企业学雷锋活动的良好氛围;四是构建企业学雷锋活动的日常机制;五是确保企业学雷锋活动的实际效果[17]。范希春为首的抚顺供电公司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调研组通过实践调研总结了企业成功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五条经验:把雷锋精神融入企业、党员干部典型引路、推进企业学雷锋活动常态机制化、制定学雷锋活动激励政策、立足岗位学雷锋[18]。在军队展开雷锋活动常态化方面,朱志鑫、王兰稳认为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不断深化学雷锋教育凝聚思想共识;二是以融入实践为途径,增强学雷锋质量效益;三是以齐抓共管为手段,形成学雷锋的整体合力;四是以制度机制确保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开展[19]。王中立、司先喜对基层部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分析,认为既要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部队学雷锋常态化的坚定信念,又要以军事斗争为牵引,促进学雷锋活动更加深入发展,同时以长效机制建立保持学雷锋活动生机与活力[20]。在医院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方面,肖尊军认为医护工作者要正确认识雷锋和雷锋精神,明确目标,形成共识,并不断在医疗工作中创新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以长效机制建构和完善确保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21]。
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面临的困难及原因。陈莲凤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学雷锋活动像一阵风原因是由于雷锋榜样的政治色彩浓厚、形象过于完美、学习渠道过于单一[22]。吕蓉蓉认为开展学雷锋活动面临困难的原因在于四大困境: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多元价值取向,形成社会道德价值取向扭曲和共生道德观念缺失;二是市场经济社会形成的人与人信任危机和个人利益至上观念造成献爱心遭遇风险处境;三是网络娱乐化颠覆式宣传雷锋形象及雷锋精神,影响其正能量传承;四是学雷锋活动的形式化倾向造成了常态化学雷锋活动的苍白和单一[23]77。在探究造成学雷锋常态化面临困难的原因方面,王珺认为由于传统的学雷锋活动仅仅是出于道德层面的倡导或推动,而道德本身又缺乏强制力,因而导致学雷锋活动存在推动力不足的缺陷[24]。吕蓉蓉对学雷锋活动展开遭遇尴尬处境的原因分析,认为助人为乐行为缺乏健全法制护航、新闻媒体的泛娱乐化倾向影响、知识分子精英舆论引导功能弱化、雷锋精神教育中知与行的分离等造成了行动上的实践雷锋精神的行动无力[23]78。
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意义。部分学者对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宏观意义或价值进行了探究,譬如吴潜涛、杨峻岭认为推动学雷锋精神常态化主要具有如下价值:一是便利现代社会公共秩序的形成;二是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5]。孙炜、蒋志强、周剑锋认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5]92-93。也有一些学者从较为具体层面把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对不同阶层的影响或教育意义做了探究,譬如李诗夏、李祖超从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了探究,认为雷锋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26]。endprint
三、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关联性研究
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关联性研究中,学术界关注最多的就是学雷锋活动的主体。但在关于谁是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进行的主体时,国内学术界没有对此展开宏观的一般探究,而是不同学者分别从各自关注的具体领域出发,探究推进这一领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主体。譬如有的以地方省区[27]、军区[28]、城市[29]作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主体;有的以学校[30]、企业[31]等作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主体;更有以社会不同群体譬如青年志愿者[32]、民间公益团体[13]20、媒体人[33]等作为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主体。在探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效果上,一些学者则着重分析了学雷锋活动的异化现象,譬如喻瑜、唐瑞、刘阳就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问题分析认为,当前学雷锋活动是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目标、表面敷衍内心抵触[34]。辛延英、张静认为由于历史上雷锋形象的高大全远离生活形象、违背真实历史的宣传和虚假新闻宣传,而当前学雷锋又总是单一搞活动样式并且多集中于三月,加上高职大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程度与雷锋精神的要求差距,因而高职校园学雷锋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形式化倾向[35]。
除此以外,也有学者论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传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粹关系、弘扬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雷锋精神与保持党的纯洁性、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道德英雄建构关系等。许莉在论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传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粹关系时认为,雷锋精神诠释着“仁爱”的道德风习、雷锋精神彰显着“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雷锋精神体现着“见贤思齐”的道德进取、雷锋精神体现着“积善成德”的道德践履[36]。在探究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方面,庄虔友认为二者具有三个一致性: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追求[37]。何建华在探究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时,认为“市场经济既需要功利性、竞争性价值,也需要具有规范性价值和超越性价值的雷锋精神。”[38]邱少明认为市场经济呼唤雷锋精神,在于雷锋的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雷锋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企业发展倡导的思想风尚、雷锋的忘私轻利精神是规避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良药、雷锋的忠于职守与点滴做起精神是企业员工必需的职业素养[39]。关于雷锋精神弘扬与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杨洪林、张宪利认为,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党性,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楷模:思想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方法论;组织上,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作风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0]。在探究雷锋纪念与道德英雄建构关系上,陈红军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迫切需要的英雄,通过雷锋由历史必需和历史可能的英雄形象出场,经过早期神化纪念,最终理性回归为普通人可以效仿的平民道德英雄形象,从而为新时期开展榜样宣传与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41]。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国内学术界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研究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该项研究深化了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原因、内涵、路径、意义等的认知,拓深了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探究和现实实践,强化了社会主义道德模范对全社会的正能量示范引领作用。
在肯定国内学术界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积极贡献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的一些明显不足。第一,绝大部分学者过度重视中观对策,对微观案例研究和宏观理论阐述不足;第二,研究视野相对狭窄,多学科协同探究意识总体比较薄弱;第三,国内学术界专职探究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科研力量尚未形成,更无学术梯队的传承、发展,从而不能实现系统整合式的梯级层进;第四,在对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探究,高水平高质量的文章相对较少,更多的是相对初步浅层的探索,当然更有一些重复研究,甚至学术不端。这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至今(截至2014年2月25日)学术界相关探究借助呈现的载体——期刊杂志即可看出来:在全部207篇期刊文章中,核心期刊34篇,仅占总数的16%,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只有9篇。因而从总体上看,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探究还有待持久深入系统挖掘。
为使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更加深入,未来研究应重视如下四个方面。首先,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研究方法上,要注重中观对策与微观案例的有机结合,强化宏观理论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基础指导作用,从而既有根有据,也有的放矢,实现科学理论与现实实践的完整对接。其次,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研究视野上,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系统学、信息统计学、历史学、文化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交织,这就需要推进跨学科合作研究,因而我们要敢于和善于打通单一学科局限的条条框框,推进和强化多学科贯通研究。再次,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主题范畴上,应注意进一步拓深拓宽相应探究的纵横面。不仅继续深化现有关于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动因、内涵、方法路径与意义的探究,研究纵横度上不仅应将推动主体与推动效果有机结合,也应重视开展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国外伦理道德建设的比较研究。最后,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的学术梯队与平台架构上,应注重相应学术梯队与平台的建设,努力促进老中青三代有序衔接、共聚探究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合力,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部门有的放矢地推进架构适宜的学雷锋常态化科研平台的建立,使不同科研人才通过相应科研平台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研究提供既力所能及又更具实效的见地。
参考文献:
[1]韩振峰.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时代的呼唤[N].光明日报,2012-5-12(011).
[2]王立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构建的哲学基础和时代意蕴[J].前沿,2012(22):45.
[3]王锁明.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与实现路径[J].唯实,2012(7):35-36.endprint
[4]朱 薇.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时代内涵[J].学理论,2013(10):112.
[5]孙 炜,蒋志强,周剑锋.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6]王兴东.如何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J].政协天地,2012(3):14-15.
[7]聂银学.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应着力四个辩证结合[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107-108.
[8]王立新,邓兆国.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构建与实施[J].前沿,2012(19):18.
[9]朱维平.以创先争优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J].传承,2012(15):26.
[10]宋顺喜.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的构建[J].湘潮,2013(9):21.
[11]胡爽.以项目化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N].盘锦日报,2012-3-1(01).
[12]王 珺.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29.
[13]吴志国.民间公益团体培育与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建设[J].湘潮,2013(6).
[14]许笑声.当代大学生学习雷锋常态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5]禹 哲,李春如.高校“学雷锋”活动运行模式研究[J].理论界,2012(12):144.
[16]李 浩,王超.高校大学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研究[J].品牌,2013(6):26.
[17]李荣臣.关于企业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12(3):32-33.
[18]范希春,等.让雷锋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灵魂和血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5):41-42.
[19]朱志鑫,王兰稳.对促进部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几点思考[J].改革开放,2013(12):53.
[20]王中立,司先喜.推动基层部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4):37-38.
[21]肖尊军.推动医院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2(7):28.
[22]陈莲凤.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公益文化培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0):162.
[23]吕蓉蓉.开展学雷锋活动困境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启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
[24]王 珺.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29.
[25]吴潜涛,杨峻岭.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价值思考[J].中国德育,2013(5):15-16.
[26]李诗夏,李祖超.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10-11.
[27]姚庆武.湖南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实践启示[J].企业家天地,2013(10):98.
[28]李 谦,等.南阳军分区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J].国防,2012(6):62.
[29]陈绍鹏.我市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N].上饶日报,2012-03-06(01).
[30]鲁 薇,左嘉琳,朱桂银.高校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策略[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1.
[31]中央企业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N].经济日报,2013-03-26(8).
[32]马 洁.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研究[C].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2012:70.
[33]张怡恬.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中的媒体责任[J].求索,2012(9):240.
[34]喻 瑜,唐瑞,刘阳.高校开展学雷锋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2(5):113.
[35]辛延英.高职校园学雷锋形式化成因探析[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9):96.
[36]许 莉.浅谈雷锋精神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J].理论经纬,2012(00):224-228.
[37]庄虔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弘扬雷锋精神[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2(3):83-84.
[38]何建华.论市场经济与雷锋精神[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2):14.
[39]邱少明.市场经济呼唤雷锋精神[J].新重庆,2012(4):40.
[40]杨洪林,张宪利.发扬雷锋精神与保持党的纯洁性[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4):1-2.
[41]陈红军.雷锋纪念与道德英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2(8):63-65.
责任编辑 张忠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