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效果研究
2014-10-17卢美莉
卢美莉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浙江永康 321300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仍然占所有疾病死因首位,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2]。为了提高患者对心血管介入知识的了解,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本研究对2013年1~12月来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治疗的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患者52例,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治疗的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患者10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心脏介入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基础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①精神支持:首先,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以便了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3],采用鼓励的语言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开朗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是临床疗效达到最佳。其次,争取多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建议家属尽可能多地给予患者鼓励、安慰等正面的心理支持[4]。②松弛疗法:一般连续呼吸20次以上,呼吸频率为10~15次/min,训练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专一,全身肌肉放松,平时每天练习1~2次,每次10~15 min,每个疗程为15~20次。③音乐疗法: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6]。可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患者喜爱的音乐或歌曲[7]。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一次2 h,1周5次。④暗示疗法:暗示疗法与催眠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催眠是暗示的一种形式,即不是在清醒状态下,而是在催眠状态下对求治者进行的暗示。所谓暗示,即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们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暗示疗法可以解除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实现消除疾病症状或加强某种治疗方法效果的目的[8]。
1.3 评价方法
1.3.1 睡眠质量评价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9](PSQI)评定受试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我评定问题和5个有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构成,其中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分等级计分,累积各因子得分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1.3.2 焦虑抑郁评价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0]对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价,两个量表分别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总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前后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总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总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2 52 11.20±3.34 11.44±3.09 7.94±1.63 10.71±2.56 9.34 1.23<0.05>0.05 1.32>0.05 8.45<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前后的SAS和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和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分,±s)
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组别 例数 SAS得分干预前 干预后t值 P值SDS得分干预前 干预后t值 P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52 52 67.52±9.06 68.18±10.83 51.60±7.14 62.53±9.10 10.67 2.02<0.05>0.05 68.11±11.25 69.23±8.55 50.19±5.94 64.49±7.07 7.86 1.83<0.05>0.05 0.87>0.05 7.43<0.05 1.66>0.05 8.92<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是指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即经血管穿刺路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治疗的技术[11]。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有很大的难度,通过人体外周动脉或静脉,穿刺一个很小的通道,直径1~2 mm。因这项技术对人体的创伤小,不需全身麻醉,术中患者清醒,可与医生交流,也可欣赏音乐,特别是术后效果好,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疗之后不留瘢痕,因此很受患者欢迎。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易为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大多数患者术前缺乏关于心脏介入手术的知识,且心脏介入手术费用高、有创,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最终影响手术的效果[12]。本文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抗应激作用[13-15],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转换和抵抗不良情绪的影响。
黄招玲等[16]将103例实施心脏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下降,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并提高疗效。曾伟等[17]研究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睡眠状态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路永芳等[18]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患者的焦虑抑郁疗效显著。
本研究选择2013年1~12月来我院治疗的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患者10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较低(P<0.05)。由此可知,心理护理干预的积极实施可有效提高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聂炜娟.健康教育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前进行护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3):65-66.
[2]王璐.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8):356-357.
[3]吴红梅,林梅香,张云香.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尿儲留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104-105,107.
[4]马文莲,邹春莉,王丽.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5):443.
[5]黄红,陈娟,周秋红.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6):863-864.
[6]Gould K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discharg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self-regulation of care for early discharge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patients[J].Dimens Crit Care Nurs,2011,30(2):117-125.
[7]Mudd-Martin G,Martinez MC,Rayens MK,et al.Sociocultural tailoring of a healthy lifestyl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risk among latinos[J].Prev Chronic Dis,2013,25(12):644-652.
[8]段素萍.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临床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5):897-898.
[9]韦佩莹,赵之香.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2012,(11):13-14.
[10]Chang MY,Yeh SC,Chu MC,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Tai Chi Chung program,anxiety,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J].Am J Health Promot,2013,28(1):16-22.
[11]弭守玲,刁盈盈,徐磊,等.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5):16-22.
[12]李海青.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27-1328.
[13]陆柳雪,陆青梅,陆小妮,等.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01-102.
[14]皮晓玲,孔德明.心理护理对性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3,22(11):69-72.
[15]洪冬梅.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 ,2013,3(22):126-127,167.
[16]黄招玲,许佩华.术前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1):1-3.
[17]曾伟,辛杰,王凤,等.护理干预对心血管介入术术后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28(12):977-979.
[18]路永芳,张丽红,孟丽芳,等.心理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