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城社区高血压危险分层及综合防治策略研究

2014-10-17林细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胆固醇心血管分层

林细明 邹 容

1.广东省增城市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非科,广东增城 511300;2.广东省增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增城 511300

高血压是临床发病率很高的心脑血管性疾病,统 计数据显示20%以上的成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高血压[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在疾病知识、治疗以及控制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2]。而农村人群更是低于城市人群,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患者高血压知识和治疗意识不足造成的[3]。本研究对荔城社区管辖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了综合防治,经18个月的观察,效果显著。本文收集荔城社区364例高血压患者,结合血压水平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临床采用综合防治策略进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定期随访等。通过对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胆固醇指标、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改变,以及危险分层人数的变化进行对比,探讨了综合防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荔城社区居民中随机抽取364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 232 例,女132 例;年龄 35~75 岁,平均(56.7±11.4)岁;文化:小学及以下49例;初中193例;高中79例;大学及以上43例。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诊断及分级标准,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0 mm 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失访和死亡患者。

1.3 危险分层

依据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危险因素:男>55岁,女>65岁;吸烟行为;总胆固醇水平>6.5 mmol/L;合并糖尿病;家族病史。靶器官损害:患者左心房肥大;蛋白尿>1.2 μmol/L;血肌酐>2.0 μmol/L;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脑血管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分层:①低危险层,Ⅰ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②中危险层,Ⅰ期高血压患者,临床伴有1~2个危险因素;Ⅱ期高血压患者,临床伴有0~2个危险因素。③高危险层,Ⅰ期或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临床伴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Ⅲ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无心血管危险因素。④极高危险层,Ⅲ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有1个及以上危险因素;临床有心血管或肾脏病患者。其中,Ⅰ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临床上无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表现。Ⅱ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或劳损、视网膜动脉狭窄、蛋白尿、血肌酐水平升高者。Ⅲ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视网膜出血、乳头水肿者。

1.4 干预方法

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对患者进行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定期随访等。

①建立健康档案,在社区医院开设专科门诊,定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并合理制订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的指导。②强化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治疗、预后以及护理等。③心理辅导,专业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紧张、恐惧以及自卑等心理状态,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④行为干预,在治疗过程中制订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并督促患者戒掉烟、酒等,加强身体锻炼和体重的控制,调节生活节奏和态度,保持正常心态,保证足够睡眠。定时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并调整和指导患者用药。⑤定期随访,极高危、高危组患者,每月随访1次;中危组患者,每2个月随访1次;低危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

1.5 观察指标

对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胆固醇指标、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改变,以及危险分层人数的变化进行观察。其中:血压用血压测量仪进行测量;胆固醇指标检测,患者静脉取血,离心后用酶标仪进行检测;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由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20个小项,每小项5分,主要就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进行调查。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

经18个月干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 见表 1。

表 1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mm Hg,±s,n=364)

表 1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mm Hg,±s,n=364)

注:1 mm Hg=0.133 kPa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157.54±18.34 127.93±13.76 85.54±12.05 70.24±9.67 4.382 0.01 4.621 0.01

2.2 患者干预前后胆固醇水平变化

经18个月干预,预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见表2。

表2 患者干预前后胆固醇水平变化(mmol/L,±s,n=364)

表2 患者干预前后胆固醇水平变化(mmol/L,±s,n=364)

时间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2.43±0.29 1.49±0.29 6.33±0.67 4.83±0.69 5.382 0.007 4.015 0.020

2.3 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水平比较

以自行制订的高血压知识调查表对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进行了调查,发现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较干预前有显著性提高,结果见表3。本文研究发现干预前后患者对盐与高血压的关系、心理与高血压的认识变化最大。

表3 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水平比较(分,±s)

表3 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水平比较(分,±s)

时间 高血压产生的可能原因高血压的危害了解自己的血压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干预前(n=364)干预后(n=364)t值P值52.6±3.8 74.2±5.8 3.729 60.9±3.6 85.7±6.8 3.472 60.7±3.9 81.5±6.4 3.385 0.020.030.03 61.6±3.6 84.5±6.8 3.593 0.03高血压的并发症盐与高血压的关系血脂与血压的关系吸烟及酗酒的危害高血压与体育锻炼54.5±3.8 75.5±5.9 3.902 39.5±3.5 93.7±7.1 6.392 52.7±3.7 72.4±5.7 3.392 0.020.000.03 85.4±6.7 93.4±6.9 3.032 0.04 71.4±5.9 95.3±6.9 3.593 0.02心理与高血压19.5±2.8 76.1±5.9 5.93 0.00高血压的治疗71.9±5.9 92.1±7.8 3.592 0.02

2.4 患者干预前后行为变化

经18个月的综合防治,患者相关不良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见表4。

表4 患者干预前后行为变化[n(%)]

2.5 患者治疗前后危险分层比较

对本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危险分层,经18个月的干预,对危险分层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见表5。极高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47.3%显著性降低至干预后的24.5%;高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28.0%显著性降低至干预后的23.4%;中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19.8%显著性增加至干预后的29.4%;低危险层患者比例由干预前的4.9%显著性增加至干预后的22.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患者治疗前后危险分层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在临床上为我国发病率最高、最普遍的心血管性疾病,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人口已超过了2亿[4]。多数研究表明,患者高血压的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预后危险因子[5-7]。因此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能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降低患者家庭的负担以及提升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当前,我国高血压社区人群的高血压知识、治疗、预后护理等水平较为低下。而农村人群的相关水平又明显低于城市人口。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患者高血压知识和治疗意识不足造成的。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临床处于高危状态,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8]。

临床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而不考虑患者心理、行为等因素,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9-10]。研究资料表明,社区综合防治能有效地对患者血压水平,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单位人群的综合防治,能有效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控制率,最终降低患者心血管病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1]。芬兰实施的“North Karelia Project”项,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了干预,经20年的努力,社区人群吸烟率从52%降至20%,胆固醇水平由7.1 mmol/L降低到5.8 mmol/L,血压水平由147/92 mmol/L降低至143/84 mmol/L[12]。美国实施了为期7年的“MRFIT”实验,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和干预戒烟及脂肪摄入量,结果表明危险因素降低了10%,脑卒中的病死率也明显降低[13]。浙江省对三地区不同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5年的综合干预,结果表明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有效性[14]。本文对荔城农村地区35~75岁自然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进行为期1年半的社区综合干预。综合干预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定期随访等。结果表明,不仅患者高血压水平、胆固醇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而且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行为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升。

高血压防治的最终目标为降低患者心血管的危险,也就是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是,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的危险除了血压高低外,还包括了临床其他心血管的危险因素[15]。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并依据患者危险情况进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依据患者高血压水平以及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了分级。在社区综合防治中,对危险程度高的患者要进行了重点的关注,尤其是随访的程度。本研究表明,经18个月的干预,患者高血压心血管危险等级明显降低,也就是说危险因素显著减少。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防治,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胆固醇水平以及提升患者高血压知识和改善患者行为,并能显著降低患者危险因素和等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1]蔡理荣,陈兴亮,卢卫国.健康促进结合心理辅导对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的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20-122.

[2]徐夏良,卢俊,武宗导.农村高血压患者行为、认知、生活方式与防治模式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45-146.

[3]彭洒,顾铭,叶定村,等.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22):3878-3879.

[4]樊双义,来药水,李志方,等.北京城乡交接区居民高血压病及其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118-120.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3.

[7]Ma H,Thabane L,Kaczorowski J,et al.Comparison of Bayesian and classical methods in the analysis of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a binary outcome:the Community Hypertension Assessment Trial[J].BMC Medical Research,2009,9(1):37.

[8]宋敏,叶流,曾凡平.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和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124-126.

[9]李环.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社区治疗及随访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233-234.

[10]刘静,谢波.我国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15.

[11]赵英艺,姜喜,何文真,等.高血压社区管理现状及策略[J].内科,2012,7(5):557-559.

[12]王永幸,朱燕文,何佳.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路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1,14(7B):2290-2293.

[13]杨萍兰,朱莹,崔恒平.浅谈慢性病的管理体会[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80-82.

[14]吴瑜瑜.我国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J].当代医学,2010,16(25):24-25.

[15]马淑平.推行“高血压综合防治管理”的体会[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1,3(2):10-13.

猜你喜欢

胆固醇心血管分层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