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参蒲四妙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临床观察
2014-10-17孙培培刘洪峰王桂花
孙培培 刘洪峰 王桂花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参蒲四妙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2例,治疗组用参蒲四妙败酱汤治疗,对照组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28 d为1个疗程,连服用2个疗程,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参蒲四妙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关键词:参蒲四妙败酱汤;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39-02
本院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用自拟参蒲四妙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72例。治疗组72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2.5岁;病程3个月~7 a;其中轻度患者11例、中度患者43例,重度患者18例。对照组72例: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3个月~6 a;其中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45例,重度患者15例。2组年龄、病情程度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均曾发生急性盆腔炎病;曾有下腹痛和腰痛现象;下腹有坠胀感;劳作或性交后,患者在排便或月经前后,坠胀感加重;有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多和不孕等情况。常规妇科检查:患者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索状物体,有轻度按压痛;患者在发生盆腔结缔组织炎性反应时,子宫一侧或双侧有包块现象;B型超声检查发现盆腔有包块,后穹窿呈液性暗区。
1.3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非育龄期妇女。②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陈旧性宫外孕等病变者。③1月内使用过抗生素、消炎药及中医药治疗者。④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患或恶性肿瘤者。⑤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或临床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参蒲四妙败酱汤治疗:苦参15 g,蒲公英24 g,黄柏18 g,苍术24 g,怀牛膝15 g,生苡仁30 g,茯苓24 g,泽兰24 g,赤芍21 g,败酱草30 g,当归18 g,路路通24 g,桂枝12 g,皂刺24 g。药物加减:伴气虚时加党参15 g,炒白术24 g;伴乳房胀痛时加青皮10 g,郁金18 g;伴呕吐恶心时加生姜6片,藿香18 g;伴腰膝酸软时川断24 g,桑寄生15 g;伴大便干燥时加全瓜蒌15 g,大黄6 g;伴腹痛甚时加元胡30 g,乌药15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2.2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治疗,每粒规格为0.4 g。每次服2粒,早中晚各服1次。
2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28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有关内容拟定。治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体征消失,B超提示附件包块消失;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体征明显改善,B超提示附件包块较前缩小2/3以上;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妇科检查体征有所减轻,B超提示附件包块较前缩小1/3~2/3;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妇科检查体征无减轻,B超提示附件包块较前缩小不足1/3。
4.2治疗结果治疗组72例,治愈16例,显效34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72例,治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5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酸痛、痛经,或劳累、性交、经期前后、排便时加重,盆腔瘀血、月经和白带增多等症状,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祖国医学虽然没有慢性盆腔炎的病名记载,但祖国医学对慢性盆腔炎已早有认识,如《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已有论述:“经脉失于将理,产褥不善调护,…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癥为瘕”;《景岳全书·妇人规》中云:“瘀血留滞作证,为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中藏经》云:“劳者,劳于神气也;伤者,伤于形容也……色欲过度则伤肾。”《傅青主女科》说“:夫带下俱是湿证”。该病属中医“癥瘕”、“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综合历代医家对慢性盆腔炎论述多因正气内伤或素体虚弱、外邪侵袭或久病不愈、情志内伤或瘀血内结、脏气不宣,或湿热之邪内侵及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等导致痰、湿、瘀搏结于内,滞留冲任胞宫、气机不畅、脉络不通而作痛[3]。该病以湿热邪毒残留与冲任气血互结,气血蕴结胞脉胞络,气滞血瘀,火毒湿热,郁滞下焦,多为日久难愈,耗伤气血,阴阳失调,虚实错杂,迁延不愈,以湿热为主要病因,以瘀为病理产物,以虚为病变结果。
参蒲四妙败酱汤是由苦参、蒲公英、黄柏、苍术、怀牛膝、生苡仁、茯苓、泽兰、赤芍、败酱草、当归、路路通、桂枝、皂刺组成。方中以苦参清热燥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柏清热利湿;败酱草清热解毒利湿、祛瘀止痛;苍术、茯苓、生苡仁、泽兰健脾燥湿、利水渗湿排脓;当归、赤芍、路路通、怀牛膝活血祛瘀、通络散结、引血下行;桂枝辛、甘、温具有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加强活血通络止痛作用,又能温化痰饮;皂刺辛、温具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该方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渗出,缓解粘连,使炎症部分软化、吸收,从而达到活血、调经、消炎、止痛的作用;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4]:清热解毒中药具有促进组织黏膜炎性水肿、渗出的吸收,防止炎性细胞的浸润及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的作用;据中药药理表明[5]:活血化瘀能加速血流,改善盆腔血流状态,改善微循环,加快局部粘连的结缔组织的松解。以上内容为本方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自拟参蒲四妙败酱汤具有较好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琼英,陈淑芳.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4):145-146.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0.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16-317.
[4]罗春花.妇产科临床常用中成药应用及部分中药药理作用初探[J].陕西中医,2012,33(3):362-363.
[5]贺慧琴.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