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2014-10-16党京川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叶圣陶受教育者做人

党京川

一、教育应教会受教育者“做人”

目前,我们的教育与物质密切相关,大多数人总是根据物质欲望来规划教育流程,在世俗的眼里,要进入好的物质世界,先要得到好的教育。这样,“不能输在起跑线”成了他们的口头禅,上学要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最好一路都上重点。在此环境下,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对社会的发展造成极端有害的影响;其实,培养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厚的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把受教育仅仅看做是读书,甚至仅仅看做是读懂教材,那是不正确的。如果受教育者仅仅死读书,而不能灵活运用到工作中、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是没用的;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知识与品行密不可分,思想与行为合二为一,课内与课外紧密相连,做人做事与读书殊途同归。几千年前的孔子都认为仅仅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是不够的,还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应在教育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学习并重的原则,我们更应该学好,为“做人”服务。

叶圣陶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这启示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当代,一个合格的受教育者,他需要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比以往的要求都高得多。叶圣陶说:“学生在学校里念书做功课,理由是预备将来做人,将来做事,这是成千成万的教师父母们如是想的,也是成千成万的学生们信守着的。”所以,把精力仅仅拘泥于书本、成绩,人云亦云,仅仅着眼于学生的成绩,忽略其他方面的才能,这种观念是极其可怕的,为了将来抹杀了现在,这样的教育不值得期待。

二、接受教育应成为受教育者的一种习惯

什么是习惯呢?追根溯源,习惯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行动方式。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好的习惯养成了,终身得益;坏的习惯养成了,终身受累,甚至还会殃及旁人、贻害社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更重要的是努力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习惯成自然。叶圣陶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笔者认为,要养成好习惯,就要从“早”做起,从“小”抓起。“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叶圣陶说:“大凡一辈子需用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心力,勉强而行之。渐渐的不大觉着勉强了,渐渐的习惯成自然,可以行所无事了,这就是好习惯已经养成了,足够一辈子受用。如果开端不怎么正当适宜,到后来就成了坏习惯。”怎样从“小”抓起,个人认为要从平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注意养成好习惯,这样,才能在对待大事、处理大局上临危不惧。叶圣陶说:“说到养成行为习惯,必须在最微细最平常的场合入手,积渐功深,遇到不微细不平常的场合也自然而然能够为公。公家的信封信笺硬是不写私信,买什么票上什么车硬是遵守秩序,这些事似乎无关大体,但是成了习惯之后,就可以保证自己不至于贪污,不至于侵犯他人的自由。”针对在校学生而言,言行举止不外乎学习、吃饭、同学交往这些平凡事,然而好习惯多是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培养起来的。

三、应使受教育者“自得”地接受教育

得到好的教育关键在于养成好的习惯,而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靠受教育者自身努力,来自于内心强烈想学的意愿。要想养成好的习惯自身没有定力不行,完全靠外力也是不行的,至少是事倍功半。对于教育,笔者认为叶圣陶的一条原则永不过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什么是“不需要教”?就是不用别人教,自身能够进行学习。

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换而言之,就是能够自我教育。所以,这里我们要注意减轻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依赖性。如果学生所有学习上的事都等着教师灌输,这只能说是一种失败。所以叶圣陶老先生的主张“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也是现在我们的追求。叶圣陶还认为:“善于启发的教师都把学生看成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孩子,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孩子,也不会一无所知,他总有一种接触新世界、学习新知识的本能,善教者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本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孩子愿意发挥自己的潜能去获取新知识。那些不善于教育者,总是低估孩子的学习潜力。不论什么

样的学习方法,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四、教育应成为所有人的“福祉”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地学习,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人成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和今天我们提出的“全社会和谐发展”异曲同工,都强调教育要为全体人民服务。在培养学生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公开和平等,避免各种歧视。

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是不分对象的水平、特征,全部灌输同样的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所以我们要通过日常的观察,结合学生个性,做到“因材施教”。认可学生的不同,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会有意义。

因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而做人又是人人必须要会的,否则就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所以认为教育的受益者只要达到多数就不错的观念是一种谬误。早在40年代叶圣陶就曾提出:“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人光荣显耀,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

笔者认为在目前过度重视统考分数和升学率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尽力摆脱脱离生活仅以书本教育为中心的误区,破除传统教育脱离人民、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着力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融入教育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黄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叶圣陶受教育者做人
做人,不要做藤
霜的工作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