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与复发性流产患者早期妊娠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2014-10-16刘洁冰刘三连陈淑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黄体孕酮复发性

刘洁冰 刘三连 陈淑贞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中山 528421

妊娠在28周前自行终止称为自然流产,其发生率高达15%,当自然流产在3次以上时容易导致习惯性流产,发生率常在0.4%~0.8%之间[1]。孕酮和 β-HCG常被用于早孕流产的预测上。为了进一步研究孕酮和β-HCG的效果,选取90例产妇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孕产妇,年龄18~35岁,平均(26.3±1.3)岁,孕龄6~11周。将所有随机孕妇分成Ⅰ组30例 (无自然流产史)、Ⅱ组30例 (复发性流产)和Ⅲ组30例 (难免流产)。三组产妇在孕龄、并发症、年龄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孕妇在受孕的6~7、8~9、10~11周分别予以孕酮和β-HCG检测。空腹静脉抽血3毫升,离心取血清,接着对孕酮及β-HCG予以检测,所有操作要全部按照说明书执行[2]。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孕酮及β-HCG值比较 三组产妇在β-HCG值及孕酮值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三组β-HCG和孕酮值比较

2.2 β-HCG和孕酮对难免流产检测率 对Ⅲ组的孕酮和β-HCG值95%置信区间内高限依次是16mg/L和3217U/L进行计算,并将其视作临界值,认为当受孕在6至11周时,若孕酮没有达到16mg/L或血清β-HCG不超过3217U/L,则判断会引发流产[3]。孕酮诊断难免流产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依次是67%、36%、78%、25%,β-HCG的是100%、50%、50%、100%。

3 讨论

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由内分泌因素导致流产的占主要部分,这是由于缺乏黄体功能[4]。受精卵着床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妇女体内要有一定量的孕酮。当卵子被排出后,黄体所分泌的孕酮数量就会增加,当精子与卵子结合后,黄体的功能在于延长它们的生存时间,大约为50天,这以后孕酮仅有一小部分是由黄体分泌的,其余的全部由胎盘分泌,所以,受孕初期确保体内有充足的孕酮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还对子宫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血清孕酮水平长时间较低就会导致复发性流产[5]。研究中显示,Ⅱ组孕妇在8~9周时其孕酮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相比较低,而在6~7及10~11周时较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诊断难免流产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依次为67%、36%、78%、25%。由此可以看出,孕酮的有效性不但与其水平的上升有关,还与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内特异孕酮蛋白受体在对孕酮利用的程度上有一定的联系。研究表明,孕酮在预测复发性流产乃至再次流产方面并无明显贡献。

HCG是糖蛋白激素的一种,由合体滋养细胞所分泌的,受精卵滋养层是在受精后的第六天形成的,HCG开始少量分泌[6]。当精子着床后,特异的β-HCG抗血清就能够检测出母体内的β-HCG。滋养细胞和β-HCG在数量上是相辅相成的,受孕初期,分泌量严重增加,β-HCG的增长速度每隔2日便可增加1倍,当妊娠达到8至10周时,其数量增长到最大值,维持1至2周后便开始急速下降,降为最大值的10%,而后直至分娩,β-HCG能够保证初期黄体的持续生长,并对黄体产生刺激作用,使其形成大量的雌性激素,目的是确保妊娠正常进行。研究显示,异常妊娠妇女血清内的HCG水平相对较低,这样就延缓了血HCG的增长速度,有时还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本次研究中,Ⅱ组和Ⅲ组孕妇在β-HCG上明显低于Ⅰ组,诊断不可避免流产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依次为100%、50%、50%、100%,其阴性预测值和敏感性较大,对于复发性流产乃至再次流产的预测价值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大。

[1]Beydoun H,Saftlas AF.Association of human leucocyte antigen sharing with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J].Tissue Antigens,2005,65(2):123-135.

[2]Abbott L.Ectopic pregnancy:symptom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NursTmes,2004,100:32-37.

[3]王德智,张丹.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0.

[4]刘霓,刘炜培,张羽虹,等.妊娠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2):48.

[5]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129.

[6]钟红秀.监测血β-HCG值观察先兆流产的预后[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l(3):333.

猜你喜欢

黄体孕酮复发性
赖床憋尿,竟然黄体破裂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黄体破裂 是一种什么病?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求“好孕”要重视孕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