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2014-10-16严文昌
严文昌
摘 要: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导致其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物理教学方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和稳定学习兴趣、坚定学习的信心谈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得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客观对待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学生水平,缩小学生间的差距,从而使所有学生的能力都得以培养和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最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则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动思维,通过自我开拓,举一反三,加深对学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在这种自我开拓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水平、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努力,都无法使学生取得好成绩。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如果哪个教师很受学生欢迎,那么他所教班级的那门课成绩也会比较好,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师生间的感情有很大关系,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提升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加大对学生的影响力度。
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利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是要求非常有爱心、有奉献精神的一种职业,爱就是教师最好的教育手段。所以教师对待所有学生要始终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真心关心爱护学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能用严谨的思维、通俗的语言把一个个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学生的提问和困惑能清晰作答。这样学生会更加钦佩和敬重教师。
2.教师授课要情感丰富,语言风趣幽默,营造激情快乐的课堂氛围
教师授课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上课感情丰沛、激情满怀,那么学生听课也兴致高昂。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3.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目,对于许多学生,物理的概念、定律、公式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经常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学生在这种气氛下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三、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它在物理知识的教与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重视实验能使物理教与学均获得成功。
用新奇好玩或惊险意外的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制造悬念,进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学生大都会认为一根绳子拉东西会比两根绳子拉东西容易断,这时我们可以用两根同样轻的细线系住较重的东西。只用手拉住一根绳子可以勉强把东西提起来,再换成两个同学分别拉一根绳子把东西提起来,并不断增大两根绳子间的夹角,学生就会意外地发现拉到比较大的角度时绳子就断了。这为讲清求分力要注意两个分力的方向扫清了障碍。将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能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的奇妙和物理的实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一般具有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利用其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中一些有趣、新奇的现象或较为先进的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很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高中阶段,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不能给学生灌输只有高考考好了才算成功的思想,要让学生明白过程重于结果,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经常体验成功,不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