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学生作文中的真情实感
2014-10-15陶华西
陶华西
摘 要:学生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整理思维,回味生活,升华情感,追求真善美,提升自己人文内涵的过程,没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是肤浅的。但是,当前许多学生因为缺少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受应试作文模式的不良影响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因素的限制,作文往往缺少真情实感。对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尝试从积累点化,孕育真情实感;方向引领,激励真情实感;情境作文,促真情实感流露;挖掘生活,拓展真情实感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说真话、做真人。
关键词:真情实感 情境作文 挖掘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40-01
叶圣陶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反观当前我们许多学生的作文,情况并不乐观,作文从头到尾难寻属于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感觉不到学生真性情的存在,感受不到学生灵魂生活的痕迹。本文,笔者就当前学生作文中缺少真情实感的现状及对策作了一些探讨,以求理清思路,找准作文教学的大方向。
1 现状产生的原因
1.1 学生缺少對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虽然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但他们生活的大环境还是丰富的,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也是比较丰富的,只是学生对生活中的花鸟虫鱼,草木枯荣,日出日落,缤纷精彩,世事变迁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或是过耳过目却不过心,或是仅仅满足于知其然,而懒得去深究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情感必然贫乏苍白,在这样的情形下,想从学生作文中读出真情实感几乎不可能。
1.2 应试作文模式的不良影响
学生一般难以体会写作对于自己精神世界的饱满、成熟有何重要意义,他们更关注的是眼前看得见的效果。有的学生在“应试”至上的环境影响下,接触更多的是一些考场作文的应试技巧,而且是徒学其形,不解其本质,导致作文就成了一种模式化的文字游戏,这样的应试作文又何来真情实感的流露?
1.3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限制
一些学生对经历过的某些人和事情,有或强或弱的情感波动,或些许想法,但当他们拿起笔来表达时,又无法用准确形象的语言来传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致词不达意,心中有情而笔下无情,写出来的文字依然是干瘪乏味,味同嚼蜡。这就与学生的语言积累不足,基本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有关。
2 对策探究与思考
2.1 积累点化,孕育真情实感
(1)广泛积累。苏轼云:“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写作材料积累丰厚,作文时自然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我们平时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要求学生平时读书的时候,边读边摘录一些有表现力的好词语、表达有文采的句子、思想内涵深刻的语段、感人的片段、有哲理性的观点等内容,还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社会观察、生活随感、生活日记、周记等,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深入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每周检查学生的收集情况,引导学生日积月累,学生的思想深度、情感丰富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必有提升。
(2)及时点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围绕自己收集的内容,从思想情感以及表达两方面,开展品析鉴赏、交流评比等活动。如: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段中作者是如何用审美的眼光看生活的?文段中的观点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找到依据吗?某个文段能感动我们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也让人感动?那一段的描写精彩在哪里?逐步引导学生丰富思想情感内涵,并揣摩、学习、借鉴他人优秀作品中能完美传情达意的一些关键表达方法。
这一系列的画龙点睛式的思考品鉴活动,能帮助学生激活积累的材料,拓展他们的思维,完善他们的表达,为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的完美流露,做好必要的铺垫。
2.2 方向引领,激励真情实感
发自内心深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是文章的核心要素。我们平常指导学生练习课堂作文的时候,应该少一点浅近的功利意识,多一点学生的长远发展意识,给学生一些写作自由,可以每次提供两道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触和思考更深的题目来写,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每一次课堂作文,都把学生能否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作为评价学生作文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给学生指引正确的写作方向,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人。
2.3 情境作文,促真情实感流露
我们可以科学利用音乐、挂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作文课上为学生创设一些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触景生情,带给学生感知的敏捷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认知事理的颖悟性和灵活性。如,播放“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以及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时的影像视频资料等等,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直观、真实的生活信息的强大冲击下,波澜起伏,情感激荡,让他们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崇高、伟大、丑、恶等抽象的概念有更深入人心的认识和理解,然后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教师再适时点拨提升,最后引导学生写观后感或相关主题的作文。又如,春节快到了,我们适当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写自己对新年的企盼和感悟;春节刚过完了,我们可以让学生各自回想、描述自己的春节生活,然后引导学生写“过年的滋味”这样的作文,这样的情境还有许许多多,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各种情景体验中真实表达自我感受,真正觉得作文只是在与他人畅通无阻地交流,也让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此时,情随境生,情动辞发,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2.4 挖掘生活,拓展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们的现实生活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写作资源宝库,但许多学生往往不懂挖掘,弃之不用,写起作文就必是霍金、爱迪生、屈原、欧阳修、刘翔等名人千百次出场,事例简单堆叠,感情苍白,公式一般的思考表达。此时,我们教师就需要选定现实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事例、现象或话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然后写作文片段,一课一练,一课一得,让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面逐步加大,思考深度逐步加深,逐步成为一个乐于关注生活,善于思考生活,情感丰富,有思考能力的人。如,围绕“享受生命、良好的心态、生活中的大美”等话题,逐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品味生活,热爱生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拓展学生真情实感自由生发的空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朝着有利于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方向努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便利的平台和广阔空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仅能让学生的作文有内涵,更能引领学生日后做一个情感丰富细腻,思想深刻,敢说真话,精神独立的真实的人。在引导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的道路上,我们还应该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铭记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希贵.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