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好行文
2016-06-24贺丽
贺丽
[摘 要]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写出情感真挚、内容真实、能激起读者情感共鸣的文章。学生的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选材要真实,要把情感倾注到细节描写中去。这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关键词]作文教学 真情实感 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8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出自己对家庭、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出内容具体,文通字顺,引人入胜,启人深思,能激起读者共鸣的记叙文呢?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说真话,抒真情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学习体验是每个学生真实感情的结晶,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欢笑、有忧愁、有幸福、有痛苦……行文时真实地袒露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诉说自己的心理变化,不仅不会削弱文章的影响力,反而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当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走入分数的“迷圈”,作文教学失去了人文内涵,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学会了撒谎,没有诚信。如一个学生这样描写自己的家人:“弟弟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两条小辫,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妈妈是一个农民,她上班很忙,经常和同事一起讨论,研究厂里的问题……”这简直是笑话百出。
为使学生说真话、吐真情,我们就要减少束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会想写、乐写、敢写,就会感到写作是一种放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牵强、痛苦的事。如命题作文“一件有趣的事”,为了让学生有话说、说真话,我在班里开展了“添鼻子游戏”“泡泡大战”“我当小记者”……诸多精彩的活动,借此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的学生抓住“趣”字,写同学之间、家庭生活之中、旅游之中的趣事,或是有趣的小制作、小实验,作文十分贴切生动。正因为是学生自己经历过的,亲身体验过的,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才没有“假大空”。
二、选材要真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本源,没有生活的原始积累也就没有写作的源头活水。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事情,回忆起来总是历历在目,写起来也最有真情实感。遗憾的是,好多学生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作文选材千篇一律,陈词滥调。写老师,就写给生病的学生补课;写父母,就写雨中送伞、雪中送衣;写同学,就写助人为乐,扶着老奶奶过马路。这样的素材从小学三年级就写到毕业。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从生活中寻找材料,作文总是胡编乱造,胡拼乱凑,其结果是感情虚假,漏洞百出。纸花再好看,毕竟是假的,无生命的;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才美丽动人。俄国作家别林斯基说:“人的生活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深,在它未经测量的深度中保存着无数的奇迹。”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感悟生活,才能融情于文,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
三、把情感倾注到细节描写中去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文字: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朦胧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你爸爸扶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清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爱如茉莉》的片段,每次读到这个片段时我总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作者未用一个爱字,但爸爸妈妈执手而眠这一感人的场面依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啊!文章事小情真,感人至深。由此可见,要使文章具体、生动,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细节描写。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场面、气氛等细小情节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如此,才能写人如见其人,写景如身临其境。巴尔扎克曾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我国作家李淮也曾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可见,恰当的细节描写就是文章的血肉,能让一篇文章光彩四射!
总而言之,只要笔端能自然而流畅地表露出健康、丰富、真挚的情感,就能写出好文章。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