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花开的声音
2014-10-15陈丽君
陈丽君
在全国处于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的细节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重视课堂教学细节,就是不断使教学人文化、智慧化、合理化、精确化,追求教学的品味和境界。重视课堂教学细节,可以使课堂焕发生命力,促进每个学生有效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下,本文将就如何从细节入手关注学生发展的问题进行具体讨论。
一、走下讲台,融入学生
工作伊始,语文指导老师语重心长告诫笔者:面对学生一定要严肃,这样才能镇住学生。对此,笔者深信不疑,每天按部就班地守在三尺见方的讲台上,不敢越雷池半步。事实上,学生对老师怀有一种害怕心理,不敢亲近老师,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在一次提问中,笔者竟然听到学生由于害怕而发出的颤音。看着学生与其他老师的亲热劲,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笔者经常在思考是不是自己的课出了什么问题,后来,偶然一次与学生进行交流才发现了问题。当时学生说:“老师,您上课太严肃了,你总是那么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我们,我们都怕回答错问题,怕你责怪。”这时,笔者才猛然醒悟,要想与学生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必须忘掉自己是老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参与他们的探索和研究,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更生动、更有效。著名特级教师李烈说:“老师要下到学生们中间,忘掉老师身份,心理和学生完全兼容,建立全方位师生之间的信任。”在名师的指引下,笔者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声音,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和互动,让学生细心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慢慢感悟语文课堂的精彩。
记得在教学《七子之歌》时,笔者站在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们共唱《澳门》这首歌,并深情地介绍:《七子之歌》是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先生饱含着深情在一夜之间完成的。这样就创设了情境,把学生们带入一个悲壮境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急于了解课文。从小序中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缘由后,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读,然后介绍背景资料。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国家浩劫、民族罹难的象征,它警示国人:国弱民受辱,落后要挨打。在不断渲染和酝酿下,学生们渐渐融入了情境。从一个孩子的眼中,笔者明显看到了他脸上的泪花。就这样,在师生心灵不断沟通和撞击之下,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了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强盛而勤奋读书的信念。课后,笔者还请学生自由组合,通过小组的形式多角度、多方位进行配乐朗读,释放情怀。总体来说,这一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二、聆听学生,善待错误
关注学生发展,必须从学生的一句简单的话语、一闪而过的表情、一个细微的动作等细节开始,体味学生内心情感的变化,了解学生真正的兴趣。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在课堂上,学生经历感知、知晓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从而拓宽知识面,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的理解,如果教师能认真聆听学生的错误理解,善待学生的问题,并抓住这个错误理解认真分析解决,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分析《故乡》中的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时,说是社会造成了她那样一个小市民的性格习气,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疑问:杨二嫂年轻时被称为“豆腐西施”,说明她有几分姿色,而现在瘦骨伶仃,像“圆规”,说明她已年老色衰,她的性格习气是不是跟她的不再漂亮有关?这时,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这是多么有意思的问题,它涉及到人的生理和心理,且不无道理。又如,在讲解《感受优雅》时,笔者让学生们先谈谈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优雅,一个调皮的男生说:“有一次看到一位穿着艳丽的有钱妇女喝着咖啡的动作是优雅。”他的回答立刻遭到了全班学生的质疑,这是他误解了优雅的内涵。我笑着更正了他解答,并举了许多表示优雅的例子。而另一个男生的回答令我大跌眼镜:“我的周围都是混蛋。”这样的回答激起了周围同学的指责。对此,笔者地给他讲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告诉他说:“孩子,当心中充满邪恶,整个世界都会跟你作对。只要心中有佛,那眼前都是佛了。”
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教育是最心灵化的。学习语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经典”,感悟现实生活,培养一颗善良的心,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三、关注个性,促进发展
教育界有句行话:备课备两头,即一备教材,二备学生。换句话说,语文教师备课既要钻研语文教材,又要充分研究学生。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外地,本地的大多也是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管教的。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位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都有所不同,在情感、能力、认知方面也可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针对学生,让教学目标个性化。这里的目标不仅指基础性的目标,而且还指发展性目标,这样的目标划定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其目标只限于对诗句的初步理解、背诵,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通过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轻轻的”、“悄悄的”叠词使用的作用。此外,要求所有学生抓住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通过配乐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用徐志摩的眼睛看康桥的美,让学生走进一个诗意的世界。
再如,当教学作家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笔者在学生找到中心点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们迷茫的眼神,笔者立即知道问题难了。于是,笔者立刻接着提问: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呢?这样提问,学生马上能够理解问题,并找到了答案,即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然后笔者进一步提问:概括所举事例,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化了。正如教育家爱默森所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是啊,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成功。
此外,在每周的摘抄本上,笔者经常建议学生多写随笔,多写身边人、身边事,多针对一些现象发表看法。在批改时,除了打等级分之外,笔者还会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写上一两句温馨评语。通过书面交流,让学生感知老师的关注。
作为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知识去影响学生,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去熏陶学生,而且要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学生,以真诚的微笑鼓励感染学生,最重要的是从细节入手去关注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从细节入手,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灵动,使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坛的守望与历练中,我们务必要学会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教育更温暖,让生命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22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