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预习摭谈

2014-10-15乔兆东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督查布置初中语文

乔兆东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预习是很重要的一环。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把握语文学习的主动权。在预习时,学生可以先睹为快,提前感知并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文章的精彩结构和巧妙安排,增强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期待;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工具书自主克服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还可以对课文中不甚理解的部分提前进行思考,如果在自主思考后仍然得不到答案,则可在课堂学习中倾听老师讲解,或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和探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由上可见,坚持预习,学生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自身的终生发展。因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积极提倡预习,努力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以下,笔者将就如何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作简要讨论。

一、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从预习中体会到乐趣,把预习当做一件乐事的时候,良好的预习习惯就不愁难以养成了。

1分层布置预习作业

布置预习作业,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看书,同时了解相关资料,思考关键问题,提出疑难之处。教师要对预习作业有检测和反馈,让学生体验到预习的必要性,尝到预习的甜头,收到预习的效果,从而乐于预习。

考虑到义务教育取消留级的实际情况,布置预习作业要分层进行。分层布置作业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它可以使优等生充满竞争意识去不断探究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它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增强学习的毅力,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它可以让中等生在感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开发。

例如,学习《背影》时,笔者布置了预习分层作业。层次一有三个问题。

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差使chāi,交卸xiè,奔丧bēnsāng,狼藉jí,簌簌sùsu,踌躇chóuchú,妥帖tuǒtiē,迂yū,拭shì,蹒跚pánshān,颓唐tuí,琐屑xiè,举箸zhù。

查词典,解释词语。

交卸(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踌躇(犹豫不定;迂腐:拘泥保守);蹒跚(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颓唐(精神委靡,意气消沉);琐屑(指细小繁杂的事)。

根据一句话的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奔赴亲人的丧事(奔丧);乱七八糟的样子(狼藉);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赋闲);衰颓败落(颓唐);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犹豫,拿不定主意(踌躇)。

层次二比层次一增加了一题: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写出读后感。

层次三主要是引发学生思考三个问题:①文中共几次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的?②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生动?③文中反复的写到背影,各有什么作用?

当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需要布置预习作业,有时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

2预习的形式多样化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体裁不尽相同,训练重点各有侧重。因此,设计预习作业要从课文的特点出发,围绕重点安排学生预习。对于难度不大的讲读课文,如散文、小说和文字障碍不多的文言文等,预习时强调温故知新,要求学生独立地解决一些字、词、句和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如杂文、阅读障碍较大的文言文等,预习时注重培养学生在自读中善于察疑、质疑的能力;对于与苏教版配套的语文课外自读课本,预习时要求学生先阅读《预习提示》,或《阅读提示》、《自读提示》等,然后带着“提示”中的问题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把阅读时的感想和想到的问题等批注在书上,然后借助工具书、网络等手段尽量自行解决相关问题。

3鼓励学生预习

教师的评价在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促进进步、催化内在发展的作用。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时,应更多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学生在预习中取得的成绩。教师善于抓住学生预习中的闪光点,加以放大,让学生感受到预习的乐趣与成功。

学生在预习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他们甚至会对文章提出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和质疑,尽量让其他同学来帮助解决。

例如,在预习《社戏》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对此,笔者让其他同学来回答。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帮助这个学生,概况起来有四条理由:第一,“我”在这里得到优待;第二,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不用读书了;第三,很自由,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即使吵闹,也不会想出“犯上”两个字来;第四,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等。

让学生互相帮助,可使助人者感到成功,并刺激受助者在预习中多动脑筋,广开思路。

二、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预习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是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条件,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预习方法,则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保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语文课文预习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一,结合《阅读提示》,把课文粗读一遍,感知课文的体裁,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对于记叙文,知道写了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对于说明文,知道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对于议论文,知道论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第二,借助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课文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作者的一些情况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用各种记号进行阅读标注,以便在课堂学习中交流、倾听、提出质疑。第三,结合已有的资料对课文进行细读理解,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结构层次。对于记叙文,能够说出记叙的顺序和线索。对于说明文,能够说出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对于议论文,能够说出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等。第四,完成预习作业,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总之,要写好预习笔记,记录下困惑和需要质疑的材料。

三、注重预习督查

我们提倡学生课前预习,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预习作业有书面的,但更多的是口头的。因此,我们要对预习作业进行督查,使学生预习切实地落实到位。

例如,在预习魏巍的《我的老师》后,我们要检查学生必须知道的几件事:第一,“我的老师”是谁;第二,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第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几件事;第四,文章渗透着“我”怎样的情感。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回答得完整,但这不是主要的,我们更需要的是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预习的程度。

不要按照“预习作业”逐项检查,督查也不全部由老师实行。督查是手段,通过督查,学生可以养成认真仔细阅读和遇事多思考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预习质量、水平和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周庄初级中学(225700)

猜你喜欢

督查布置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聚焦养老 跟踪督查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