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微”不至的“微语文”

2014-10-15王剑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环节知识点微课

王剑

“微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语文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在教学实践中,它取得了以“微”见大的理想教学效果,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欢迎。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对其展开研究。

一、“微语文”的“至”路径

“微语文”与其他微课的特点一样,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载体力量,对“微”教学内容与环节进行放大,以追求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精致环节设计

“微语文”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取某个教学环节,并对其做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设计,使其成为浓缩与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

1微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精致

教师把微课堂作为一个整体,尽可能把教学的基本流程展现出来,其中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又要把教师的创造性体现出来。

2微课堂内部环节的设计精致

虽然“微语文”教学的时间是很短的,但是课堂内部应有的各个环节确是俱全的,在教学当中同样包含如导入、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学生讨论、总结等环节。

(二)精细内容精选

教师所选择的微课内容,要对学生的学习有突破性作用,让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方法。

1教学重难点内容选择

为了实现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这是“微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内容选择方法。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可针对课文的说明方法做微课教学。教师先播放各种动物克隆的资料视频,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举例说明各种说明方法。

2课文精彩内容选择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实际,抽取出其中精彩内容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微课教学,由此展开兴趣辐射性的拓展学习,达成对该课的全面学习与掌握。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选取文中的“我”的几次流泪,以情感共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父亲”在文中所说的五句话,从而体味父子深情。

二、“微语文”的“大”表现

“微语文”虽然时间短、内容少,但是具有普通教学所缺少的高效性、多样性与趣味性,因此,在针对性强、主题突出和内容具体等方面能做出“大”的表现。

(一)举一反三的“大”启发

在“微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虽然只是选取了一篇课文中某一段或某一个知识点,但可以此为支点撬动整篇文章的学习。

1问题发现启发

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快速地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获得理想的答案。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启发学生从对美女蛇的想象和长妈妈形象的描述开始,对文章景物描写与情感描写进行思考,探索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排比句、拟人手法等。

2疑难思考突破启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独立地展开对疑难问题的思考,并且能按照微课的暗示找到解决的路径。如在教学《三峡》时,针对该文景物描写的特点,教师可以展开专项的微课教学,让学生在梳理三峡景物特点的同时,实现对写作特点的学习突破,并达成对整个课文的掌握。

(二)事半功倍的“大”效果

微课时间短与内容量少的特点决定了该课型的教学效果,即事半功倍的教学“大”效果。

1重要内容压缩后的膨胀效果

例如,在教学《故乡》时,教师可以针对文中人物的命运进行压缩性教学。或以闰土为例或以其他人为例,让学生按照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与神态的格式,进行全面地知识膨胀性、对比性学习,实现对课文教学的全面性突破。

2关联性内容拓展效果

启发学生根据微课中展现的某个知识点,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实现多向性的拓展学习。例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对“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展开各种关联性对比,如把马生和宋濂相比,把宋濂和学生自己相比,把学生自己与自己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相比等,实现对学生“专心向学,刻苦自立”的关联性启发,让他们做一个珍惜时间、勤学刻苦的好学生。

三、“微语文”的“微”原则

“微语文”教学是将创新的教学形式与现代载体相结合,它能实现教师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能力激发与信息技术多样性功能开发等目标,为学生成长创设“见微知著”的学习平台。

(一)内容独立性

如上所述,“微语文”教学的开展,是以某篇课文的某个知识点或片段为基础的,因此,内容的独立性是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题鲜明性

尽管教学内容通常只是课文中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知识点,但在教师的科学组织与设计下,却能非常鲜明的凸显教学主题,让学生从中得到所需的知识、情感与能力。例如,上述“马生”学习条件的对比微课,其主题就是激发学生“专心向学,刻苦自立”。

2目标准确性

在语文教学中,各种教学目标通常是相互交融的。但在微课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精选性,使其教学目标也从“三维”向“一维”或“二维”的精确性迈进。例如,“马生”微课,其目标显然被定位在学习的态度与价值观上,教育学生务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展学习。

(二)能力挑战性

能力挑战性是“微语文”教学的本质之一。“微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的教学资源,集中地为某个知识点或课文片段服务,这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深入地把握相关“微”内容,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与简单的形式中,完成了个人能力润物无声的挑战,并使师生都得到了成长。

1知识拓展能力挑战

知识拓展性是指以“微课”内容为核心,展开相关知识的拓展。例如,在关于《奇妙的克隆》的说明方法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关于各种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知识的拓展,并让他们由此开展各种方法在运用方面的对比,如运用语境、运用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对比等,让学生在知识拓展的目标下主动地学习与提高语文能力。

2精致学习能力挑战

在“微语文”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法的运用,都以“精”取胜,这样既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极具精华的学习胜境,把“微课”的分分秒秒都打造为一触即发的知识膨胀性环节。例如,《三峡》的微课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列举类似的景物性的课文,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地刺激下,培养精致学习的能力,实现见微知著。

“微语文”只是一种教学的经典性创新探索形式,其既可以针对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进行试验,又可以针对教学的某一个内容进行放大。其在推动教师个人教学成长的同时,也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225400)

猜你喜欢

环节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