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式教学法在士官短训班教学中的实践

2014-10-14陈敏耿惠铭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践

陈敏 耿惠铭

【摘要】为了提高士官短训班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模块式教学法的内涵、针对士官短训班采取模块式教学法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 士官短训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01-02

士官短训班是提升士官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一次重要机会。几年来,短训班的课程教学遵循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材为蓝本,教员首先讲解理论知识及操作步骤,之后学员进行实际操作。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但也存在很多不足,这迫切要求教员积极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一、短训班模块式教学的必要性

纵观短期培训教材的内容,发现章节间的内容联系不是很紧密,章节间也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关系,这为跨教材、跨章节按专题优化内容提供了客观依据。士官短期培训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速成性三大特点,既短期培训培养目标的指向性大为加强,学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以直接满足岗位需要为标准。短期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岗位,对知识有不同的需求。传统的一本教材到底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学员的实际需要,这为按专题、模块式组织教学提供了主观依据。按专题、模块方式组织教学,能够立足于学员的实际需求,能够满足大多数学员的愿望,能够适应快速大量地培养应急作战人才需求。

二、模块式教学法的内涵

模块式教学法可定义为按照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综合的方法[1]。它旨在把一个复杂、相互交叉的课程结构分成若干个基本课程或教程模块,把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组成系列知识模块,通过各模块的优化结合,使教学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目标需求,以达到现代综合教育的目的。传统的自然科学方法论认为,在客观事物中,组成整体的各部分本来是相互联结的,为了分析这些部分或方面,就必须把它们暂时加以割裂,把被考察的因素从整体抽出,暂时孤立起来,以便探究其机理。模块式教学法的方法论基础则与分析法有所不同,侧重点在系统综合,整体优化。这一教学法是把原属整体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以具体功能和应用为目标按模块单元形式表现出来,让每一模块单元成为一定教学系统的有机构成并具有相对独立的作用,模块式课程结构具有明确的总体目标导向,可以克服过去课程设置中片面追求学科体系完整性而造成教学内容膨胀、重复、庞杂等弊端。模块的优化结合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方法,综合不是主观、任意地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捏合在一起,不是各部分机械相加,也不是各种因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按照对象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一种方法[2]。

三、模块式教学法的内容

模块式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内容模块化,就是把传统的内容体系打乱,按学员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学员岗位能力的快速形成需要,按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内容模块。它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操作模块化,实现了实践内容的模块化和专题化,它是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有利于快速达到和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形成系统的操作技能。三是教员模块化,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根据每个教员的特点,把教员和内容模块对应起来,形成最佳匹配,从而使教学保持在最好水平,也使学员总有新鲜感,避免厌烦情绪的发生;有利于教员的全面发展,促成教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当今新技术发展中的“学科交叉”现象,把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内容以“拼盆”方式进行组合,将传统上应分成几门课程的知识按照学员岗位需求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模块;二是把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进行优化,突出岗位需求和实际需要。从而使得在培训课程内容上,出现了大量以“岗位任职”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模块。

四、模块式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1.设计模块式内容调查问卷。问卷中模块内容要新颖、实用、要尽量细化,要瞄准学员的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

2.授课内容确立。通过发放、收集模块式内容调查问卷,来确立学员的学习内容模块。

3.根据模块确定教员。每个教员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每个模块的熟练程度也不一样,鉴于此,我们根据教研室教员的特长和平时授课的经验,确立各模块的教员,以使每个模块尽显教员之长。

4.授课。按确立的模块内容、教员,按计划授课。

5.评价。通过发放课终问卷及课终考试两个方面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6.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修正模块式内容调查问卷,一是调整模块内容次序,二是根据学员要求增加相应内容模块。

五、几点体会

通過本模块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模块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施以能力体系为中心的模块式教学,无疑对师资、物力、财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模式,任课教师必须尽可能精通相关学科的知识,具备过硬的操作技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资队伍应逐步向“双师型”方向发展,解决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适应的矛盾。本模块操作性、实用性极强,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1/2以上,保证了学员操作训练的时间,提高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基本操作技能,学员能尽快适应任职岗位。由于采用上述教学方法,使得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实践教学内容紧凑,前后衔接,既巩固了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员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强化了学员的主体作用。使学员在实践科学知识、智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明. 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首都师范大学,2009(8)

[2]张爱华.院校教学质量考核与监控方法的研究.天津大学,2009(6)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