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014-10-14郭振刚李国伟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验室高校

郭振刚 李国伟

【摘要】实验教学在高校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性作用。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竞争对人才能力要求的提高,高校实验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发挥高校实验教学的实际作用,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当今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改革與创新的实际措施。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05-01

引言

实验室是高校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其教学模式和配套设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间接影响这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体制的完善水平。当前纵观高校实验教学的实际现状,形式化和刻板化的实验教学模式仍是普遍存在,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大环境的需求。大部分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首先要提供的是实验教学在教学设置中的地位,在理念上认识到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性作用,完善教学单位的实验室硬件和软件设置配置,完善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教学队伍,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培养有着高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人才作为实验教学的战略目标。

一、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教学的思考

在目前的高校实验教学设置中,仍然普遍的存在以课程规定内同为实验室建配套标准的建制模式。这种建设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是实验室的规模性和扩展性。一个是实验室仅为少数的特定课程进行配置,其虽然能够针对课程的相关理论要求发挥其一定范围的积极性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建设规模的不断升级以及新世纪对人才各方面能力更高标准的要求,其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导致的限制性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朝着更高度分化和高度集成的方向发展,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高标准要求促使着高校教育体制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然而在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实施上的形式化,教学手段上的灌输式教学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的质量水平。

2.实验室功能单一, 利用率低。当前的高校是实验室配置建设中存在着为了局部利益盲目申请经费购买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实验设备。使得原本有限的实验经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仪器购买的无针对性势必降低其可利用率。再者,实验室内部管理工作混乱,课程设置于实验的衔接问题上经常出现脱节,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工作经常难以开展。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项目无法有效的开展,具有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合作研究工作难以有序的进行,造成具有学科高新技术含量的最新成果难以引入到高校实验教学之中,导致了高校教学内容与科学前沿发展潮流的脱节。

3.实验的验证性太强, 实验教学手段单一, 不利于当代人才的培养。传统的实验教学重视的是对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解与验证,实验课内容大多以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教学的效果评价上局限于实验教学的课程数量和时间长短。实验教学的整体体系设置过于形式化,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对实验报告的完成上缺少严格的考核制度。实验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导致了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坚持三原则构建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一是目标性原则, 即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二是系统性原则, 即将实验课单列, 系统整合, 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配套; 三是层次性原则, 即将实验按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三层次设计。注意整个课程体系中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及其在知识构建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解决各门实验课程的人为割裂和实验内容的重复, 防止重要内容的缺漏, 注意以基础性实验为主(占实验教学总学时的60%)注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实验(占实验教学总学时的40% ), 鼓励自选性实验, 着重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验教学设置要体现以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本的教学思想,强调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位置,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引导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并加以实践动手验证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的教学能力和学习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纰漏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教学设置上实现三个开放: 时间上开放, 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 自己确定完成某个实验教学内容的时间; 内容上开放, 即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确定实验内容; 形式上开放, 即学生可以自己确定实验的形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实验任务。

3.将先进的、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用于实验教学。实验分组尽量人少为宜, 以增加独立操作机会,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不断提高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教学要求, 必须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精密仪器应适当向学生开放, 以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学生对先进的仪器和相关领域较前沿的实验手段有着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自觉学习各方面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以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结语

实验教学体现了高校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在高校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针对高校目前轻视实验教学的现状,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体制改革,完善实验教学硬件和软件配置,建立完整的教学管理体制,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提升其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体制。

参考文献:

[1]刘建民.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02)

[2]邓国红.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06)

[3]于伟建,庄学真.以研究为导向的高校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4(18)

猜你喜欢

实验室高校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