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故事
2014-10-14由国庆
由国庆
汽水,地地道道的洋饮料,它较早就来到了中国,俗称“荷兰水”。1843年上海开埠,汽水在1850年前后就出现在上海,当时是由英国人开办的一家药房附设的汽水厂生产的。稍后,老德记药房出品的汽水更受到顾客的欢迎。在天津,1900年英国商人在大连道开办了山海关汽水厂,这在胃里“咕噜咕噜”乱叫的荷兰水,让喝惯了茉莉花茶的天津老少爷们不由得大呼小叫。很快,山海关汽水进入了起士林等高档西餐厅,随后又与美国建立了销售合作伙伴关系。
津城率先尝可乐
可口可乐自1886年在美国发明以来,一直领跑世界时尚饮料的步伐,充满了阳光与活力。您知道吗,在中国,天津人1918年就率先尝到了原汁原味的可口可乐。清末民初的天津城是北方最繁华的开埠城市,紧随世界脉搏的新生活风气与上海、广州交相辉映,吃喝穿戴当然讲究。就说喝,1900年天津就有了本土的饮料厂——山海关汽水公司,但“山海关”哪里晓得,它的问世为可口可乐在十几年后进入中国提前搭好了平台。
1917年,可口可乐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发达城市的时尚一族,并翻译了好听的中文名字。当时,天津《大公报》上的一则消息很引人,可口可乐出口贸易公司的董事长访问天津时对记者说:天津市民现在每天都有美国香烟可吸,到明年夏季之前便有美国汽水可口可乐喝了。是天津活跃的市场前景和新潮生活吸引了可口可乐。
山海关汽水公司代理销售可口可乐后,促销之势铺天盖地,猜谜、抽奖、广告接二连三,厂商在一些价廉物美的文具、日用小商品上面印上可口可乐的标志,赠送给顾客。新奇刺激的口味和小恩小惠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天津人享受到了洋饮料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味觉快感。
丰子恺“热衷”汽水
上海老德记汽水系出名门,生产设备直接进口,洗瓶、蒸馏、灌装、封口等已实现了自动化,销售火爆。到了1933年前后,中国商人接手了老德记,为此还发布了一组漫画广告。老德记邀请到了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为他们作画。画面中的青年正站在松树下喝汽水,品饮的姿势好像是在吹响号角。毕竟,在中国驰名几十年的汽水“现由华人自办完全国货”确是扬眉吐气的事。丰子恺的广告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而这种新鲜的饮料也从此与他结下了缘分。
丰子恺不仅是位漫画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与神韵的散文家,从1931年1月开始,开明书店就推出了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丰子恺在《都会之音》中写到了汽水,描述到乡镇杂货店里的汽水亮晶晶的,吸引乡下人来品尝。乡下人出于好奇,会买上一瓶品尝一下,但没有那么多闲钱而经常不断买来喝,口渴了自然还是喝自家的茶水。
《初冬浴日漫感》写于1935年10月,是丰子恺在石门湾留下的散文,文章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冬、夏季节对事物的好恶。文中表述,在“夏已去,秋正尽,初冬方到”的时节,丰子恺回到故居,他坐在背窗的椅子上一边看书,一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他环顾着屋中熟悉的一切,体味着因季节变化与以往的不同。丰子恺注意到了壁上的一张汽水广告画:“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口角生津,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
包括汽水与广告画在内诸多细节让丰子恺深刻感悟到:“自然的命令何其严重:夏天不由你不爱风,冬天不由你不爱日……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
溥仪大婚要汽水
别看溥仪身为清逊帝,但他很时髦,新奇的山海关汽水曾摆上了他婚宴的餐桌,成为“国饮”。1922年12月1日,末代皇帝在紫禁城举行大婚典礼,3天后,溥仪与皇后婉容在乾清宫西暖阁设宴招待国内外来宾。“前一天从六国饭店订的牛奶蛋糕、面包、奶油布丁、沙丁鱼、牛肉、鸡肉、鸭肉等摆满圆桌,法国香槟酒、五星啤酒、山海关汽水杯盏交错。”婚后的溥仪更喜欢到宫外游玩,比如1923年盛夏他就数次莅临景山。8月1日的《顺天时报》以《清帝游山》为题报道说:“清帝宣统昨日午刻偕同清后,淑妃,御弟溥杰,率领御前侍卫……出神武门,游览景山,参观北京全景。并在中亭上饮食啤酒,汽水,饼干,颇有兴趣……”
上世纪30年代,有一幅经典的可乐饮料广告张满了天津的西餐馆、食品店、饮料摊。画面红暖的灯光中,一位身着华美衣裙的女子坐在酒吧的一角,她优雅地轻握着一杯可乐,温柔地望着你,似乎喃喃道:喝了这杯再说吧。
建国后,“山海关”堪称全国第一汽水品牌。无巧不成书,马三立先生早年在名段《开粥厂》中的贯口儿也为山海关汽水广告了一回。《开粥厂》的细节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一段说马善人在端午节时给大家不仅施舍了粽子,还送每人“黑桑葚儿一盘,白桑葚儿一盘……山海关汽水两打,两打灵丹,两打双妹牌花露水,还有三十五斤大头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