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就业观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10-14郭亚红
郭亚红
内容摘要:河南省是我国高考的生源大省,连续几年的“艺考热”,使得河南省艺术类毕业生成为高校就业的“老大难”,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对,对河南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的艺术类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全面探讨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观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而就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进行了专门的对策性研究。
关键词:协同创新 民办高校 艺术类大学生 就业观
“协同创新”正在从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变成提升我国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全国各高校都开始在这一方面开始探索推动模式,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加强艺术类考生的就业,成为各类艺术院校加强就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自2009年以来,河南省艺术类考试报考人数连续四年都在十万人左右,虽然近两年有所减少,但是仍然是全国第二大“艺考”省份。由于报考人数众多,尽管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但是艺术类毕业生连续数年仍然是高校就业的“老大难”。
一.就业观问卷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对就业形势,悲观情绪与乐观情绪并存
调查中问及“你认为所学专业前景如何”,78.9%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前景很有前途或较有前途,只有11.06%的学生认为较无前途或很无前途。这说明了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比较自信。但是当调查中问及“你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如何”,71.45%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笔者分析,学生有如此的认识,一方面是大学生身处象牙塔,对就业市场不了解产生的恐慌,另一方面是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或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一边倒的报道所造成的心理暗示。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专业前景比较乐观,另一方面又对于未来的就业形势抱有悲观的情绪。
(二)对择业观念,理想主义与机会主义思想并存
艺术类大学生对于薪酬水平期望值的不切实际和理想化,一旦毕业时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较大,会使毕业生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调查中问及“你的择业观念是什么”,51.29%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19.2%的学生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15.97%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8.84%的学生选择“先择业,后就业”,4.7%的学生选择“不就业,继续深造”。超过一半(51.29%)的学生抱有“骑驴找马”的心态,如果不是在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下,这种心态最大的危险和弊端就是容易造成大学生未来职业定位错乱。
(三)对择业态度,理性与功利性并存
艺术类大学生在择业目标方面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得到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回避待遇低、地位低、层次低的工作。在就业地域方面,多数大学生向往大中城市,尤其是沿海的中心城市,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较多。在单位选择上,重心逐渐转向非公有制企业。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择业态度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功利性的一面。
综合来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和两面性。
二.现状成因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现状的形成受若干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受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
首先,民办高校作为本科第三批院校,录取分数线较低,而艺术类的学生录取分数线更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通常不被老师看好和重视,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普遍缺乏自信。进入到大学之后,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自身自制力差,不少学生迷失了自我,开始沉迷网络或滥交朋友,导致部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眼高手低。
(二)受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通常来自城镇,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大多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父母非常溺爱,在物质上基本上有求必应,因此造成了学生意志力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点。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更愿意回到家乡就业,或去发达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而不愿意去偏远、艰苦地区就业。
(三)受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较之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学费更是昂贵,基本上每年高达15000甚至更多,高出非艺术类专业一大截,学生在学习期间还要在学习用品上不断投入资金。一方面是高额的资金投入,一方面是“高投入必然高回报”社会观念,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对就业以后的薪酬期望值普遍偏高。
三.对策分析
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我们应该站在协同创新的视角下让大学生自身、家庭、高校和社会各方面联动才能实现。
(一)需要学生自身努力来改变
1.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需要对自身准确合理定位,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都不可取。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讲,所谓准确合理定位,就是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需要、愿景等方面有清晰、客观的认识。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借助“外脑”,即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来帮助自己。
2.树立终生职业规划的理念。要正视“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很多人没有正确理解这种观念,认为先就业后择业就是为了生存可以不加选择地是工作就干,结果导致要么频繁跳槽,形不成核心竞争力,越跳层次越低。
3.树立“内职业生涯重于外职业生涯”的观念。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大学生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多看重外职业生涯,比如工资报酬、工作地点、工作单位等因素,而忽视对内职业生涯的提升与历练。因此,树立“内职业生涯重于外职业生涯”的观念非常重要。
4.树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观念。有的人是因为“面子”,有的人是因为“随大流”,还有的人是因为“偶然”而从事了一份家长或社会认同的“体面”但自己毫无兴趣的工作。大学生应该树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观念,从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各方面综合来考虑,冷静地选择职业。
(二)需要家庭配合来改变
很多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造成了凡事爱“等、靠、要”的心理特征。家长们长期以来也养成了替孩子做决定的习惯,尤其是对待就业这个终生大事,父母更是用尽浑身解数也要帮助孩子“完美”解决,因此常见三代人都在民航、一家人全干电力等现象。
(三)需要学校帮助去改变
首先,提升就业指导课的授课质量。目前各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多是由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和就业处的老师来担任,由于教师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战指导学生的经验,脱离实际,讲课内容枯燥,因此不被学生认可。再者,就业指导课未能结合专业备课。其次,开设就业指导咨询室,实行一对一职业生涯辅导。
(四)需要社会引导做改变
以往媒体在报道诸如名校毕业生自谋职业,且该职业不是大众所认可的“体面”职业时,往往对毕业生的择业选择持否定态度。当今时代,媒体首先应该先树立一种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就业观并大力宣传引导,应秉承“能够充分发挥毕业生长处的职业”就是好职业。
总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希望通过学生自己、家庭、高校、社会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形成符合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合理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14-15。
[2].李涵.新形势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就业状况及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1):159-160。
[3].黄牧乾,陈万军.广东省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214-215。
[4].王超.艺术类专业就业前景展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20):40-42。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