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14-10-13刘立红
刘立红
摘 要: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百年树人,德育为先。在学生德育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视域下,重新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领导和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齐心协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职院校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应该把德育摆在教育的首位。社会主义中国的德育教育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这一任务的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处境尴尬,理论上重要,实际上次要;检查时重要,平时次要。高职院校更是如此。由于高职院校是为社会第一线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实用主义现象严重,在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中程度不同地存在重技轻德倾向,甚至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对学生没多大用处。所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及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工人的素质与工业化高水平国家的职业工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观德国、日本等国家职业工人,他们身上让人肃然起敬的闪光点不是技术,而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隐性素质。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不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重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
江泽民曾经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而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处在海量信息的包围中。西方敌对势力从没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策略,青年学生是他们争取的主要对象。他们一方面大肆宣传西方的民主、人权、自由,另一方面对我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尽其所能夸大渲染,攻击中国共产党,动摇我国青年学生的政治信念。要使高职学生正确辨别良莠不齐的信息,自觉抵制西方思想的渗透,做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就是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的分析介绍,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处在高速发展和改革深水区时期的中国社会问题,懂得中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国共产党,从而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拥护,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到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要使他们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他们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对国家、对政党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自己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高职学生与同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不同,在考试分数高于一切的中国教育体制下,他们在中学阶段常常是老师忽视的群体,家长也对他们没有给予多大期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较低,有的甚至有自卑心理,大多数高职学生以谋得一个铁饭碗为人生目标,没有远大理想和规划。但他们并非没有斗志,没有激情。只要老师把国家的形势、政策及人生的道理讲清楚,讲透彻,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关爱,就可以点燃他们梦想的火炬。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如果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和个性特征有针对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让他们看到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高职学生大有作为,就能激发起他们的斗志,扬起理想的风帆。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到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人认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有一技之长、有立足之地成为许多家长和学生的心愿。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势下,高职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光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要提升工业化水平,要实现“中国制造”向“精品制造”、“中国创造”的转变,必然要提高对一线生产者的要求。这种要求的转变集中体现为不再“唯技术论”,而是考察一个人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既包括职业技能,又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因此国务院在《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2]。高职院校学生要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掌握相关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现代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而且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因为现代职业道德不仅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遵章守纪等基本要求,更要有开拓创新、严谨细致的精神。这些隐性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宣传的主要阵地,思政教师的言传身教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如何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取得实效,需要学校、老师、学生三方相互配合和支持。高职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认识和兴趣更多取决于学校和教师,因此本文主要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探讨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从学校方面来说
1.学校领导转变“唯技术论”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首要目标。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突出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在情理之中。但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的要求来考量,德永远必须摆在高等教育的首位。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段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青年人离开学校的时候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就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而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重视德育,“立德”就是我国古代“三不朽”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一些人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生产力标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效益。“实用”几乎成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的追求,而“实用”的标准就是带来经济效益。早在2003年罗国杰先生就指出:“成功的经济政策及其成功实施,必须靠相应配套的成功的道德政策的辅佐。没有一定的正确的道德相辅佐,经济机器也绝不可能正常运转。”[3]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已经证明了罗国杰观点的正确性。也许正是意识到了道德领域内的生产力标准不能理解为一时的经济效益,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提出来,国务院最近颁发的《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应该转变观念,看到德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2.抓好思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政教师必须具有高于一般专业课教师的师德师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教学生怎样做人的课程。思政教师本人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不仅影响其教学的效果,而且会对学生产生示范和榜样效用。因此学校领导应特别关注思政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严格思政教师的准入制度。思政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理论根底,而且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本职工作的热忱。因此思政教师并非人人都可胜任,也不是仅有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更要考察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作风。
其次,加强对思政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学校要特别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严格监督、考评。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负责教学工作检查的督导组,但流于形式的较多。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多采用网上评价的方式。事实上不管是学生还是同行教师对网上评价并不重视,绝大部分不愿意上网评价,即使上网评价也不一定是他们的真实意思表达,监督教学的作用发挥有限。因此学校的教学督导机构应对教师教育教学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既要查书面材料,如教案、讲稿、课件等,又要走进课堂听课,更要和学生座谈,而不仅仅是网上评教。同时,把监督检查的结果跟教师考核及评聘挂钩。
再次,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学校在平时的教师培训中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比如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集体谈论、外出考察学习和交流等。
最后要关注他们的生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尤其是精神待遇)和地位。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都不能做。”[4]思政教师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上是工资待遇的提高,精神上则更多的来自于领导对自己学科的重视和对自己生活的关心。高职院校的思政部门与其他教学部门相比,由于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又是非专业课、技能课,容易被轻视。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关心思政教师的所思、所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增强职业荣誉感,从而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二)从思政教师个人来说
1.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端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责任感是一个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家庭、他人,对自身等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人有了责任感,才具有驱动自己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感到有许许多多的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5]。虽然重理工轻人文是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现实,但身为思政教师应该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从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思政教师才不会把教书视为谋生的工具,才会端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才会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目标。
2.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为此思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懂”、“真学”、“真用”。二要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做到这“四真”、“三信”,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理直气壮,才能让学生从教师坚定的信念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信服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6]。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四要加强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尤其要注意新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增强教学实效。
3.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夏丏尊老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枯燥,教学要取得实效,尤其需要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需要教师的爱心、真心和诚心,需要建立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爱学生并非没有原则,并非对学生放纵,应该是爱中有严,严慈相济。
4.加强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做学生的表率。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可以言传,德行必须身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思政教师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其自身精神面貌、思想观念、行为作风、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示范和影响。因此思政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提升人格魅力,在言传的同时注重身教。
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领导和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齐心协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6:496.
[2]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6/23/c_1111276223.htm.
[3]罗国杰自选集[M].学习出版社,2003:21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329.
[5]唐曼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积极情感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2.
[6]贾书明.从教师的角度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2(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