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途径及保障措施探析
2014-10-13迟遇
迟遇
摘 要: 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将其转化为培养人才的优势,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剂。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着力点在于为地方经济服务,应做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协同创新为手段,打破传统壁垒,加强多方联合,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科技水平。研究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途径及保障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基本途径 保障措施
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着力点在于为地方经济服务,应做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协同创新为手段,打破传统壁垒,加强多方联合,促进资源共享,提升科技水平。通过校所协同、所所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等多种模式,培养高校人才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科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最终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全面提高开拓空间。
一、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途径
(一)搭建多种协同创新平台。
协同创新要求多主体、多因素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主要形式是通过多种渠道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可以依托现有研究所,建立协同创新研究规划处,面向区域热点问题,针对行业、企业实际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持续性、系列化实用专题研究;可以协同各高校、企业联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搭建人才需求预测信息平台;还可以通过凝练现有科研力量组建创新团队,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产学研用高度一体化的充分互动的协同创新平台。
(二)创建多种协同创新模式。
1.部门协同,建立校内各部门协同创新模式。
就业部门积极对外联络,提供“订单式”培养机会,争取在特色专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基础部门研究基于区分专业的就业指导路线,提供用人单位各专业就业技能分项指标体系,用以指导专业建设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譬如台湾地区现在有许多学校已经把原来的管理制度打破了,教务处、科研处打破了,建立一个研究规划处,专门与企业合作。在教学方面更好地贴近实际,需要更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2.构建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三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到职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其次,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和企业的调研,真正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及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建立与岗位需求相吻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再次,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探索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国际通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
最后,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引导建立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按照企业需要对企业员工的进行职业培训,与企业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
(一)着力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协同,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科研院所五方紧密联系,发挥各自在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构建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体系,落实教师承担企业技术研发、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科研院所的和谐发展,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主体、科研院所联动”五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机制,真正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二)着力强化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与专业培养目标建设的有效协同,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第一,充分发挥本校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专业发展规划,突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特色,找准定位,把握发展方向。
第二,制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本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本校总体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三,加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走专业内涵发展的道路,认真调研并参考国家级示范院校相近专业的教学计划,对本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修订,同时积极开展制定与各有关课程配套的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及教材建设等工作。
第四,加强探究式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改革,为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积极构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教学方式,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五,坚持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形成新专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把本校新专业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使新专业在高起点上建设。
第六,对重点和特色专业给予重点扶持,形成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制定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管理办法,建设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的重点和特色专业,对已经建设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检查评估,及时总结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专业间的经验交流。
(三)着力强化学校培养和行业实践的有效协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从转变教师职业教育理念入手,统一思想认识,教育全体教师严格自律,塑造良好形象,认真对待学生,爱岗敬业,赢得学生尊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开展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逐个过关,以此作为教师执教的第一道门槛;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充分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作用,搞好传、帮、带,使中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快速成熟。
第二,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机制,安排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和科研开发,全面提高“双师”素质。实施“聘用人才”计划,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为实践指导教师,建成兼职教师人才库,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内涵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增加教师培训学习机会,坚持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专业建设到校内外实训基地培训锻炼的制度,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培训,指导或研发,让教师走出去,了解社会,了解市场,顶岗实习,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核,确保培训质量。
第四,加强对教师的业务考核。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考核标准,通过督导、同行、学生、企业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表现和工作绩效的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考核工作体现在师资管理各个环节,做到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
(四)着力强化学校实训与企业生产的有效协同,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职院校要围绕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条件。
第一,遵循“生产性”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设置以生产产品为主的校内实践基地,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等。
第二,加大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第三,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舍得投入,聘请专家和企业人员做实训指导教师,学院给予一定的报酬,让企业聘用人员得到应有的利益,使学院和企业形成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扩大实训基地的生产、经营规模,使其在教学与服务中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辽宁的职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全面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高职教育的整体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守盛.以调整经济结构为抓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发展,2010(4):5-6.
[2]张文思.开放式创新的实现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9):32-33.
[3]韩瑞平.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整合建设科技信息服务平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9):197-199.
[4]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二维风险特性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82-8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2014年度百项课题助推辽宁全面改革发展调研课题——辽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