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维,从善问开始
2014-10-13陈芝娟
陈芝娟
[摘 要] 问与答,是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若学生经常解决只由老师提出的模仿性、封闭性、确定性的问题,那只会成为亦步亦趋的思维“小跟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提问是老师的责任。本文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起点、拐点、热点、亮点处谈预设、反思、合作、主动四个方面的措施和作用,以期帮助学生启迪思维,学会数学地思考。
[关键词]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数学思维
问与答,是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回顾课堂,或许老师更侧重于自己发问的权利,对于学生,只期待他们能圆满回答、顺利解决老师的问题即可。但长此以往,学生在解决此类模仿性、封闭性、确定性的问题中,只会成为亦步亦趋的思维“小跟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注重“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成为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并列的四项具体目标之一。
其实,如果细细翻阅苏教版的教材,你会发现从一年级开始,教材在很多地方都有意识地设计了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练习。比如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题:
通过细致观察,理清已知信息,解决已有问题,进而模仿着进行基于数学思维的独立提问。若能坚持,对学生而言,这将是一个提问意识和能力不断生长的过程。作为老师,就要有意识、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提问。期待在课堂这个预设与生成相互交织碰撞的时空里,灵感与顿悟的萌发,思维与能力的跳跃。
一、精心预设促感悟,发现和提出问题之“起点”
问起于思。在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之初,应给予提问方法上的指导与帮助。不妨结合学生实际预设一些精彩问题,使其能驻足思考,体悟问题间的联系,进而迈出提问的最初一步。
[课例摘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学生动手操作:用边长4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铺摆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
铺摆完后思考:为什么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却不能?
讨论明确后又思考:除了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外,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呢?
展示所有情况后再思考:为什么边长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的正方形都能正好铺满整个长方形呢?这些数与30、20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连续三问,环环相扣。每一问,都紧紧抓住活动设计的意图,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不断以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尝试铺摆后,“好奇”引发思考:为什么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呢?明确“4厘米是20厘米的因数,但不是30厘米的因数;而5厘米既是20厘米的因数,又是30厘米的因数”后,“不满足”又促使大家思考:还有没有这样的正方形了?一一罗列后,“探究欲”再次引出思考:为什么这4种正方形都能铺满整个长方形呢?最终引出关键所在――公因数。
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靠一点一滴的训练逐渐积累起来的,在有意识、充分预设的问题链中,引导甚至迫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有所停留,有所思考,从而有所感悟和启发。同时,老师还可以充分暴露自己分析思考的角度,产生困惑的由来,使学生能贴着问题行走,在一次次历练中不断萌发问题意识,尝试提出问题,产生探究欲望。
二、反思评价溯根源,发现和提出问题之“拐点”
问,若千篇一律,则苍白乏味;问,若直击要点,则语出惊人。沉下心来反思回味、中肯评价,恰恰能展现别样风景。
[课例摘选]因数和倍数
师:给大家一个数,能试着找出它的因数吗?
生齐答:能!
师:这个数是30。请大家安静思考半分钟,然后自己独立写一写。
指名交流。
生1:1,30,5,6,3,10。
师:找的是很准确,但是――
生2(抢答):15,2。
师:像你这样光告诉这个同学答案,其实对他一点帮助也没有,写漏了难道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用心地思考。
生3:啊,我知道了。生1在写30的因数时没有按一定的顺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就容易漏掉。
生2:从小的数开始一组一组写,1,30,2,15,3,10,5,6。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应该要――
生齐答:有顺序。
师:对,要有序。(板书:有序)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课堂上表现比较活跃,对于同伴的回答总会未经思考就“信口开河”或人云亦云。尤其是当同伴回答出现错误时,往往会不假思索直接说出正确的结果。如上述片断中,对于生2的插嘴,生1心领神会:哦,我只是漏掉了两个因数。而在其他学生眼中,生2也仅仅是由于粗心的缘故。若只是这样,那学生仅在问题的边缘徘徊,而未能抓住问题本质――怎样才能既准确又全面地写出一个数的因数呢?对此,老师的“写漏了难道仅仅是因为粗心吗?”一句反问,促使学生沉下心来静静思考,追寻出错的原因,从而发现问题的根源,提出改进的措施。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对思考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能对自己的智慧活动进行自觉地反省和有效地自我调节,是智慧成熟的标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透过表面,发现和提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解题方法,真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合作交流互补足,发现和提出问题之“热点”
思维与思维之间的“加”就是碰撞,两人的思维碰撞,新思维就会像火花一样既多,又热烈。
[课例摘选]认识年、月、日
师:以2013年为例,你会计算2013年全年的天数吗?你能想出哪些不同的算法?先独立思考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
生1:我先算7个大月共有多少天,再算4个小月有多少天,再和2月的28天全部合起来,总共是365天。
生2:我还可以这样算31×12-7。
生1:这样算不就变成12个大月了!
生2:我知道有4个小月和一个2月,多算了要减去的。瞧,不是有“-7”?
生1:这样写不清楚,要先减去4个小月多算的4天,再减去2月多算的3天。
生3:对,31×12-4-3这样写好。
生4:那也可以先当成12个小月来算呀。
生3:瞧瞧我的算式90+91+92+92=365(天)。
生2:哪来的九十几呀?
生3:哈哈,我是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来算的。
用不同方法计算全年天数是认识年、月、日中的一个难点。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使每个人的思维都能相互交流、碰撞:使一些本来计算方法单一的学生感悟不同算法的妙处,也使那些考虑不够完善的学生慢慢缜密自己的思路。同时,生与生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使他们能畅所欲言,刨根问底。当一个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时,问题就成了连接不同思路的纽带,展示学生在不同数学知识方面的能力和偏好,同时使其数学思考力得到生长。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新问题时,由于问题本身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适时安排合作学习无疑是明智之举。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学习组合中,学生之间的原有学习差距在你问我答,你思我辩中相互取长补短。同时,也要使生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成为学习过程中一种自发的需求。这时,老师可以更多参与到倾听的行列,细致聆听同学间的合作、分享、沟通甚至争执,关注学生真实的、丰富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相互启迪,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方法的共享和优化,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
四、主动出击显智慧,发现和提出问题之“亮点”
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成为学生自觉行为,这绝非一日之功。只有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渐产生由内而外的需求,享受其中的“问之趣”。
[课例摘选]认识百分数
师:(板书:认识百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对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百分数是怎样读的?
生2:怎样的数叫百分数?
生3:百分数中有没有假分数的?
生4: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
生5:百分数是不是也是一种分数?
……
师:汇总大家想对“百分数”的了解,我们确定今天研究的内容是:第一、怎样读写百分数?第二、什么是百分数?第三、百分数与一般的分数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上述三个研究问题)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本,先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可用笔圈圈画画,等会儿再作讨论与交流……
随着对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对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会把新学的数与已学的数进行比较,会探索数的读写方法,会了解这类数的用途等等。因而,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当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这样思考、发现的舞台后,学生的问题是多么五彩纷呈。接着,以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请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这样的安排无疑更加点燃了他们探究的渴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与动力。
无独有偶,一次听三(上)“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即将结束时,老师询问:学完了今天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就高高举起了:
“分数怎么加、减、乘、除?”
“分数怎么列竖式?”
“分数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
“分数中为什么总是大的数在下面?”“分子和分母可不可以一样大?”
“和哪一个大?”
课堂在这一个个大大的问号中向课外延伸着,拓展着。
很多数学家认为,数学的发展即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新的问题的提出……”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细致观察、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运用比较、分析、猜想、类推等方法,进行较为完整地思考和自我组织,并主动大胆表述,求得回应,进而提出新的讨论话题。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提问的高境界。平时的课堂,就是发现和提问的训练场,舍得让学生思考与提问,舍得让学生为自己的问题求解和证明。据此,学生的智慧会被充分激发,定会全身心进入学习活动状态。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在数学学习之路上,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积极思考的大脑,勇于质疑问难的嘴巴,勤于操作实践的双手,这该是多么丰厚的一笔财富啊。学会数学地思维,让我们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吧!
参考文献
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
小组交流:
生1:我先算7个大月共有多少天,再算4个小月有多少天,再和2月的28天全部合起来,总共是365天。
生2:我还可以这样算31×12-7。
生1:这样算不就变成12个大月了!
生2:我知道有4个小月和一个2月,多算了要减去的。瞧,不是有“-7”?
生1:这样写不清楚,要先减去4个小月多算的4天,再减去2月多算的3天。
生3:对,31×12-4-3这样写好。
生4:那也可以先当成12个小月来算呀。
生3:瞧瞧我的算式90+91+92+92=365(天)。
生2:哪来的九十几呀?
生3:哈哈,我是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来算的。
用不同方法计算全年天数是认识年、月、日中的一个难点。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使每个人的思维都能相互交流、碰撞:使一些本来计算方法单一的学生感悟不同算法的妙处,也使那些考虑不够完善的学生慢慢缜密自己的思路。同时,生与生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使他们能畅所欲言,刨根问底。当一个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时,问题就成了连接不同思路的纽带,展示学生在不同数学知识方面的能力和偏好,同时使其数学思考力得到生长。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新问题时,由于问题本身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适时安排合作学习无疑是明智之举。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学习组合中,学生之间的原有学习差距在你问我答,你思我辩中相互取长补短。同时,也要使生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成为学习过程中一种自发的需求。这时,老师可以更多参与到倾听的行列,细致聆听同学间的合作、分享、沟通甚至争执,关注学生真实的、丰富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相互启迪,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方法的共享和优化,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
四、主动出击显智慧,发现和提出问题之“亮点”
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成为学生自觉行为,这绝非一日之功。只有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渐产生由内而外的需求,享受其中的“问之趣”。
[课例摘选]认识百分数
师:(板书:认识百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对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百分数是怎样读的?
生2:怎样的数叫百分数?
生3:百分数中有没有假分数的?
生4: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
生5:百分数是不是也是一种分数?
……
师:汇总大家想对“百分数”的了解,我们确定今天研究的内容是:第一、怎样读写百分数?第二、什么是百分数?第三、百分数与一般的分数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上述三个研究问题)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本,先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可用笔圈圈画画,等会儿再作讨论与交流……
随着对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对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会把新学的数与已学的数进行比较,会探索数的读写方法,会了解这类数的用途等等。因而,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当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这样思考、发现的舞台后,学生的问题是多么五彩纷呈。接着,以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请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这样的安排无疑更加点燃了他们探究的渴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与动力。
无独有偶,一次听三(上)“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即将结束时,老师询问:学完了今天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就高高举起了:
“分数怎么加、减、乘、除?”
“分数怎么列竖式?”
“分数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
“分数中为什么总是大的数在下面?”“分子和分母可不可以一样大?”
“和哪一个大?”
课堂在这一个个大大的问号中向课外延伸着,拓展着。
很多数学家认为,数学的发展即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新的问题的提出……”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细致观察、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运用比较、分析、猜想、类推等方法,进行较为完整地思考和自我组织,并主动大胆表述,求得回应,进而提出新的讨论话题。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提问的高境界。平时的课堂,就是发现和提问的训练场,舍得让学生思考与提问,舍得让学生为自己的问题求解和证明。据此,学生的智慧会被充分激发,定会全身心进入学习活动状态。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在数学学习之路上,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积极思考的大脑,勇于质疑问难的嘴巴,勤于操作实践的双手,这该是多么丰厚的一笔财富啊。学会数学地思维,让我们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吧!
参考文献
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
小组交流:
生1:我先算7个大月共有多少天,再算4个小月有多少天,再和2月的28天全部合起来,总共是365天。
生2:我还可以这样算31×12-7。
生1:这样算不就变成12个大月了!
生2:我知道有4个小月和一个2月,多算了要减去的。瞧,不是有“-7”?
生1:这样写不清楚,要先减去4个小月多算的4天,再减去2月多算的3天。
生3:对,31×12-4-3这样写好。
生4:那也可以先当成12个小月来算呀。
生3:瞧瞧我的算式90+91+92+92=365(天)。
生2:哪来的九十几呀?
生3:哈哈,我是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来算的。
用不同方法计算全年天数是认识年、月、日中的一个难点。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使每个人的思维都能相互交流、碰撞:使一些本来计算方法单一的学生感悟不同算法的妙处,也使那些考虑不够完善的学生慢慢缜密自己的思路。同时,生与生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使他们能畅所欲言,刨根问底。当一个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时,问题就成了连接不同思路的纽带,展示学生在不同数学知识方面的能力和偏好,同时使其数学思考力得到生长。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新问题时,由于问题本身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适时安排合作学习无疑是明智之举。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学习组合中,学生之间的原有学习差距在你问我答,你思我辩中相互取长补短。同时,也要使生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成为学习过程中一种自发的需求。这时,老师可以更多参与到倾听的行列,细致聆听同学间的合作、分享、沟通甚至争执,关注学生真实的、丰富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相互启迪,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方法的共享和优化,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
四、主动出击显智慧,发现和提出问题之“亮点”
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成为学生自觉行为,这绝非一日之功。只有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使学生逐渐产生由内而外的需求,享受其中的“问之趣”。
[课例摘选]认识百分数
师:(板书:认识百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对百分数,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百分数是怎样读的?
生2:怎样的数叫百分数?
生3:百分数中有没有假分数的?
生4: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
生5:百分数是不是也是一种分数?
……
师:汇总大家想对“百分数”的了解,我们确定今天研究的内容是:第一、怎样读写百分数?第二、什么是百分数?第三、百分数与一般的分数相比有什么不同?(板书上述三个研究问题)
师: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本,先自主学习,尝试解决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可用笔圈圈画画,等会儿再作讨论与交流……
随着对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对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会把新学的数与已学的数进行比较,会探索数的读写方法,会了解这类数的用途等等。因而,在上述教学片断中,当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这样思考、发现的舞台后,学生的问题是多么五彩纷呈。接着,以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主要内容,请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这样的安排无疑更加点燃了他们探究的渴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自信与动力。
无独有偶,一次听三(上)“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即将结束时,老师询问:学完了今天的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就高高举起了:
“分数怎么加、减、乘、除?”
“分数怎么列竖式?”
“分数可以在什么地方使用?”
“分数中为什么总是大的数在下面?”“分子和分母可不可以一样大?”
“和哪一个大?”
课堂在这一个个大大的问号中向课外延伸着,拓展着。
很多数学家认为,数学的发展即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新的问题的提出……”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细致观察、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运用比较、分析、猜想、类推等方法,进行较为完整地思考和自我组织,并主动大胆表述,求得回应,进而提出新的讨论话题。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说是提问的高境界。平时的课堂,就是发现和提问的训练场,舍得让学生思考与提问,舍得让学生为自己的问题求解和证明。据此,学生的智慧会被充分激发,定会全身心进入学习活动状态。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在数学学习之路上,拥有善于观察的眼睛,积极思考的大脑,勇于质疑问难的嘴巴,勤于操作实践的双手,这该是多么丰厚的一笔财富啊。学会数学地思维,让我们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吧!
参考文献
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