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现初中英语教学中新课的导入
2014-10-11洪小绚
洪小绚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因此,在一节课开始时,教师若能巧激妙引,创设悬念,那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因此,一个好的导入是一节好课的基础。那么,初中英语课该如何导入才能达到激趣引思的效果呢?我个人认为用以下的几种方法进行导入是可行有效的。
一、设置悬念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制造悬念,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才会带着兴趣孜孜以求。例如,在教学牛津版英语7B Unit 5 A Brave Young Man一课时,我首先用录音机播放令人紧张的警笛声,使当时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然后提问:“What may happen when you hear the alarm?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There may be a fire.”“I think of heavy smoke”“Some people are escaping from the burning building.”待学生发言完毕后,我就势导入教学内容:“Well done!Do you think the fire is terrible? Now lets listen to a report about a real fire which broke out at Sao Paulo”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教师设计的思想轨道上来了。
二、 “角色” 扮演法
语法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厌学,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巧妙设计,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有一次,上课铃响后,我微笑地走进教室。几秒钟后,我突然着急地说忘了带一张上课需要用的报纸,请科代表去办公室取。科代表出门前犹豫了一下,就问取什么报纸,什么时间的报纸。但我不做明确的回答,只是催促他抓紧时间去拿。结果所有的学生当堂向我“发难”。批评我说的“A paper”太笼统了,不具体,这样的任务叫学生无法完成。于是,我笑了,并称赞学生肯动脑筋,然后指出“paper”只是个名词,意思太笼统,若在其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些修饰词,表明是什么报纸,哪一期的报纸,意思就明确了。如Todays English paper for Junior Grade Two。而这些加在名词前面或后面可以确定具体意思的词、短语或者分句,在语法上就叫定语。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明白教师刚才是在制造一种情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配合老师扮演了情境中的“角色”。
这种巧妙的“角色扮演”导入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就可以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语法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了。
三、英文歌曲导入法
音乐的是一种很微妙的语言,它可以给人以丰富的感受,能够使人产生许多联想和共鸣。在上初二Unit 4 On The Farm 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歌曲Old Miacdonald Had A Farm。歌曲中鸭子的quack...quack...quack...; 猫的miaow...miaow...miaow...;还有牛的moo...moo...moo...等动物的叫声映衬在优美轻快的旋律中,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学生心情轻松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了。有的学生还跃跃欲试,很希望自己能唱上一曲。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放松了学生的身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释放,让学生的心飞扬起来,整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图画导入法
课堂图画的主要形式是挂图、剪贴画、简笔画、幻灯图片等。因为并非每个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都很强,课堂图画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东西,这种导入方式可以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在教学句子“There is a house in the picture. Behind the house is a tree. In the tree there is a bird.”时,我运用多幅图片,边讲述边在黑板上拼贴,于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慢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与此同时呈现这节课的内容:表示方位的句型和介词。这种导入方式不但容易将全班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而且学生也能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式林林总总,繁花似锦。上述方法只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累积的一些经验,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师。如何自然流畅地导入新课,使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是要以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的。但不管用哪种方式进行新课导入,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头。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