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4-10-11张喜盈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设疑质疑探究能力

张喜盈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作者从教师、学生及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设疑 质疑 问题意识 探究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设疑提问,学生质疑问难,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从不知、不懂到认识,再到质疑提出问题,最终将深刻理解、学会,知识技能得到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展开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计算机电路》教学中我们也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引发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地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问题从哪来,一方面是教师设计,一方面是学生提出。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探究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教师精心设疑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重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展开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载体和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把学习过程看成是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那教师怎样创设出精彩的问题空间呢?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1.注重课堂提问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与要求来科学合理预设问题,一般来言,应围绕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来设计问题,通过提问达到测试和总结复习的目的。课堂提问应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动脑筋,创新思维。要把握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度”,问题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都达不到激发思维、积极思考的目的。

2.课堂提问的方式要多样,尽量避免简单单一。一般教师偏重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简答式的提问。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问题应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不能是填空式的简单问题。对一个知识要点的提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简述式、判断式、选择式、发散式等多种形式。

3.把握课堂提问的时间。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的局限在45分内,每次课堂教学中,新课引入,内容讲解以及提问时间,都要合理安排。对于每次课堂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我认为提问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内为宜,具体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学内容的多少来确定,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

4.教师注重提问对象的层次性。教师提问,应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一般而言,回答问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安排略微思考就可以回答的学生。尤其对于平时沉默寡言、不太发言的学生应重点照顾,给予更多的答题机会,让他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只有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才能真正把握全体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素质,讲究提问的实效性

不可否认,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又把这“学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分实际情况一味使用。结果,学生的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教师提问题,要讲究实效。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题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害怕自己说的不对,怕承受成教师和同学的“笑柄”的风险。课堂上,教师要善待学生的提问,即使是很简单甚至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我们也不能轻易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地拒绝。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教师只有善待学生的提问,学生才敢提问,才爱提问。

(二)激励学生,使给他们勤于提问

学生不愿提问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不愿“自找麻烦”,懒于思考。这部分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总是愿意“旁听”,即使有疑问也“得过且过”。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想问。同时,还要激励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寻找答案,各抒己见。对学生的回答,只要是合理的,就给予表扬鼓励,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三)引导学生,使他们循序渐进学会提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之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问题在哪,使学生能够找到问题源,容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其次,要求学生用心学习,让学生把可能提出的问题先简要记下来,再研究怎么把问题表述出来。

三、教师“设问”应与学生“质疑”有机结合

过去在课堂上,问题都是教师提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而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完全放手让学生来问。那么教师课前的“预设”问题到底应不应该弱化呢?我认为教师预设问题不应该弱化。我们可以将教师“设问”与学生“质疑”有机结合起来。我认为可以将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的疑虑和问题与从教师角度提出的问题结合起来,整理、分类。然后就这些问题结合起来找出典型问题,再在一起展开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掌握,又关注到了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学习需要。

总之,问题是一把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在课堂上教师应通过精心“设疑”,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反思能力、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设疑质疑探究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