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方式
2014-10-11刘聚书
刘聚书
摘要: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探索未知奥秘的钥匙。学生的好奇往往表现在对一些新鲜事物或自己不懂的东西,总想问个为什么,或者异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笔者现就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做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探究 兴趣培养
一、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它能够将个人之间的争强好胜转化为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增加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实现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交际和合作的能力。
(一)学习小组的编排
6个人一组,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来当,负责小组内的学习、讨论工作。而在学习小组初步形成的这段时间里,教师要注意指导,培养小组成员友好合作,积极讨论交流的好习惯,培养组长的管理、组织能力。
(二)开展小组评比激励学生学习
小组学习如果组织不好,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在小组里滔滔不绝,引经据典,而学习较差的总是等着别人的帮助,等着别人的答案。所以开展小组评比,给小组打分是激发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的好办法。
二、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让学生当“小老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每一位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最具权威的。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把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的成员交流讨论,得出结果。然后派一名代表上台当“小老师”进行教学。如记忆生字的办法,领读生字卡片等。“小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对学生的问答,加以评价,学生有不理解的也可以向“小老师”提问,“小老师”再给予指导。如此,生生互动在交流合作中,无论是“小老师”,还是学生,都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二)自主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敢想敢论敢做,畅所欲言。如教学《想飞的乌龟》时,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乌龟掉下来后,它会怎么想,如果它还想飞,有没有别的办法?”话还没说完,学习小组已经开始“你一言、我一语了”有的干脆站起来,有的更是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
(三)开展小主持人活动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模仿性强,他们非常喜欢电视里的节目主持人,喜欢学着他们。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学习小组里开展“小主持人”评选活动。让他们来主持“小话筒”“小问号”等节目。首先,主持人由学习小组自己推荐,主持人必须带着小组里同学的共同愿望以及疑难点来主持节目。如,学习语文天地里的《乌龟》,小主持人说:“同学们,学了《想飞的乌龟》,我太想太想知道更多有关乌龟的知识。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呢?”经过学习小组互动互学之后,主持人又说:“请说说你对乌龟的了解?”这下可热闹了,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都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其中,有许多知识是学生从课外书收集到的,如“冬眠的动物还有哪些?什么是冬眠?”其中有位小主持人,还收集了十几张乌龟的图片,并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乌龟的小故事、小知识。学生为了当小主持人,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积极收集资料。通过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智力潜力以及自主探索的精神都得到了发展,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课外的信息搜集与交流中探索学习
探索性学习更是参与性、开放性,经历自主探索过程以获得智力、能力的发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学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交流网络。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创设了极好的情境。
(一)在课外阅读中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常常讲到很多课外生动有趣的故事,再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是从课外书上获得的,让学生与课外书交朋友,并鼓励学生互相推荐书籍。在每周一节的说话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成果,评选“小博士”“自学小能手”等等,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如读了哪些书,认识了哪些字,(专门记录在“我会学”里边)知道了哪些新鲜事,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等等。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解决疑难问题,互相听取别人成功的做法,互相交流更多新奇有趣的故事。通过开展读报比赛,故事会,朗读比赛等多种方式检查评比,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如此一来,不但增长了知识,也增识了汉字,一举两得。
(二)搜集材料,交流信息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要着手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充分创造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在上课前几分钟,可以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在家中或者路上的各种见闻,或者是在电视、广播上看到、听到有趣新闻。这就使学生通过各种方式采集新闻,并经过自己的加工处理,表达出来。同时,让学生也把在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促进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增强探索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是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有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总之、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语文教学也是人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有理由、有责任引领学生在“语文”这一蔚蓝的大海中扬帆远航,进一步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习惯。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