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教学如何锤炼语言

2014-10-11肖立屏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选词词汇色彩

肖立屏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我们的一切情感、一切思想都要诉诸语言,一篇文章,内容充实固然重要,若有了华美的辞藻,就如同插上一对翅膀,翱翔于天地间。从古至今,许多语言大师,都在语言上下功夫。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契诃夫说:“写作的技巧,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可见,写好一篇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不断地锤炼语言,推敲语言,反复修改,文字才能渐趋完美。所以我们写文章时,就要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

一、精心选词

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我们语言宝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词汇,任何一个词都有自己的意思和声音色彩,都有最合适的位置,在写作中精心地选择,才能用得其所。福楼拜说:“不论一个作家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鲜明。”选词就是要找到唯一的、最贴切的词,把它用到最恰当的位置。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用词准确就是尽可能选择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及思想感情的词语。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我国古代文人懂得这一点,“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北宋诗人王安石写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选择“绿”字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他在开始写的时候用的是“到”字,后来觉得不好,就又改成了“入”,后来“满”,改来改去都不是很满意,最后才确定写了“绿”。“绿”字不仅表现出了景物的变化过程,而且也表现出了景物的特征,作者触景生情,于是浓烈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在学生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这样的问题,要分清近义词含义的细微差别和注意分辨语言在色彩上的差别,不艰涩难懂。如有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听她这么说,我感到很后悔。因为我是班干部,做的却还不如普通同学。”这句话中的“后悔”就用得就不太准确。“后悔”是事后感到懊悔,按文中意思,小作者是要写出自己因为在处理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没有其他人做得好,感到自己不配当班长,感到羞耻和惭愧的心情,用“羞愧”更合适一点。选用了“后悔”,没能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准确地表达出来。

其次,要注意分辨词语的色彩。具体一点有语体方面的色彩和感情方面的色彩。语体色彩主要指书面用语和口头用语,感情色彩主要指褒义词和贬义词。作文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正确使用,如果运用不当的话,就会影响表达,甚至会闹笑话。如这句话:“他的爸爸去年才死,谁知不久前他妈妈也因车祸上了西天。”“死”是一个口语,这样写显得没有礼貌,没有同情心。把它改为“去世”更好一点;“上了西天”用在这里也不太好,含有贬义。

形象鲜明指善用新词,不落俗套,能给人新奇的感觉。形象性的具体词语一般比抽象概念更能感染人。如鲁迅的《故乡》:“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一个“飞”字写出了儿童特有的欢快。又如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直接写人哭哭啼啼就不如写用帕子擦眼泪表达效果好。《春》中朱自清这样写:“柳叶绿得发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用“青”和“绿”两种颜色写草和柳,让人从这两种颜色上就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继而联想到现实世界中春天的色彩,脑海中就出现了形象化的春天,品味到了春的含义了。

二、语言生动活泼

生动指的是语言活泼、形象、优美、有感染力,使读者能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能得到很美的艺术享受。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呤,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作者巧妙地运用选词来写百草园的美丽景色。菜畦和桑葚颜色不同,菜畦是“碧绿”的,桑葚是“紫红”的,皂荚树属于乔木,用“高大”来修饰,石井栏使用的时间很长了,所以用“光滑”来形容,突出了磨的程度,蝉的叫声一直不停,所以用“长吟”,黄蜂因为腹大腰细而“伏”在菜花上,叫天子体小轻捷而能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些描写体现了鲁迅先生用词的准确、生动;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不同景物用不同的词,就可以使几种景物都独具形态,如亲眼所见,这样用增强了形象生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乏味感,使作文魅力大增。

总之,选词就是要咬文嚼字,一定要慢慢斟酌,细细体会,尽力把它用好用恰当。

三、炼句

皮日休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写好文章不仅要讲究选词,更要讲究炼句,炼句也是锤炼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句子是文章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整体效果,所以要增强表达的效果就要反复地推敲,反复地修改。

我们一直推崇言简意赅的句子,什么是言简意赅呢?就是去掉冗赘,使句子简洁精炼,达到以少胜多,言简而意丰的效果。如诸葛孔明的《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有八个字,但它所展示出来的赤诚忠心足以感天动地。在作文中做到这一点,就要节约用字,适当用一些成语、典故、歌词、谚语等,这样写既有哲理又不显得罗嗦,还扩大了内涵。如有学生写作文中写到:“他坚持着,一点没有忪懈。”用成语“坚持不懈”来代替会更简练准确。

好的句子还讲究形式美。所谓形式美主要是指句子的长短、整散、音节的抑扬顿挫,使句子看上去错落有致。注意句子的连贯,要表达一个意思,往往需要很多的句子,句子与句子的组合应做到自然流畅。还要巧妙地选择句式,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常句和变句等都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作文时注意调整句子的平仄对称,音调高低、升降,长短句的比例,排比句散句的位置等,使文章朗朗上口。如有的学生写作文:“风不刮了,雨也不下了”如果改为“风停了,雨住了”更顺口,更简约。

四、注重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掌握好选词和炼句,就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有了一定量的积累才能锤炼好语言。就像土木砖石是建筑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语言、句子由词汇构成,没有词汇无论多么动人的表达,多么优美的句子都将失去原有的魅力。可以说掌握词汇的多少,直接标志着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与低。词汇贫乏,行文自然就不会流畅,也会降低文章的审美价值。在作文中,有些人并不缺乏题材,也不是无话可写,甚至他们的想法很好、很独特、很真实、很有新意,可是他们却力不从心写不出来,不能将这些想法落实在纸上,原本很好的想法表达出来却是结结巴巴不成文,一塌糊涂。有的学生就是因为词汇贫乏才写不成或写不好文章。只有词语积累得多了,驾驭语言的能力才会增强,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先有词句后成文,所以,锤炼语言不能忽视积累词汇,只有词汇多了,才有得选,才有精的可能。

培养写作能力,语言锤炼很重要,只有语言能力增强了,才有写作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徐旦泽.语文学科中的素质教育探索,文艺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

(责编 金 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选词词汇色彩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选词填空好方法
神奇的色彩(上)
选词填空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