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4-10-11郭晓明
郭晓明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能更好地服务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完美和便利。因此,数学一直是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学科之一。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推广,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成为了教师急需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来改善传统教学中枯燥的学习形式,真正形成健康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彻底减轻学习的负担,更加高效率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现阶段,课堂教学仍然是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组织知识探索和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自己能力的主要阵地。为此,想要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就要从课堂教学开始抓起。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生创设更加适宜、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学习课堂,使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探索、交流、探讨把数学知识变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笔者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经过不断探索发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明确的学习目标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开展教学任务时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手段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这也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精神支持力。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主动,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本堂课程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并且调节好自己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环节中去。在课堂教学的开端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和组织下积极地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合作共同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节数学知识时,我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我们今天的学生任务是要探索出圆面积的求法公式。借助一些数学手段和方式,把圆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求法公式。这样学生就十分清楚自己在课堂中即将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在探索环节一开始学生就积极地开始了讨论和交流,并且亲自动手裁剪,争取能够把圆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的面积,间接推理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时候我看到学生一步步地接近最终的答案和结果,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可见让学生明确自己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刺激和推动。
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知识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就无法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无法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索任务,更无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是最重要和关键的因素,只有具有灵活、发散的思维才能够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才能够在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迎刃而解。然而思维方式的开启都是由问题激励的,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出新颖有趣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不断推动和引导着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让很多问题能够轻松顺利的得到解决。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要使提问具有开放性和深刻性,注意不同的层次性,争取顺利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中,并且都能够在课堂中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负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提问这样的问题:每一个家庭每个月都会有一定的收入,同时也有一定的支出,对于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简单的记录呢?如果你是一名小小的会计员,今天花费五元和收入五元该怎么样区分呢?这些问题十分贴近生活,学生的思维很轻易地就会被开启,不断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再结合自己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不断探索出负数的意义和概念,从而掌握负数的相关知识。
三、运用合作交流式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要求课堂教学中要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新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指出: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而且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够有效地体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拥有着十分轻松和活跃的学习氛围,这时候学生对自己充满着自信,因此就会收效满意的学习效果,让课堂学习任务能够轻松的完成。然而学习并不是一件孤立独行的事情,有很多疑点和问题需要凭借大家的力量共同去完成,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组之间的合作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我会对小组合作的结果做出客观性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为全体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在数学课堂中会灵活运用各式各样的教学形式,在组织学生学习的环节中也比较善于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争取利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真正摒弃那些传统教学中的“注入式”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提高学生“做”的意识,感悟数学的魅力
数学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它需要学生亲自体验和感悟。为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做”,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感悟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强大功能和魅力。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和探索知识的心理反应,并不是教师简单的传授和示范过程。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和营造一种真实的、适宜的学习情境,把知识的背景完美地呈现出来,从而激励着学生去探索、创新,把自己很好地融入到数学知识情境之中,并且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开展各种自主学习活动,自己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可见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考能够给学生呈现一种数学智力的挑战,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做”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责编 张景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