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

2014-10-11卢海博龚学臣张红杰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探讨教学改革

卢海博 龚学臣 张红杰

摘要:农药学课程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为了更好地进行理论和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文通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多种途径进行分析,从而使农药学课程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药学 教学改革 探讨

一、农药学的发展

农药学属农业、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加工与测定》《农药概论》《农药生物测定》《农药合成》《农药残留分析》等。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有关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农药学上升为植物保护学的二级学科,同时国家在“九五”和“十五”规划中加大对农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投入,这对农药学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说明农药学在我国现代化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

二、教学改革的探讨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建设

农药学课程主要学习有关农药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农药剂型、农药使用方法,农药品种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生物源农药,农药的环境治理等内容。课程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新农药创制、知识产权保护和农药登记等方面人才的需求。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教材的质量应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相接轨。由于农药学课程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所以以徐汉虹主编的《植物化学保护(第四版)》为主要教材,结合韩熹莱主编的《农药概论》、沈晋良主编的《农药加工与管理》为参考,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农药学的相关知识。实验教材主要参考黄彰欣主编的《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指导》,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设一些其他农药药效实验。我们通过与周边农药公司联系,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及时地将公司中最新的农药信息补充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了解最新的农药动态。另外在开设农药课程之前,学生应系统地学习了相关专业方面的课程如:《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昆虫分类学》《农业昆虫学》等,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农药学的知识,成为具有丰富生物学知识的农药学实用型人才。

(二)改进教学方式

1.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过程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多媒体教学是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主要通过动画、表格、颜色对比等把教学中的重难点生动、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庞大的信息输出量使学生能够交互学习,并根据学习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多数农业院校已完成农药学或植物化学保护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建立了精品课程进行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农药学科的发展。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结合自己的特点也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如在讲授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时,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农资市场参观、实习,另一方面可将各种农药剂型和加工这些剂型的设备图片以及加工过程的视频插入幻灯片中在课堂上再现,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多媒体课件也有不利的一面,现在很多教师一味地为了减少板书,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这就造成每次课都是大量的信息堆积,给学生思想上造成负担,反而不能对有利的信息进行吸收和消化,引起了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农药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张有弛,收到很好的效果。

2.辩论式教学。通过自由辩论,可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语言交流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和积极性。例如,通过辩论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农药是“双刃剑”这一观点,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我国植保方针制定的理论基础。通过辩论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困惑,还有助于学生对农药的全面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消化、吸收。

3.注重实践教学。长期以来我国农药都是靠仿制,加入WTO后迫使我们必须通过研究自己的农药才能在世界生存。农药的创新需要化学与生物学密切结合,更要求具备农药学、化学、生物学等综合型的人才团结协作,尤其是生物学基础扎实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农药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重点体现在实验课和生产实习中。开设实验课主要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所讲授的农药学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训练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一般能按照实验报告顺利进行试验,但由于多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设计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因此我们还增设了设计性和创新性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技能水平自行设计和完成有关实验内容,便于同学间交流和提高团队精神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建立实习基地。重视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建立校外基地,请基地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讲授实用知识,同时让学生到基地去实习和进行有关实验,有利于掌握和了解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满足科研和生产实际对人才的需要。例如,在学生实习期间我们通过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联系,使学生到基层进行锻炼,有力地推动了农药学人才的培养,这样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与社会接轨,通过这样的实习使近几年的毕业生深受科研单位和企业欢迎,在农药的科研和生产销售中发挥了较好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鑫年,徐汉虹,胡美英.农药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

[2]从农药学的发展探讨海南大学农药学科的建设[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

[3]徐汉虹,安玉兴.生物农药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展望[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1 (1).

[4]徐文方.新药设计与开发[M].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卢海博(1979— ),女,河北,涿鹿人,讲师,硕士,主讲植物化学保护。

龚学臣(1963— ),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抗旱生理生态研究。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探讨教学改革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