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发展史中的“软雕塑”
2014-10-10韩璐
韩璐
软材料雕塑,也称“软雕塑”,作为雕塑艺术领域的一个门类,如今作为一种新兴的雕塑创作材料及技法开始普及。然而,十几年前,国内雕塑界对于“软雕塑”涉猎极少,一般将其与“民间艺术”、“纤维艺术”等同而游离于雕塑艺术领域边缘,直至近些年才开始在国内各大重要展览上逐渐出现,并得到广泛关注。
相比国内雕塑界而言,欧美雕塑界的“软雕塑”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虽然不似二战后美国雕塑家大量使用金属材料那样将软材料广泛普及开来,我们却可以通过近百年不同艺术流派的发展进程捕捉到软雕塑曾经出现过的影子。只是由于各时期艺术家处在风起云涌的艺术变革中,对于软材料雕塑的软性材料使用,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其艺术主张,并不似后来极少主义对待金属材料的专一与认同。于是,软雕塑在近一个世纪的现代艺术史发展中,仅仅成为各种艺术流派赖以凸显艺术表达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对于一个雕塑材料技法的研究应用。
一、达达主义中的“软雕塑”
1916年,杜尚把一只打字机的外套放在展览会里展出,并由此产生出一种新的雕塑品种——软雕塑。这是雕塑艺术领域中第一件软雕塑作品的出现,但是讽刺的是,这件源于达达艺术的“软”雕塑作品尽管后来成了“达达艺术”发展过程中一件标志性的作品,却几乎没有人用“软雕塑”的字眼来形容它,而是套用对杜尚作品的一贯评价“现成品艺术”来称呼它。
达达主义的艺术宗旨是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作为达达的先锋人物,杜尚的代表作《泉》曾经震惊了整个美术界。他的现成品艺术也被标注上“前卫”与“疯子”的头衔。他的打字机外套“软雕塑”的出现,再次成为他众多不同材料不同题材现成品艺术中的又一件。人们对这件作品的记忆多半不会放到材料的“软”度上,而更多的是放到作品的取材及作品深层含义上。也正因如此,从一开始起,软雕塑的出现就被带上了“现成品艺术”的痕迹,软材料作品中往往与各种艺术观念相联系,促使观者去更深层次的挖掘作品的内涵,忽略了材料本身“软”的内涵。
二、超现实主义艺术中的“软雕塑”
20年后的一次伦敦艺术展览上,德国女艺术家梅尔特·奥本海姆的作品《裹着裘皮的咖啡具》格外引人注意,这件作品甚至一时间成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代名词。尽管这件作品本身的材料是采用了软质材料的裘皮,但似乎并没有太多人去关注其材料本身带给雕塑艺术的冲击,而更多注重的是这件具有超现实主义意味作品的内涵。
如果说这件作品依旧带有“现成品艺术”的痕迹的话,它与杜尚的现成品已经有了很大区别。源于达达主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更为深远,它将所谓的“超现实”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因此,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同于杜尚对于打字机软外套这一原始材料未经过任何改变的“拿来主义”手法,奥本海姆主观的采用了裘皮这一软材料。她在作品中对于软材料的应用加入了更多的人为思想成分,并考虑到裘皮这一柔软的材料是能带给观众温暖视觉感觉的重要因素。梦境一般主观因素的融入使得超现实主义对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着巨大的影响,也使得这件作品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阶段中的一件里程碑式作品。因此,从作品问世到如今的70年中,人们更多的在关注这件软材料作品的温暖内涵及视觉冲击,再次忽略了作为材料本身的“软”材料。
三、波普艺术中的“软雕塑”
20世纪50年代末起源于英国的波普的艺术,到了60年代已经在美国发展起来并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艺术。美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克莱斯·奥登伯格于1962年在纽约画廊第一次展出了其巨大的“软雕塑”——《大汉堡》。奥登伯格的这件超大尺寸的作品显然受到美国快节奏消费文化的影响,并使其成为美国大众文化时代的具体象征物。人们带有嘲讽口吻的称呼他的作品为“软”雕塑。
尽管这是第一件被真正承认为“软雕塑”的雕塑艺术品,但更多艺术评论家依旧以“波普艺术”来评价奥登伯格制作的一系列软材料雕塑。正如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一样,奥登伯格的作品代表的是一种流行文化。无论是他标新立异地将生活中常见物品超级放大为室外空间的公共艺术,还是通过转换材料的方式用软材料表现原本硬邦邦的事物,都是在遵循波普艺术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包括奥登伯格后来创作的一系列“软马桶”、“软电话”等软雕塑作品,艺术家也并不是将侧重点放到如何探究软材料的本性与材料本身具有的艺术语言等相关方面。他对“软”材料作品的创作更多的表达波普艺术的一种流行文化语境下的反思,而不是以探究一种新的雕塑材料为目的。也因此,他的诸多软雕塑一直被称为“波普艺术”。
四、大地艺术中的“软雕塑”
保加利亚艺术家加瓦切夫·克里斯托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尝试用各种软质材料对身边的日常物品进行包裹,在几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包捆了从人到自行车的任何东西。60年代以后,他的包裹空间逐渐扩大,1968年他包裹了德国波恩的一家艺术博物馆、1969年包裹了澳大利亚的石礁海岸、其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制作了令人激动的包裹作品《山谷幕》,并逐渐成为众所周知的大地艺术家。在他所有的包裹艺术作品中,采用的材料均是软材料——从早期的软塑料布到后来惯用的纺织品。1995年克里斯托与让娜·克劳德共同捆包了德意志帝国国会大厦,这也是他艺术生涯中最著名的一件艺术工程,作品展出的14天里共有500多万人共同见证了这个艺术史上的奇迹。
纵观克里斯托数十年不断发展的包裹艺术,使用的材料均为软材料。也正是由于对纺织品的使用,使得他的包裹艺术能在视觉形式上产生出如此惊人的效果。艺术家本人在创作这些包裹艺术品时,的确将创作的重点放到了对软材料本身的质感及肌理等方面的研究上,并力争在包裹创作过程中将这些纺织品本身特有的性质呈现出来。他在接受法国《艺术快报》采访时,对软质的纺织品在人身上产生的衣纹和褶皱效果做了很详细的阐述,与其合作的克劳德也提到“5000多年来,艺术家们一直醉心于纺织品和衣褶的探索。”他们包裹作品的艺术形式也的确达到了他们预期的效果,“象纪念碑矗立在观众眼前,纺织品像古典美神的衣裙一样典雅动人”。尽管艺术家重申了他们作品中软材料的重要性及软材料本身的特性等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当时是大地艺术盛行时期,而克里斯托又把握住了一个很好的题材——“包裹”并加以延续、创作,因此,无论评论家还是参观者都将更多的注重力放到了作品的“包裹”意义及被包裹物本身上。很少有人去关心参与包裹艺术中最重要的因素——软材料本身。而艺术家在创作整件作品的同时,也没有将重点放到彻底挖掘软材料自身含义上。因此,使用软材料来包裹艺术的克里斯托及他的作品数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大地艺术”的典范,其软质材料本身的运用再次被忽略了。
上述出现在雕塑艺术领域中的“软”材料作品的出现,尽管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雕塑意义上软雕塑出现的先兆,在一定程度上孕育着新一种雕塑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但由于受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在对这些作品本身的创作中,艺术家创作的主旨并不是为了去表现去探索软材料本身的艺术语言,他们更多的是借助这些软材料来反映他们创作的某种思想,或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或是对生活无奈的表现,或是对人生的嘲弄。于是,软材料在这些艺术家的手中变成为了他们表达艺术理念的一个特殊媒介,与那些运用装置、行为、影象等手段表达艺术思想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同出一辄。而同时期纷繁前卫的各种艺术思潮的不断涌现,也为这些艺术家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艺术理论,人们在关注那些艺术品的同时,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其材料的创新,而是更多的被那些不同艺术思潮下产生的艺术样式所吸引。再加上艺术家本身在创作艺术品时,并没有将创作视角放到对软材料本身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等的探索上,也就没有人正式将他们所采用的软材料纳入到雕塑材料的一种了。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