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
2014-10-08金耀武周溥嘏
金耀武 周溥嘏
摘 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制度和方法,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润滑剂”作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党的社会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征程中开拓进取,把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点,就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进行系统论述。
关键词:胡锦涛;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08-02
本文所说的“社会工作”是广义上的社会工作,它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的一项具体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有政府保证和主导参与的一项社会管理工作,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工作和社会互助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重点研究加强社会建设的会议,对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把社会工作作为其重要工作制度和方法,强调要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意义,这为社会工作的开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一、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产生
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特殊的现实土壤。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中国社会工作的思想古而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老子就提出了“爱民治理,能无为乎”的“无为而治”的“养民”思想;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阐述,并在“养民”的基础上提出了“富民”、“教民”的思想;孟子强调“保民”、“爱民”的思想,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汉代的贾谊从秦亡的教训中看到人民力量的威力,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到了唐代,李世民提出了“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的观点,认为君王只有修炼起身,才能获得百姓的支持。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充分体现了古代圣贤和思想家对“民”的重视,尽管这些“民本”思想有其特定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属性,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对今天党的社会工作的历史使命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是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工作思想的奠基者。他们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社会工作的根本理论基础,为我们理解并实践社会工作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从事的社会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形成的相关理论是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形成的坚实理论基础。我们党的社会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交汇体,我们党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理论精髓是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理论源泉,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一种现代化的手段,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来传承和发扬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方向标。
(三)改革开放以来国情的新变化是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形成的现实土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1]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失业贫困、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因此,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确定了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制度和方法,强调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进一步系统阐述。
二、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内容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谐社会的论述,到十七大、十八大党的报告对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系统阐述,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子系统越发成熟和完善,其基本内容主要有:
(一)加强社会工作必须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分别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影响着社会建设的进度和广度,能否提升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所在。多为群众谋利与解忧,努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是保障和改进民生问题的核心目标,也是加强社会工作的必经之路。
(二)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
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3]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深知一切服务为广大人民,自觉树立时刻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是否能为民造福作为检验自己工作业绩的标准,做任何事情都要服务于群众的利益。
(三)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最大亮点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结构的顺利转型,中国社会在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人们内心的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就需要有一支素质过硬、建构合理的社会工作组织的介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不断完善各类社会工作者培养体系的建设,又好又快地培养过硬的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这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方向标。这一决策,把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指向了以专业为基础,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为取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显示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政治意义,我们应尽快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完善的使用机制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克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约因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三、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党的社会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我们审视和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润滑剂”,同时对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4]党的社会工作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问题及社会矛盾能否逐步解决,牵动着社会稳定程度,所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二)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为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牢固。但我们要知道,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从未彻底改变,各种社会问题及时解决的能力依然较弱。这种情况下,百姓需要党和政府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好、处理好,胡锦涛社会工作思想则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保护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化解各类社会冲突和矛盾,不断提升百姓的安全和幸福指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升了解决党自身存在问题的能力。这必将增强党在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同党的执政地位的综合能力。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新时期的发展任务和时代挑战而做出的应对策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数以万计的拔尖人才和专业人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社会事业需要全面发展,社会工作人才就需要不断提升,而且在社会整个人才队伍中,社会工作人才是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这支队伍的质量会直接关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工作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财富。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中国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党的执政理念的贯彻以及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0L].http://phycjy.pinghu.gov.cn/readnews.asp?id=3121,2012-11-0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4]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0L]http://news.x1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6938568.htm.200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