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顺德特色
2014-09-28顺德区审改办
● 顺德区审改办
顺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于2012年启动。试点两年多来,已逐步探索出富有特色的“顺德模式”,登记的市场主体呈现出“落地率高、成活率高”的特点,改革措施真正切合了社会需求。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今办理税务登记新开业个体户13853户,占办理商事登记个体户总量的76%,办理税务登记新开业内资企业(含私营)12411户,占办理商事登记内资企业总量的95%。顺德在改革中充分考虑了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基础条件,逐步构建起“宽进严管”的市场监督体系,注重制度设计,形成顺德特色。
一、着重制度设计,突出配套改革
▲ 图为顺德企业登记并联审批改革后第一个领取3份证照和相关文书的市民
顺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主要以三个核心内容为突破口实现“宽进”:一是打开了经营范围的“连环锁”,即企业登记注册和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许可经营项目的前置审批变后置,一般经营项目完全放开,许可经营项目直接凭许可证经营;二是打破了注册资本的“玻璃门”,从“实缴制”向“认缴制”转变,实行“零首期”登记制度,实收资本由审查登记制改为备案制;三是拆除了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的“铁栅栏”,采取住所和经营场所各自独立的登记管理方式,家庭住宅可以作为法律文件送达地登记为住所而无需办理住改商手续,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
同时,突出配套改革。一是推进并联审批改革。再造行政审批业务流程,实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一表登记,三证同发”,企业最快4日内可拿到“三证”。改革后,原来需在4个部门间至少往返7次、提交34份资料、13.5个工作日才能领取的证照,现在只需在1个窗口提交13份资料、4个工作日即可领取。二是明确企业经营审批事项。制定《企业经营审批事项目录汇编》,分行业梳理了企业在商事登记后进入市场取得相关行业经营资格需办理的审批、许可事项。三是强化网上审批和部门信息互通。目前顺德已建成覆盖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的网上审批服务大厅。全区81.79%的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四是建立年报备案制和除名制。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全部通过网上申报,社会能通过公示平台查询到企业的年检信息,对逾期不年检备案的,在信息公示平台进行除名,突出社会共管的理念。
二、着重部门联动,突出地方特色
2009年顺德党政机构改革后,区市场安全监管局整合了原工商、质监、安监三个局的全部职能,部分合并了原卫生、文体、农业、经贸、食药5个局的职能。2014年3月底,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合署办公,主要对四品一械(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加强监管。改革后优化了监管服务力量,为商事登记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是整合服务职能。目前区市监局不仅肩负工商登记职能,还负责全区40%的许可审批,审批职能的集中减少了部门间的摩擦和推诿,使登记制度改革在短时间内见成效。二是全面推行“一支队伍执法、三级联动监管”体制。大部门制改革后,区市监局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构建起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监管体系,全面推行“一支队伍执法,三级联动监管”体制,为商事登记改革后续监管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建立稳妥的改革框架。保留了营业执照样式和现有的记载项目,对经营范围、实收资本等核心事项进行了优化;对住所进行形式审核,既顾及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又为后续监管保留了数据和信息基础。
三、着重后续监管,突出信息建设
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初就考虑后续监管体系建设,在实施办法中明确了“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后续监管原则,并从信息手段、监管模式、信用建设、社会协作等多个方面建立起后续监管体系(见图1)。一是搭建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了各部门监管信息互联共享,强化信用监管。目前录入商事主体相关登记、许可、除名信息共53万多条、网上年报备案信息9万条,2012年度整体年报率为92.80%,信息免费供公众查询参考,网站访问量达到37万人次。二是建立横跨全业务线的综合监管业务系统。涵盖了工商、质监、安监、文体、食品等市场监管职能内容,整合了商事主体数据,可对商事主体位置进行GPS坐标定位,生成套餐式检查表,实现真正意义的信息执法,目前录入企业坐标定位11万户,利用系统执行各类检查近5.6万户次。三是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作用,同时建立全区联合征信系统,对企业和个人出具征信证明,对外公示市场主体相关信息,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目标。四是建立高效投诉查询平台。成立全区统一政务咨询与投诉平台,对全区的投诉和行政监管进行统一指挥和调度,加大维权执法力度。五是建立执法联动和“两法衔接”协调机制。通过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法院、海关等司法部门在执法办案上的沟通联动,有效整合执法信息资源,强化部门间执法情况会商、通报制度,形成强大的联合执法力量。
四、商事登记改革释放社会投资创业潜能
图1 后续监管体系
顺德改革体现了改革前后的衔接性及稳定性。一是释放了社会投资创业潜能。重点解决了中小微型企业及大学生创业因注册资金、办公场所等限制难题,促进了电子商务业、商务流通业的发展。改革后全区新设立公司月均登记数增长约35.6%。二是倒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倒逼各许可审批部门推进审批事项的调整。以网吧和餐饮准入为例,市场客观需求和上级审批部门的总量控制、布局以及准入要求不相适应,实行商事登记制度后,市场主体数量迅速增长,相关审批部门注意到这种情况,出台了改革方案,放开对总量、布局及许可准入的限制。三是促进了政社协同善治。将登记及许可审批中涉及专业资质或资格认定等专业服务,如食品许可的实地核查、食品抽查、信用等级评定等逐步转移给社会组织,各部门转移职能达31项,有力促进社会协同善治。四是打破传统市场监管模式。建立“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后续监管原则,许可部门由从前只管有证的企业,转变为只要属于部门许可职责范围的企业都要管。同时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及政府职能转移等措施,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巡查监管向信息化监管、信用监管以及社会协同共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