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分析
2014-09-28刘曲
刘 曲
电影《红字》剧照
一、对文学的影响
作为超验个人主义的倡导者,爱默生穷其一生为美国后来的文学家们开辟了一条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之路。在整个19世纪上半期,他不仅个人通过游学讲学的方式宣扬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强调人性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足迹遍及美国各地和加拿大及新英格兰地区,而且爱默生还亲自与其他一些有相同想法的思想家们共同组织创立了宣传超验主义的杂志《日晷》。这使得一时间超验主义的思潮在美国大陆极为盛行,超验主义的思想也日渐深入人心。于此,爱默生成为了当时美国思想领域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成为了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所倡导的超验个人主义精神直接引发了美国的“文艺复兴”,指导了美国文坛对个人主义的重视。在文学体裁方面,爱默生对美国文坛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对诗歌韵律的突破上。传统的诗歌韵律以英国诗人所倡导的新古典文学传统的双行韵为基础,而爱默生认为,真正的诗歌不应为韵律所限,真正的诗人也不应仅仅囿于韵律,而应该着力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好的诗歌应该是抛开形式束缚的思想内容的表达,是诗人所想所感的精神升华。爱默生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韵律的使用就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完全依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韵律格式甚至不使用韵律。可以说,正是基于爱默生的大胆倡导,才引导了美国诗歌从传统格律诗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为日后以惠特曼为首的美国自由诗的创作铺平了道路。在文学题材方面,爱默生个人主义中所提倡的自助精神使众多文学家们不再一味追逐所谓的异域文化,而是开始放眼于美国本土这一块广袤无垠的大陆。正如乔治·米克麦可所说:“一度被急于远赴他国的作家们踩在脚下,不屑一顾的材料,如今突然重新发现而且被认为是远比异国风情更加丰富多彩的素材”。[1]在这个思潮的影响之下,19世纪的美国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霍桑的《红字》,以新英格兰地区为故事背景,以反映清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为内容。另外还有以反映美国社会生活现状和映衬美国社会热点问题的由麦尔维尔创作的《白鲸》。此外,在对美国文学题材的影响方面,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更重要而深远地体现在使个人主义成为美国文坛永恒的话题。虽然无论是与爱默生同时代的文学家还是后续的文学家们对个人主义有着或褒或贬,或颂扬或抨击的艺术选择,但他们无一不为个人主义思想最终在美国文坛的确立和全面推广贡献了力量,使张扬个性和独立精神成为美国文学不变的传承。
二、对宗教的影响
爱默生所倡导的人性为本的理念及人的灵魂与上帝的灵魂可以合而为一的观点引发了美国民众对传统基督教义的深深质疑。此外,随着19世纪美国经济繁荣和民主独立思潮的发展,清教思想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人们纷纷追随个人主义去寻找“超灵”的体验和境界。其中,爱默生思想最重要的追随者和宣传者西尔多·派克曾在文章《短暂的和永恒的基督教》中对基督教的形式主义和教义进行了批判和抨击。他一方面对《圣经》的权威性提出质疑,认为既然是由不同作家的著作合编而成,那么《圣经》中就会必然存在不确切的地方,另一方面他又对上帝的真理性提出质疑,认为既然耶稣的神性连通着人类的“超灵”,那么耶稣必然具有人性的弊端,就不可能不犯错误。整个19世纪上半叶,在俩人的倡导下,个人主义深得人心,传统的基督教义濒于瓦解,从事传统宗教事业的人数也急剧下降。
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正是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开创了美国本土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的先河。同以前其他所有的个人主义倡导者相比,爱默生把个人主义同当时的美国社会紧密相连,强调人的精神作用,强调个性及人本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美国人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催生美国的文化独立和民族自立贡献了不朽的力量,进而在客观上导致了美国本土哲学实用主义的产生——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们或多或少地受着爱默生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们在潜意识中不约而同地从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中寻找着自己哲学的理论支撑点。例如,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士就非常推崇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崇尚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崇尚精神的感悟,认同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查尔斯·博哲斯曾这样评价爱默生对詹姆士的影响:“詹姆士成了近代的爱默生。……爱默生总是用‘认识自己’来提醒注意他本人的道德情操和确立他在世界上的地位。詹姆士也成为了一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他非常注重自己‘意识流’中的提示……他始终希望找到环抱着爱默生的那种最大安全感”。[2]除此之外,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还体现在对美国伦理思想的影响上。在美国的殖民地时期,美国社会被传统的清教教义所笼罩着,它禁锢人们的个性和发展,完全以清教的教义作为人们社会的生活准则。后来虽然有启蒙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义的禁锢,但过于理性化,没有直指人的精神内核,没有调动起人性的原始力量。直至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的出现,强调人的内在作用,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遵循固有的行为规范,倡导以开放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伦理和道德,以人类的文化自省来树立个性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对此,爱默生曾这样表述道:“传达道德信息的方式别具一格,因此读者永远不会有被迫接受某种道德行为模式的感觉,相反,读者被鼓励以最宽松的方式树立自己的道德观”。[3]
[1]George McMichael.Anthology of Ameriean Literature,second edition[M].Macmillan publishing Co,1980:1045.
[2]查尔斯·博哲斯.美国思想渊源一西方思想与美国观念的形成[M].符鸿令,朱光骊,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206.
[3]Guy W.Stroh.American Ethical Thought[M].Nelson-Hall Inc,19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