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机理
2014-09-27孙贺强林巨伟
孙贺强 林巨伟
摘 要:研究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和研发团队绩效间的中介效应,构建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整体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并检验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及其效果。结果表明,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和协调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效用,侦测行为没有起到中介效用。
关键词: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研发团队绩效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86-03
面临不确定性和动态化的外部环境,企业为了能满足顾客差异化的需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加大了研发的力度。企业中的研发团队便成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组成单元。然而由于内部资源的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研发团队孤军奋战很难完成使命,这就需要多个团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支持。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已经成为影响研发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实中这些相互协作的团队往往遍布于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有些甚至跨越组织的边界。研发团队在与其他团队协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其他团队进行联络和沟通来获取所需的资源。奉小斌[1]将团队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与组织中其他团队或者组织外部相关方建立的不断的互动行为定义为团队的跨界行为。鉴于此,本文以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为切入点,将团队跨界行为作为中介变量,建立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团队研发绩效三个团队层面的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的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剖析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通过中介效应团队跨界行为,进而促进团队绩效的内在运作黑箱,研究结论便于为团队提升团队绩效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
Mathieu等[2]指出多团队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队所组成的,目的是为了能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完成组织交给的使命所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在这个共同目标的作用下,每个团队至少和另一个团队在输入,过程和输出上是相互依赖的。肖余春[3]认为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是由过渡过程协作和行动过程协作两个维度构成。过渡过程协作是指团队成员通过对团队目标的设定,并且对目标的层层分解制定团队战略路线的过程。行动过程协作是指在实施计划的过程当中,对团队整体工作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纠正偏差以达到预期效果。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过程会对团队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过渡协作过程阶段,团队成员的自省将有助于团队绩效的提升。团队监督属于团队的行动过程协作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团队成员工作的严格监督,减少团队成员犯错误的可能性,并给与及时的指导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Marks[4]认为团队监督可以随时观测到团队成员所犯的错误并能及时纠正偏差以帮助团队成员提高绩效。本文提出假设1:
H1:多团队系统协作对研发团队绩效有正向影响。
2.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
Ancona[5]认为团队的跨界行为可以促使团队绩效的提升,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可以获得各种有价值的资源,这些稀缺资源变成为团队创新的关键所在,研发团队通过跨界行为与外部团队进行联络,在他们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团队可以获得外部的支持,并能针对当前存在的偏差给予修正和反馈,这种网状的关系促使团队获得创新效益。奉小斌[1]将团队跨界行为分解为三个维度:使节行为、协调行为和侦测行为。使节行为是指研发团队通过与外部关联方进行联络来说服他们接受团队的建议,以获得关联方的支持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研发团队实时的向关联方汇报研发的进展和绩效,并且得到他们的帮助。在使节行为中,彼此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所以跨界行为对双方都有积极的作用。前者可以获取关联方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后者可以提高资源分配的有效性。由此可见使节行为对研发团队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协调行为是指研发团队为了实现与外部关联方共同制定的目标,对团队内部的任务进行协调,并且获取外部反馈的过程。协调行为主要发生在与外界关联方联系比较紧密的研发团队之间,通过与外部及时的沟通可以达到知识共享和意见反馈的目的。研发团队通过协调行为不仅可以监控产品研发、绩效评估等过程,而且还能为研发团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促使团队绩效的提升。侦测行为是指研发团队为了能高效地开发出与市场相适应的产品,向拥有该种资源或者技术的相关方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过程。团队通过对外界信息寻求与探索有助于准确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制定出适应这种变化的决策。侦测行为可以督促研发团队主动获取外部信息,促进团队对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团队之间知识共享,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团队绩效的目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研发团队跨界行为对团队绩效有正向影响。
3.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中的中介作用
在过渡阶段,研发团队需要对组织给予的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团队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和各个时期的战略路线。研发团队会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和时间的紧迫性来确定是否需要外界的帮助。Joshi[6]认为团队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与外界的接触程度取决于团队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的程度,研发团队与外部接触的程度完全取决于需要从外部获取稀缺资源的数量。Stock[7]认为团队在进行跨界行为时,与外界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任务的复杂程度,越是复杂的任务,团队对于自己有互补资源的团队依赖程度越大。由于任务的复杂性,团队成员必须开展跨界活动以求得外界相关方的帮助,共同解决这些非程序化的任务,团队通过与外界互动的同时也改进了团队内部活动的质量。并且越是复杂的任务越能促使外界帮助团队监督关键活动,更好地检测控制点,从而将复杂的任务精简化。Minbashian等[8]认为时间的紧迫性也会影响团队的跨界行为,如果团队成员感受到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无法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们就是通过跨界行为寻求组织内部其他部门或者跨越组织边境寻找帮助。Choi[9]认为由于存在时间的压力,团队的负责人将会协调外界相关方对团队进行帮助,配合团队共同完成既定的目标。在行动阶段,研发团队通过对实施过程的严格监控,及时了解到团队任务的进展情况,通过团队成员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调整目标。一旦发现研发的产品与外部市场相脱节,团队需要对目标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期能满足外部需求。然而在计划初始时,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数量之大,可能无法马上进行转型,需要团队负责人向外界寻求帮助,在得到不同性质的团队的帮助和支持后,研发团队才能对团队内部主要活动过程进行大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需要与外界相关方进行联络,并且协调内部成员的工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endprint
H3: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通过团队跨界行为的中介效应和中介作用,间接促进研发团队绩效。
二、研究设计与检验结果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的对象都是曾经参与过或正在参与新产品研发的员工,他们来自组织中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部门,均有过参加多团队系统协作来研发产品的经历。问卷的发放方式主要有当场进行发放以及电子邮件等主要方式,被调查的对象主要通过导师和曾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同学、朋友们的推荐。为了确保问卷的质量和回收率,在问卷发放期间,通过电话或者邮件方式与被调查者保持联系,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份问卷的质量。共计发放问卷280份,实际回收246份,回收率为88%。剔除部分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为223份,有效问卷率为80%。
2.研究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各变量每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并且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的量表整体Cronbach′s α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运用AMOS18.0软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分别检验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3个变量各自的模型拟合程度,进一步评价各自的建构效度,拟合优度各个指标达到了规定标准。评价模型适配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即为RMSEA的值,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变量的中的RMSEA值均小于0.08,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并且其他重要适配度指标GFI、AGFI、NFI、TLI和CFI的值也都大于0.9,而大于0.9说明模型已经达到非常好的适配水平了。主要适配指标RMR的值均小于0.05,处于较好的适配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变量的假设模型和调查数据的拟合度良好。
3.路径效果分析
由下页表1可知: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中的过渡过程协作和行动过程协作均对研发团队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协调行为和侦测行为均对研发团队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使节行为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部分中介变量,协调行为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部分中介变量,侦测行为不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的中介变量。
4.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下页表1因素间路径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多个团队之间的合作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新产品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组织中不同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间进行倾力的合作,拥有不同知识的团队成员在一起相互启发,提高项目研发的成功率。团队跨界行为的三个维度均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研发团队在与外部关联方进行交涉的过程,有利于团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这些资源会对研发绩效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团队内部资源匮乏的时期。侦测行为不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变量。分析其原因,研发团队在过渡过程中,团队成员均聚焦于任务的分析,制定详细的策略路线,没有精力与外界相关方进行联络,因此过渡过程协作通过侦测行为对研发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鼓励研发团队在这一阶段与拥有和新产品开发的关联方进行沟通,通过对外部进行搜索,可以更好地理解外部市场的趋势、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在行动过程中,团队成员聚焦于内部活动的调控,虽然团队成员必须对系统内、外部环境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调整以前的行动方案,然而在研发之初,团队对研发项目巨额的投资,导致无法及时调整方向。并且从外界得到的消息的可靠性也有待考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所以侦测行为在行动过程协作与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效用将会被弱化。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和协调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由不同部门组成的多团队系统在得到更高阶层的大力支持后,系统会获得丰厚的资源,有助于新产品研发成功。协调行为伴随着研发过程的始终,多个团队在协作过程中会发生冲突,及时有效的对团队内部的活动进行调整,按照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原则,使项目研发有序的进行下去。
三、结论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团队层面的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运用AMOS统计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效果以及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和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效用。结果表明,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和协调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效用,侦测行为没有起到中介效用。
参考文献:
[1] 奉小斌.研发团队跨界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3):57-65.
[2] Mathieu J E,Marks M A,Zaccaro S J.Multi—team systems[A].Anderson N,Ones D S,Sinangil H K,Viswesvarn C.OrganiationalPsychology:Handbook of Industrial,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2001,2:290.
[3] 肖玉春,沈淑红,郑喜燕.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NPD多团队系统为例[J].科学学研究,
2013,(3):422-429.
[4] Marks M A,Mathieu J E,Zaccaro S J.A tea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team processes[J].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2001,26:356-376.
[5] Ancona D G,Caldwell D F.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ani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dministrat,onQuarterly,1992,37(4):634-665.
[6] Joshi A,Pandey N,Han G H.Bracketing team boundary spanning:An examination of task—based,team—level,and contextualantecedent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6):731-759.
[7] Stock R M.Interorganizational teams as boundary spanners between supplier and customer companie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Marketing Science,2006,34(4):588-599.
[8] Minbashian A,Wood RE,Beckmann N.Task-contingent Conscientiousness as A Unit of Personality at Work[J].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2010,95(5):793-806.
[9] Choi J M.External activities and team effectiveness:Review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J].Small Group Research,2002,33(2):181-208.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H3: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通过团队跨界行为的中介效应和中介作用,间接促进研发团队绩效。
二、研究设计与检验结果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的对象都是曾经参与过或正在参与新产品研发的员工,他们来自组织中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部门,均有过参加多团队系统协作来研发产品的经历。问卷的发放方式主要有当场进行发放以及电子邮件等主要方式,被调查的对象主要通过导师和曾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同学、朋友们的推荐。为了确保问卷的质量和回收率,在问卷发放期间,通过电话或者邮件方式与被调查者保持联系,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份问卷的质量。共计发放问卷280份,实际回收246份,回收率为88%。剔除部分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为223份,有效问卷率为80%。
2.研究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各变量每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并且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的量表整体Cronbach′s α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运用AMOS18.0软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分别检验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3个变量各自的模型拟合程度,进一步评价各自的建构效度,拟合优度各个指标达到了规定标准。评价模型适配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即为RMSEA的值,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变量的中的RMSEA值均小于0.08,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并且其他重要适配度指标GFI、AGFI、NFI、TLI和CFI的值也都大于0.9,而大于0.9说明模型已经达到非常好的适配水平了。主要适配指标RMR的值均小于0.05,处于较好的适配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变量的假设模型和调查数据的拟合度良好。
3.路径效果分析
由下页表1可知: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中的过渡过程协作和行动过程协作均对研发团队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协调行为和侦测行为均对研发团队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使节行为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部分中介变量,协调行为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部分中介变量,侦测行为不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的中介变量。
4.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下页表1因素间路径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多个团队之间的合作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新产品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组织中不同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间进行倾力的合作,拥有不同知识的团队成员在一起相互启发,提高项目研发的成功率。团队跨界行为的三个维度均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研发团队在与外部关联方进行交涉的过程,有利于团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这些资源会对研发绩效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团队内部资源匮乏的时期。侦测行为不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变量。分析其原因,研发团队在过渡过程中,团队成员均聚焦于任务的分析,制定详细的策略路线,没有精力与外界相关方进行联络,因此过渡过程协作通过侦测行为对研发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鼓励研发团队在这一阶段与拥有和新产品开发的关联方进行沟通,通过对外部进行搜索,可以更好地理解外部市场的趋势、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在行动过程中,团队成员聚焦于内部活动的调控,虽然团队成员必须对系统内、外部环境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调整以前的行动方案,然而在研发之初,团队对研发项目巨额的投资,导致无法及时调整方向。并且从外界得到的消息的可靠性也有待考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所以侦测行为在行动过程协作与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效用将会被弱化。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和协调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由不同部门组成的多团队系统在得到更高阶层的大力支持后,系统会获得丰厚的资源,有助于新产品研发成功。协调行为伴随着研发过程的始终,多个团队在协作过程中会发生冲突,及时有效的对团队内部的活动进行调整,按照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原则,使项目研发有序的进行下去。
三、结论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团队层面的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运用AMOS统计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效果以及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和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效用。结果表明,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和协调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效用,侦测行为没有起到中介效用。
参考文献:
[1] 奉小斌.研发团队跨界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3):57-65.
[2] Mathieu J E,Marks M A,Zaccaro S J.Multi—team systems[A].Anderson N,Ones D S,Sinangil H K,Viswesvarn C.OrganiationalPsychology:Handbook of Industrial,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2001,2:290.
[3] 肖玉春,沈淑红,郑喜燕.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NPD多团队系统为例[J].科学学研究,
2013,(3):422-429.
[4] Marks M A,Mathieu J E,Zaccaro S J.A tea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team processes[J].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2001,26:356-376.
[5] Ancona D G,Caldwell D F.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ani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dministrat,onQuarterly,1992,37(4):634-665.
[6] Joshi A,Pandey N,Han G H.Bracketing team boundary spanning:An examination of task—based,team—level,and contextualantecedent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6):731-759.
[7] Stock R M.Interorganizational teams as boundary spanners between supplier and customer companie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Marketing Science,2006,34(4):588-599.
[8] Minbashian A,Wood RE,Beckmann N.Task-contingent Conscientiousness as A Unit of Personality at Work[J].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2010,95(5):793-806.
[9] Choi J M.External activities and team effectiveness:Review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J].Small Group Research,2002,33(2):181-208.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H3: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通过团队跨界行为的中介效应和中介作用,间接促进研发团队绩效。
二、研究设计与检验结果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的对象都是曾经参与过或正在参与新产品研发的员工,他们来自组织中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部门,均有过参加多团队系统协作来研发产品的经历。问卷的发放方式主要有当场进行发放以及电子邮件等主要方式,被调查的对象主要通过导师和曾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的同学、朋友们的推荐。为了确保问卷的质量和回收率,在问卷发放期间,通过电话或者邮件方式与被调查者保持联系,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份问卷的质量。共计发放问卷280份,实际回收246份,回收率为88%。剔除部分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为223份,有效问卷率为80%。
2.研究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各变量每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8,并且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的量表整体Cronbach′s α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运用AMOS18.0软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分别检验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3个变量各自的模型拟合程度,进一步评价各自的建构效度,拟合优度各个指标达到了规定标准。评价模型适配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即为RMSEA的值,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变量的中的RMSEA值均小于0.08,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并且其他重要适配度指标GFI、AGFI、NFI、TLI和CFI的值也都大于0.9,而大于0.9说明模型已经达到非常好的适配水平了。主要适配指标RMR的值均小于0.05,处于较好的适配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变量的假设模型和调查数据的拟合度良好。
3.路径效果分析
由下页表1可知: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中的过渡过程协作和行动过程协作均对研发团队绩效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协调行为和侦测行为均对研发团队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使节行为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部分中介变量,协调行为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部分中介变量,侦测行为不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的中介变量。
4.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对下页表1因素间路径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多个团队之间的合作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新产品的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组织中不同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间进行倾力的合作,拥有不同知识的团队成员在一起相互启发,提高项目研发的成功率。团队跨界行为的三个维度均对研发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究其原因,研发团队在与外部关联方进行交涉的过程,有利于团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资源,这些资源会对研发绩效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团队内部资源匮乏的时期。侦测行为不是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变量。分析其原因,研发团队在过渡过程中,团队成员均聚焦于任务的分析,制定详细的策略路线,没有精力与外界相关方进行联络,因此过渡过程协作通过侦测行为对研发绩效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鼓励研发团队在这一阶段与拥有和新产品开发的关联方进行沟通,通过对外部进行搜索,可以更好地理解外部市场的趋势、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在行动过程中,团队成员聚焦于内部活动的调控,虽然团队成员必须对系统内、外部环境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调整以前的行动方案,然而在研发之初,团队对研发项目巨额的投资,导致无法及时调整方向。并且从外界得到的消息的可靠性也有待考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所以侦测行为在行动过程协作与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效用将会被弱化。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和协调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效应。由不同部门组成的多团队系统在得到更高阶层的大力支持后,系统会获得丰厚的资源,有助于新产品研发成功。协调行为伴随着研发过程的始终,多个团队在协作过程中会发生冲突,及时有效的对团队内部的活动进行调整,按照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原则,使项目研发有序的进行下去。
三、结论
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和研发团队绩效三个团队层面的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运用AMOS统计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的影响效果以及团队跨界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和研发团队绩效的中介效用。结果表明,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团队跨界行为对研发团队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团队跨界行为中的使节行为和协调行为在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与研发团队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效用,侦测行为没有起到中介效用。
参考文献:
[1] 奉小斌.研发团队跨界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任务复杂性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3):57-65.
[2] Mathieu J E,Marks M A,Zaccaro S J.Multi—team systems[A].Anderson N,Ones D S,Sinangil H K,Viswesvarn C.OrganiationalPsychology:Handbook of Industrial,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2001,2:290.
[3] 肖玉春,沈淑红,郑喜燕.多团队系统协作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NPD多团队系统为例[J].科学学研究,
2013,(3):422-429.
[4] Marks M A,Mathieu J E,Zaccaro S J.A teamporally based 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team processes[J].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2001,26:356-376.
[5] Ancona D G,Caldwell D F.Bridging the boundary:External activani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J].Administrat,onQuarterly,1992,37(4):634-665.
[6] Joshi A,Pandey N,Han G H.Bracketing team boundary spanning:An examination of task—based,team—level,and contextualantecedent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6):731-759.
[7] Stock R M.Interorganizational teams as boundary spanners between supplier and customer companies[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Marketing Science,2006,34(4):588-599.
[8] Minbashian A,Wood RE,Beckmann N.Task-contingent Conscientiousness as A Unit of Personality at Work[J].Journal of AppliedPsychology.2010,95(5):793-806.
[9] Choi J M.External activities and team effectiveness:Review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J].Small Group Research,2002,33(2):181-208.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