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内隐/外显”因素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

2014-09-26纪东伟

职业·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

纪东伟

摘 要: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的学习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受外显学习的影响,也受a许多内隐因素影响,本文从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两个角度对专业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构建数控专业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构建一体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内隐/外显 数控专业 一体化教学

课 题: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

在当前技工学校教育中,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偏重于对系统化、逻辑化等外显条件和能力参考因素组织教学,忽略了人类自身对知识学习的潜能,因此如何设计教学进而充分做到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是现代教学设计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从外显认知与内隐认知两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划分,通过对数控专业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构建一体化教学。

一、“内隐/外显”因素认知理论

“内隐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提出的,Reber指出,人们能够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一种是人们所熟悉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即需要付出努力,需要利用心理资源,采取一定的决策来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另一种是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就是个体自动的、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觉察到或者陈述出所学知识内在的规则,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内隐记忆是指在无须达到意识状态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已获得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易化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效果。内隐的无意识加工还是外显的学习,两种方式的应用并非线形,并非完全独立,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和随之而产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是否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学术界尚有争议。De Jong认为知晓和目的性是判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外显知识就是有目的地学习所得到的东西,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内隐知识是内隐学习的结果,不能语言表述,只能在语言使用中获得。N·Ellis认为内隐知识通过大脑中的表征和关联形成、强化、获得,从较为低级的表征到组块(chunking),然后再到抽象的范畴与符号,达到某种类似于规则的东西;同时他特别强调隐性知识虽然类似于规则,本身并不是规则(rule-like, not rule-governed),但是他没有进一步阐述二者的差异所在。为了对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进行准确界定,R·Ellis提出有七个要素,见下表。

表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特征

序号 特征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1 知晓 对语言准则的直觉知晓 有意识的知晓

2 知识类型 规则和片段信息的程序性知识 语法规则和片段信息的陈述性知识

3 系统性 可变,但系统的知识 具体事件且不连贯的知识

4 可提取性 自动加工提取 通过有控制的加工提取

5 二语知识的使用 在流利的表达中使用 在出现组织困难时使用

6 自我报告 不可语言表达 可语言表达

7 可学习性 一般在关键期可能 任何年龄段

二、“内隐/外显”因素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实际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以上对内隐认知及外显认知理论及相关教学设计问题的探讨。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抽象程度等的不同,确定主要调动学生哪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并对过程进行实时的记录,然后通过学生学业过程性评价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充分调用学习者内隐、外显学习机制,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具体教学设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隐/外显”因素与一体化教学内容选择

一体化教学任务的选择是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选择的教学任务是否恰当,很可能直接决定着一体化教学的成败。所以一体化教学任务的选择是老师教学设计的重点。

首先,在开始阶段一体化教学任务的选取宜着重考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内隐式学习具有自发性、高抗干扰性和高选择性。如果任务过于平淡,难以吸引学生,反而让其产生抵触,从而被动地完成课程任务。相反,在数控教学过程中,设置外显性典型工作任务,就会促使学生的内隐式学习,这样便可捉住学生的“魂”,学生就会自发地加入一体化教学中的“学”,成为教学的主动者。

其次,要充分分析教学任务的效果,学生经过教学完成的“作品”,能否向“产品”转变。职业学生也会考虑很多问题,会思考“学这个有什么用”的问题。通过教学任务的外显学习,促进内隐学习的高潜力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尽可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2.“内隐/外显”因素与一体化教学任务引入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都采用外显式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任务引入时,可采取外显的形式,在逐步过渡中让学生无意中进入学习环境,在不需要“言传”的氛围下,基于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主动地“练习”、自主地“追问”,从而自觉地去“意会”,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这就促进了学生内隐的学习。

3.“内隐/外显”因素与一体化教学任务开发

在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任务开发时,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学任务的设计需要具有可理解性,要容易被学生理解,而学生只通过外显式学习,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因此需要授课老师对该任务的成果作品进行演示。通过演示——“言传身教”的过程,能使学生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意会”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成品演示时,老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设计,以避免学生刻意模仿,束缚学生的想象力。endprint

另外,在任务开发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设定几个兴奋点,也即几个关键点。教师通过这些兴奋点,活跃课堂气氛。每当听到学生说“原来是这样的”的时候,学生已经将教学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抽象成不能表述的技能,存储在其潜意识当中。通过一个个小的兴奋点,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串联起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这些兴奋点的开发来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隐/外显”因素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们分别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两种条件下,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核心职业能力和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在内隐认知方面进行潜力的挖掘与培养,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内在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在实际数控一体化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学生由技术向知识转化的漫长过程中,其内隐/外显学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评价也要相应地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推出“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的新型综合评价方式。教学任务的过程评价方式是内隐学习的结晶,教学任务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是内隐学习的结果升华为外显学习的逻辑思维。两种考核方式都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前提,从而进一步利用内隐学习自发性的反作用,驱动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强烈的兴趣,乃至热爱。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分别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两种条件下,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核心职业能力和教学目标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型。

四、小结

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引入内隐与外显两个因素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学习评价中也根据两种认知因素对评价模式重新构建,建立客体加主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内隐与外显两个因素获得的学习理念、规则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一体化教学除了必须自始至终都注意操作的规范化外,为了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诱发直觉、灵感和创造力。总而言之,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过程是隐性和显性因素的相互转化、传递和创造,以及动态的、递进的过程,通常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陈莲洁.内隐/外显学习研究与二语习得[J].中国外语教育,2006(11).

[3]郭秀艳.内隐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4(7).

[4]庄可.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

[5]张一中,王笃明.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6]王瑞峰,李新成.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S1).

[7]关景新.引入内隐因素构建项目教学[J].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8]张建玲,毛晋平.内隐学习的研究综述[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9]安蓉.内隐学习对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0).

(作者单位:珠海市技师学院)endprint

另外,在任务开发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设定几个兴奋点,也即几个关键点。教师通过这些兴奋点,活跃课堂气氛。每当听到学生说“原来是这样的”的时候,学生已经将教学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抽象成不能表述的技能,存储在其潜意识当中。通过一个个小的兴奋点,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串联起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这些兴奋点的开发来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隐/外显”因素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们分别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两种条件下,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核心职业能力和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在内隐认知方面进行潜力的挖掘与培养,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内在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在实际数控一体化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学生由技术向知识转化的漫长过程中,其内隐/外显学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评价也要相应地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推出“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的新型综合评价方式。教学任务的过程评价方式是内隐学习的结晶,教学任务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是内隐学习的结果升华为外显学习的逻辑思维。两种考核方式都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前提,从而进一步利用内隐学习自发性的反作用,驱动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强烈的兴趣,乃至热爱。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分别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两种条件下,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核心职业能力和教学目标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型。

四、小结

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引入内隐与外显两个因素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学习评价中也根据两种认知因素对评价模式重新构建,建立客体加主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内隐与外显两个因素获得的学习理念、规则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一体化教学除了必须自始至终都注意操作的规范化外,为了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诱发直觉、灵感和创造力。总而言之,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过程是隐性和显性因素的相互转化、传递和创造,以及动态的、递进的过程,通常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陈莲洁.内隐/外显学习研究与二语习得[J].中国外语教育,2006(11).

[3]郭秀艳.内隐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4(7).

[4]庄可.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

[5]张一中,王笃明.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6]王瑞峰,李新成.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S1).

[7]关景新.引入内隐因素构建项目教学[J].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8]张建玲,毛晋平.内隐学习的研究综述[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9]安蓉.内隐学习对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0).

(作者单位:珠海市技师学院)endprint

另外,在任务开发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设定几个兴奋点,也即几个关键点。教师通过这些兴奋点,活跃课堂气氛。每当听到学生说“原来是这样的”的时候,学生已经将教学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抽象成不能表述的技能,存储在其潜意识当中。通过一个个小的兴奋点,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串联起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着这些兴奋点的开发来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隐/外显”因素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们分别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两种条件下,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核心职业能力和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在内隐认知方面进行潜力的挖掘与培养,使学生不断地提高内在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在实际数控一体化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学生由技术向知识转化的漫长过程中,其内隐/外显学习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评价也要相应地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推出“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的新型综合评价方式。教学任务的过程评价方式是内隐学习的结晶,教学任务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是内隐学习的结果升华为外显学习的逻辑思维。两种考核方式都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前提,从而进一步利用内隐学习自发性的反作用,驱动学生对本专业产生强烈的兴趣,乃至热爱。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分别从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两种条件下,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家核心职业能力和教学目标构建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评价模型。

四、小结

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引入内隐与外显两个因素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同时,在学生学习评价中也根据两种认知因素对评价模式重新构建,建立客体加主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内隐与外显两个因素获得的学习理念、规则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一体化教学除了必须自始至终都注意操作的规范化外,为了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诱发直觉、灵感和创造力。总而言之,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过程是隐性和显性因素的相互转化、传递和创造,以及动态的、递进的过程,通常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参考文献:

[1]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陈莲洁.内隐/外显学习研究与二语习得[J].中国外语教育,2006(11).

[3]郭秀艳.内隐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4(7).

[4]庄可.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1).

[5]张一中,王笃明.内隐无意识加工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与应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0).

[6]王瑞峰,李新成.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S1).

[7]关景新.引入内隐因素构建项目教学[J].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8]张建玲,毛晋平.内隐学习的研究综述[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9]安蓉.内隐学习对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0).

(作者单位:珠海市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
构建培养环境,提升我校数控专业教学的职业能力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