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2014-09-26王芳王焱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年5期
关键词:不孕症输卵管

王芳 王焱

[摘 要]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8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10例,根据诊治方式的不同分为宫腹腔镜联合组(观察组)63例,宫腔镜组(对照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输卵管复通率、术后两年妊娠率。结果:观察组输卵管再通率为90.21%,高于对照组的70.27%,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3,P<0.05);观察组两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诊断准确,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腹腔镜;不孕症;输卵管

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4)05-084-02

不孕症指正常性生活女性,在两年未采取避孕措施后仍没有成功受孕[1]。数据显示女性不孕症约占育龄妇女的10%[2]。卵巢因素、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宫颈因素、外阴阴道因素等原因均可导致女性不孕。其中以卵巢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占比最高[3]。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多为对症治疗[4],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宫腔镜、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断、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往妇科内窥镜单独治疗不孕症,新的趋势是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同时解决盆腔和宫腔病变。本研究对2012年8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应用腹腔镜、宫腹腔镜诊治效果。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经输卵管造影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入选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7.65±2.41)岁,病程1至8年。根据诊治方式的不同分为宫腹腔镜联合组(观察组)63例,宫腔镜组(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因、不孕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手术均在患者月经干净3至7 天后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常规检查,术前4小时将600 ?g米索前列醇塞入阴道,促使宫颈软化。观察组:常规消毒,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脐部穿刺,采用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应用日本Olympus腹腔镜(操作镜外径为9.0毫米),从麦氏点、反麦氏点和耻骨联合上2厘米水平处穿刺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盆腹进行观察,确定病灶,依据患者镜下所见具体具体情况行相应手术。如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端造口术等,采用宫腔镜(4.5毫米外径的检查镜和6.5毫米外径的操作镜)对输卵管开口和宫腔进行检查,行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依术中所见行宫腔粘连分解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等。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盆腔,常规消炎治疗3至5天。对照组仅采用宫腔镜行输卵管疏通术,依据术中所见行相应治疗手术后处理方法同观察组。两组均根据疏通情况进行再次通液。

1.2.2 观察指标 输卵管通畅评价标准[5]为通畅:给患者输卵管输入美蓝液时,无阻力和回逆,或刚注入时有阻力,增加压力后无回逆,且阻力消失;通而不畅:注入美蓝液后有部分阻力且有回逆;梗阻:注入美蓝液后感到较大阻力,增加压力后阻力不消失,液体全部回逆。观察两组输卵管复通率,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受孕情况,随访时间为术后两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输卵管通畅情况

2.2 两组患者两年妊娠率比较

随访的110例患者,7例失访,视为未妊娠。其余患者术后1年内共妊娠46例,其中宫内妊娠40例,异位妊娠6例,术后2年内妊娠3例,观察组妊娠29例,妊娠率46.03%,对照组妊娠20例,妊娠率42.5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腹腔镜在妇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切口创伤小、痛苦轻、术后粘连形成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6],宫腔镜能清楚地观察宫腔内情况,了解有无导致不孕的宫腔内因素,如发现有宫颈管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子宫中隔、子宫勃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等异常情况。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常规方法只能判定患者输卵管是否通畅,无法准确判定其宫腔和盆腔的病变。宫腹腔镜可以直视子宫、盆腔、输卵管情况,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大小及部位等,甚至能够发现一些其它病灶,是诊断因宫腔或盆腔病变引起不孕的最准确的方式[7]。

有研究显示,手术后妊娠率除了与盆腔、宫腔病变性质、程度等因素有关外,其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操作技术也相关[8-9]。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在一次麻醉下同时观察诊断不孕患者盆腔和宫腔病变,将诊断与治疗一起进行,可以为很多疑难病例提供解决方法,例如对于输卵管近端及远端同时堵塞的患者,很难通过官腔镜近端插管或腹腔镜远端造口取得较好效果,而宫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则可使这一难题得到解决[10]。本研究110例患者共166条阻塞输卵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宫腹腔镜联用组总有效率再通率为90.21%,高于单独应用宫腔镜组的70.27%。主要是由于在宫腔镜下课了解宫内及近端输卵管情况,结合腹腔镜直视下观察腹盆腔情况,对输卵管腔、输卵管外观及其邻近器官观察更为全面,更能做到对症处理。

本研究中两组术后妊娠率观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观察时间有限,样本较小有关,7例失访者有6例来自观察组,且失访时间在最易受孕的术后半年内,因此两组妊娠率数据未达统计学意义。总体观察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宫腔镜,采用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患者,诊断准确,疗效显著,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丽丽. 宫腹腔镜联合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10(17): 2299-2300.

[2] 杨年, 廖治. 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 845 例的应用及结局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5): 380-382.

[3] Cai Z, Wang F, Cao H, et al. The value of laparoscopy alone or combined with hyste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stitial pregnancy: analysis of 22 cases[J]. 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2012, 285(3): 727-732.

[4] 蔡艳, 熊高飞. 宫腔腹腔镜联合应用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4): 89-90.

[5] Smit J G, Kasius J C, Eijkemans M J C,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study on the diagnosis of the septate uterus at office hysteroscopy in infertile patients[J].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13, 99(7): 2108-2113.

[6] 马菲菲.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安全性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广州,2010.

[7] Mollo A, Nazzaro G, Granata M, et al. Combined hysteroscopic findings and 3-dimensional reconstructed coronal view of the uterus to avoid laparoscopic assessment for inpatient hysteroscopic metroplasty: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gynecology, 2011, 18(1): 112-117.

[8] Tang X Z, Luo Z Q, Deng Y H. Clinical analysis on treatment of oviduct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perfomed by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hysteroscopy[J]. 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 2010, 16(3): 300-302.

[9] Florio P, Filippeschi M, Moncini I, et al. Hysteroscopic treatment of the cesarean-induced isthmocele in restoring infertility[J]. Current Opin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2, 24(3): 180-186.

[10] 周云保.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用诊治女性输卵管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 2013, 21(11): 33-35.

猜你喜欢

不孕症输卵管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假排卵与不孕症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5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不孕症的体会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诊治及预后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