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思考

2014-09-26王健

湘潮 2014年7期
关键词: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

王健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以新修订教材为依据,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贴近热点疑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要多环节多渠道多载体相结合,形成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合力;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十八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27-02

中共中央在《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中提出要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这一指示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应从“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以新修订教材为依据,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高质量、受欢迎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为此,中宣部、教育部在党的十八大后组织四门必修课的教材编写组对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各高校已陆续开始使用新修订的教材。当前,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要将党的十八大精神引入课堂,讲深讲透,就要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上下功夫。[1]

第一,抓好“转化”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将各门课程教材中蕴含的主题、主线和重点提炼出来,围绕这些主题、主线、重点和十八大精神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只有这样做,才能在科学把握各门课程的定位和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为例,其主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其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在。因此,这门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突出课程指向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要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第二,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科学把握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教学活动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注重教学体系的整体性设计。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来看,其教学体系的设计首先要从整体性上讲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因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次要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整体问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等等。只有对整体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把握,教学设计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宏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深邃的理论支撑。再次要体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几个理论成果的历史性与现实性整合,通过历史材料使理论讲授具有历史积淀性,通过理论剖析使历史材料得以升华,又在把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过程中增强课程的现实针对性。最后要体现理论成果逻辑体系上的整合。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而且对中国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结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第三,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体系设计上不应打乱原有的教学计划,另起炉灶,而是各门课程应分工协作,自然融进相关教学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中承担着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任务,从总体上来看,要将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全面准确地体现到教学内容之中,如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的新概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中国梦的有关内容、党的纯洁性建设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等等。其他几门课程也要承担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的任务。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将党的十八大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进教材,进课堂,帮助青年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理解和把握十八大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3]有学者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突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反映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当年中国青年的新期待,等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引导学生从发展史的角度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历程;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根据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善于识别并批驳否定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改革开放等错误思潮,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等等。” [4]

二、贴近热点疑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

要真正做到使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必须贴近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这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切入点。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同时对青年提出了“三个热爱”的殷切期望,即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报告的一个突出特点,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同时,需要真切地了解学生的热点疑点难点,努力使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起到释疑解惑的功效。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授过程中,怎么使学生正确看待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历史?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肯定了这个时期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肯定了这个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这个概括符合实际,为我们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思路。又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理论根据、历史根据、现实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要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怎样形成发展的,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在党的建设方面,为什么在强调加强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要强调加强纯洁性建设,在这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历史经验?等等。这类问题还可以列举不少。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回答,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质量,肯定是会起到重要作用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方法是要坚持的,不过要懂得灌输的本意是指把水输送到需要水的地方去,而不是强制性地输送。现代通讯的便利和传媒的高度发达,大学生对于党的十八大精神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和认识,但其了解和认识的程度如何,是否全面、正确,这都有待将其“所知”拿到课堂上来“晾晒”,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面对面对话、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才能使其自觉做出是非或价值评判,及时进行自我修正与完善。因此,为了达到党的十八大精神进学生头脑,使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目的,教师应努力将各种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如时事热点研讨式、主题演讲式、参与辩论式、案例解构式、情境演绎式、影视评论式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面对面、心对心地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想学、会学、能学、坚持学,[5]才能使学生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真懂、真信、真用。

三、多环节多渠道多载体相结合,形成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合力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工作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始终处于基本的和主导的环节,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主要方式。但是,课堂教学决不是唯一方式,它需要其他的教学环节和渠道配合、配套,形成一个教学工作系统。在党的十八大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中,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读书报告会或专题座谈会,涉及的主要应是学生普遍感兴趣又能谈出体会的问题,以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也可以举办相关内容的征文、笔谈活动,以吸引学生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注并促成他们更深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通过这一渠道培养能够对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深入研究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这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一些高校近几年来的经验,可以把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两大类:(1)校内实践。其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勤工俭学、校内自主创业、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论坛等,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2)校外实践。结合党的十八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在任课教师的指导和配合下,由学校学工部、团委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或暑期参加“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借此机会向基层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到红色革命基地、企业、农村参观考察或进行调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培养学生运用十八大精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学平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应将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及解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优秀理论文章和视频报告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全校学生随时浏览、学习;专门设置“十八大理论热点面对面”教学互动平台,开展教师与学生的网络对话,帮助学生解决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加强对教师对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引导和指导。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网络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作业、作品、成果等在网络上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供可靠保障

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扎实有效,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第一,学校要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这项工作的实施。学校党委要进行顶层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深入学习和充分研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出具体的工作安排。

第二,设立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等积极申报,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论研究和讨论交流,形成一批有深度、有特色的优秀研究成果,为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提供学理支撑。

第三,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的考评机制。通过教案课件评比、观摩听课、讲课比赛、学生评教、评选优秀教师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活动提高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维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

[2] 李维昌,黄 艳.试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设计——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 究,2009,(5).

[3] 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修订说明及教学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

[4] 陈占安.关于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2:(12).

[5] 杨红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

猜你喜欢

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发展探讨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