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师德考核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4-09-25周冬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考核内容师德考核

周冬梅

摘 要师德考核是一个技术性难题,师德考核方案的要素,即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和方法、考核结果运用,须全面考虑,审慎设计。本文通过考察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中小学师德考核文件,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师德教师职业道德考核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师德是衡量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标尺。近年来,媒体曝光了诸多师德失范事件,引起公众对师德的质疑,进而呼吁国家建立严格的师德考核长效机制。然而,师德能考核吗?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考核?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师德考核文件,说明在师德能否考核这个问题上,官方是持肯定态度的。由此,师德考核的焦点落在怎样考核上。对于国家及地方的师德考核文件,可从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过程及方法、考核结果运用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考核主体与客体

考核主体是指主导考核活动的人或团体,考核客体是指考核对象。

1.考核主体的构成

从学理上讲,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与享受者都应成为考核的主体。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教育者;教育服务的享受者:学生、家长、社会、国家。《教师法》中提到的考核主体是“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强调了教育服务提供者,忽视了教育服务的享受者。

2.学校内部考核主体与客体构成

从各级地方政府有关文件来看,学校内部考核主体涵盖了学校领导、教师、同行(学年组和年级组)、学生及家长。某些地方考核文件只包含其中的若干项,没有完全涵盖。须思考如下问题。

第一,学校领导是否为考核客体?例如“学校要成立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是否也接受考核?若学校领导自身缺乏考核和监督很容易导致师德失范。

第二,教师兼任考核主体和客体的利弊。教师考核包括教师对自己、对同行的考核。自我考核优点是教师本人对自己最了解,自我考核的信息可以为结果的反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自我提升。其缺点是教师往往高估自己的师德水平,掩饰师德的不足。

教师同行考核因相互之间了解较多,有利于考核结果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有利于促进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相互监督。其缺点是考核结果不能避免人缘因素的主观性干扰;若相互间存在竞争关系,这种考核会导致同事之间关系紧张。

第三,学生作为考核主体的特点。学生是教育服务最直接的享受者,学生对师德满意度的提高可强化教师服务的理念;学生受干扰越小,考核越相对公正。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不成熟,考核时须权衡其所占的权重,若权重过高,一些教师为取得高分数一味讨好学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家长作为考核主体的利弊。地方文件中大多都重视家长的参与,家长比学生更为成熟,考核时能够提供比较客观、全面的师德信息。但家长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利于考核结果的公正,容易受主观情感的影响。例如,根据教师与自己关系的好坏进行评价。

二、考核内容与标准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问题分析

师德考核内容和标准的依据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师德内容宽泛、比重失调。师德内容涉及四种基本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维度是师德内容的核心,强调得最多,其余的关系维度比重太少,导致比例失调;师生关系维度中,对于学生个性自由的保护关注不够;教师与家长、同事的维度,仅在只言片语中提及,表达过于笼统,略显苍白。

其次,师德层次比例失调。道德内容可分为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三个层次。道德理想是至善的道德境界;道德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是强制执行的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1]。从文件看,师德内容多处于理想和原则层次,规则层次的比重较少。

2.各地方师德考核标准分析

在考核师德时,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各地方政府师德考核标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标准粗糙简单,只对师德要素进行简单赋值,而不分等级。考核标准应具有不同的等级,应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如《威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尊重家长(10分):1.坚持家访,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要求和学生在校情况……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不向家长布置作业。”尊重家长这一标准分为三个指标,每项指标优、中、差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赋值?均无体现。

第二,考核标准表达模糊,可操作性差。以上述威海市的标准为例,“定期”表达不具体,多少频率才算定期?江苏省“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教育学生”,“正确”的标准容易产生分歧。

三、考核程序和方法

1.考核程序

师德考核程序作为旨在形成某种师德判断的考核实施过程、步骤和程式,要符合程序正义的原则。总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规定考核程序,只规定了考核内容。

(2)缺乏申诉环节。师德考核结果对教师的利益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当教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时,可提出申诉,由考核小组调解仲裁,以达到最终的客观公正。但许多师德考核文件缺少这一环节。

(3)缺乏反馈环节。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监督教师遵守师德规范,激励教师提高师德水平,这一目的可通过反馈环节来实现。但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中,考核程序止步于将结果公示。

2.考核方法

确定师德考核方法是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品德的特点是外显行为与内在德性的统一,师德可以依据其外显行为进行量化考核,而内在德性可以进行定性考核,两者有机结合。

现在广泛使用的是主观量表测评法,即根据设计的师德等级测评量表对师德进行测评,具体做法是,“先设计出师德等级量表,列出需要考核的师德因素,再根据被考核者的真实情况对照每一个师德因素,对教师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分数的大小转换成不同的等级”[2],以某市的师德考核量表中的一部分为例[3]。

(1)量化指标无明确界定。例如,“自觉遵守”“全面贯彻”无法有效衡量;“过重课业负担”的标准不明。

(2)量化指标欠缺逻辑关联。将“依法执教”解释为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无可非议,但路线、方针属于政策范畴,而非法律范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属于思想范畴,与“依法执教”指标没有关联。

(3)每项二级指标无赋值,随意性强。量化考核中,每项指标应尽量可观察、可操作,而且每项指标都应有赋值,如此才能区分指标的重要程度,给反馈提供详细信息,但上例随意性明显。

四、考核结果运用

从政策文本看,我国师德考核结果主要用于招聘录用、奖惩晋升、培训进修。如《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地方文件规定比较具体,如“在年终对教师的综合性考核中,优秀和各种综合性先进必须从师德优秀者中产生……”

可以看出,考核结果往往作为奖惩的工具,而不是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参照。奖惩固然具有强制性,但毕竟属于他律道德,而非师德自律。另外,考核结果一般终止于考核等次的确定后的归档,缺少对考核结果的反思。

五、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的策略

1.考核主体多元化、高素质化、层次化

首先,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主体应包括教育各利益相关者,同时突出教师自治组织作用,降低行政化主体比重。自上而下的行政化考核,实质上忽略了教师的专业尊严。因此,应建立教师自治组织,“让他们与教育行政系统形成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自觉承担起维护专业声望和权益的使命”。

其次,提高考核者的素质。对师德考核方案的制定者和考核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考核的科学方法,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另外,合理地确定各主体权重。

再次,体现层次性。依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区分学校领导者与普通教师的考核标准。普通教师分层次进行考核,如区分大师级教师和新手教师。

2.考核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

首先,考核内容结构按照四种关系进行设计,四种关系即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5]。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四种关系的具体内容,力求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另外,师德考核内容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应注意区分它与法律、政策,与公德和私德的界限,防止师德内容泛化。

其次,考核标准要求简明扼要,容易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考核标准分层的条目划分不宜过细过多,应注重考核指标精当、简洁,否则面面俱到,不但增加了考核的成本,而且影响考核的信度。”[2]

最后,处理好基础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的关系。基础性标准对于师德起到约束作用,而发展性标准则体现了“增值”的理念,即不能总是以结果来评价教师,而是以“进步的幅度”来评价[6],体现考核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3.考核过程应有反馈和申诉环节

完整的考核程序包括目标、计划、实施、反馈四个环节,在师德考核中,反馈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考核结果并不是得出分数或评出等级就结束了,它的功能不仅是对师德的甄别鉴定,更多的是激励。因此,在反馈环节,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师德。如果教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允许教师申诉。

4.多样考核方法相结合

师德考核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借鉴品德测评的方法分类,从考核结果获得的结论来分类,“有定量型、定性型、定性定量相结合型三种测评模式,共16种品德测评方法”[2]。

5.注重发展和激励

师德考核结果如不与奖惩相结合,就起不到监督规范作用。但如何奖惩?为保住师德底线,多数考核结果与教师个人利益相挂钩,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这是否将师德贬低为低层次道德?若非如此,考核结果更应着眼于指导教师职业发展,激励教师向更高的师德境界迈进,应更多的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尊严。

参考文献

[1] 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萧鸣政.人员测评与选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某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表[EB/OL]http://www.zjgqsnjd.com/ViewInfo.asp?id=741

[4] 檀传宝.当前师德建设应当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中国教师,2007(2).

[5] 傅维利.师德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标准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郑雪凌】

其次,提高考核者的素质。对师德考核方案的制定者和考核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考核的科学方法,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另外,合理地确定各主体权重。

再次,体现层次性。依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区分学校领导者与普通教师的考核标准。普通教师分层次进行考核,如区分大师级教师和新手教师。

2.考核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

首先,考核内容结构按照四种关系进行设计,四种关系即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5]。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四种关系的具体内容,力求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另外,师德考核内容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应注意区分它与法律、政策,与公德和私德的界限,防止师德内容泛化。

其次,考核标准要求简明扼要,容易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考核标准分层的条目划分不宜过细过多,应注重考核指标精当、简洁,否则面面俱到,不但增加了考核的成本,而且影响考核的信度。”[2]

最后,处理好基础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的关系。基础性标准对于师德起到约束作用,而发展性标准则体现了“增值”的理念,即不能总是以结果来评价教师,而是以“进步的幅度”来评价[6],体现考核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3.考核过程应有反馈和申诉环节

完整的考核程序包括目标、计划、实施、反馈四个环节,在师德考核中,反馈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考核结果并不是得出分数或评出等级就结束了,它的功能不仅是对师德的甄别鉴定,更多的是激励。因此,在反馈环节,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师德。如果教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允许教师申诉。

4.多样考核方法相结合

师德考核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借鉴品德测评的方法分类,从考核结果获得的结论来分类,“有定量型、定性型、定性定量相结合型三种测评模式,共16种品德测评方法”[2]。

5.注重发展和激励

师德考核结果如不与奖惩相结合,就起不到监督规范作用。但如何奖惩?为保住师德底线,多数考核结果与教师个人利益相挂钩,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这是否将师德贬低为低层次道德?若非如此,考核结果更应着眼于指导教师职业发展,激励教师向更高的师德境界迈进,应更多的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尊严。

参考文献

[1] 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萧鸣政.人员测评与选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某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表[EB/OL]http://www.zjgqsnjd.com/ViewInfo.asp?id=741

[4] 檀传宝.当前师德建设应当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中国教师,2007(2).

[5] 傅维利.师德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标准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郑雪凌】

其次,提高考核者的素质。对师德考核方案的制定者和考核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考核的科学方法,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客观。另外,合理地确定各主体权重。

再次,体现层次性。依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区分学校领导者与普通教师的考核标准。普通教师分层次进行考核,如区分大师级教师和新手教师。

2.考核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

首先,考核内容结构按照四种关系进行设计,四种关系即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5]。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四种关系的具体内容,力求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另外,师德考核内容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应注意区分它与法律、政策,与公德和私德的界限,防止师德内容泛化。

其次,考核标准要求简明扼要,容易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考核标准分层的条目划分不宜过细过多,应注重考核指标精当、简洁,否则面面俱到,不但增加了考核的成本,而且影响考核的信度。”[2]

最后,处理好基础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的关系。基础性标准对于师德起到约束作用,而发展性标准则体现了“增值”的理念,即不能总是以结果来评价教师,而是以“进步的幅度”来评价[6],体现考核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作用。

3.考核过程应有反馈和申诉环节

完整的考核程序包括目标、计划、实施、反馈四个环节,在师德考核中,反馈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考核结果并不是得出分数或评出等级就结束了,它的功能不仅是对师德的甄别鉴定,更多的是激励。因此,在反馈环节,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师德。如果教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允许教师申诉。

4.多样考核方法相结合

师德考核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借鉴品德测评的方法分类,从考核结果获得的结论来分类,“有定量型、定性型、定性定量相结合型三种测评模式,共16种品德测评方法”[2]。

5.注重发展和激励

师德考核结果如不与奖惩相结合,就起不到监督规范作用。但如何奖惩?为保住师德底线,多数考核结果与教师个人利益相挂钩,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这是否将师德贬低为低层次道德?若非如此,考核结果更应着眼于指导教师职业发展,激励教师向更高的师德境界迈进,应更多的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尊严。

参考文献

[1] 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萧鸣政.人员测评与选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 某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考核表[EB/OL]http://www.zjgqsnjd.com/ViewInfo.asp?id=741

[4] 檀传宝.当前师德建设应当特别关注的三大问题.中国教师,2007(2).

[5] 傅维利.师德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标准比较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郑雪凌】

猜你喜欢

考核内容师德考核
致良知与师德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