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2014-09-25王中华
王中华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遭遇了一些问题:教师不能恰当有效评价学生;缺乏在线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等等。其产生的原因有教师本身的因素、课程本身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为此,需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进行改进。前提是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基础是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条件是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关键是树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原则;途径是恰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平台是构筑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问题原因策略
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遭遇的问题
1.教师不能恰当有效地评价学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老师不知道如何评价学生的现象,不知道怎么样才是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如某学校的音乐老师在音乐课程《茉莉花》教学中,以“国际理解教育”为课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给学生展示了演唱《茉莉花》的张也演唱的版本、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版本等不同版本,希望通过视、听、欣赏、学唱,感受作品风格,掌握音乐演唱技巧,从而感受民族音乐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去领悟国际理解教育,去感受音乐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但是,该音乐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去评价学生,怎么样才算达到目标。现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这样的案例不一而足。可见,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2.教师缺乏对自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学习指导的反思性评价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课程设计进行反思评价。例如一位教师在上《生活与安全》时,在联系生活、发现问题这个环节,教师放出四幅幻灯图片。第一幅:学生危险的骑车动作。第二幅:学生往楼下仍东西。第三幅:乘汽车时往外伸头。第四幅:横穿马路。这四幅图的问题都属一类,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全行为。事实上,关于生活与安全的话题很广泛,教师只是列出了这些类型,没有考虑到其他方面,也没有让学生去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这时教师需要认真去反思自己的课程设计和对学生的指导。
3.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没有达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发展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评价需要实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发展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需要实现这个目标。但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操作的不当,导致该课程评价没有更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没有实现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也没有更好达到课程的发展。
4.缺乏在线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而且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忽视将评价与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很少或者没有进行学术网络在线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特别是学生在线同伴评价缺失。
5.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操作过程中,因为“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1]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一窝蜂去采用档案袋评价和协商式评价,忽略了其他方式如学生同伴评价、轶事记录评价、认知测验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学校和教师往往出现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即只是把教师和学校领导看作是评价的主体。学校领导和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主体,这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应该肯定的评价主体。但是除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之外,学生家长、学生同伴、学科专家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主体。
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本身的原因
首先,教师缺乏一定的评价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教师心中没有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没有评价理论作支撑,导致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一方面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不知道怎么样去开展学生评价活动,甚至是“一头雾水”。其次,教师没有全面理解评价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2]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探究的体验、学习兴趣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终身学习兴趣培养的评价。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目标的导向,导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有实践,没有探究”、“没有问题意识的形成”、“有活动,没有研究”、“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是跟不上”、“有学生之间的活动相互配合,也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活动配合,但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合作和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等问题。第三,教师没有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需要采取“以过程评价为尺度”,但是过程性评价不等于不要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结果,不等于只是重视“形式”评价,“重过程”不等于“走过场”,忽略对学生内容的评价,不去进行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2.课程本身的因素
首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复杂性。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等四个领域的内容,显得比较复杂,不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操作与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存在复杂性,而且对于如何去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也存在复杂性。因此,课程本身的复杂性导致教师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缺乏更好的评价策略。其次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缺失。尽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评价建议”,但是对于如何去操作却没有进一步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案,因此,教师就不能更进一步进行操作。
3.社会因素
首先是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了解和支持力度不够。毋庸置疑,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仅凭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安全问题等都需要得到家长、社区的合作与支持,都需要各方的配合,特别是家长的配合。当前,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家长对其了解的力度和支持程度不够,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中考和高考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影响。中考和高考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关键。在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和人才评价标准的前提下,中考和高考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导致家长、学生、教师等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价值观的影响。
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改进策略
1.前提: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需要了解其特点。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下列特点:(1)整体综合性。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整体综合课程,包括了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等四个学习与实践领域,这四个领域是整合的。第二,世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可见,学生生活的周遭世界也是一个整体。第三,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和学生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整体的人。(2)实践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为出发点进行探究,进行实践,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在活动中,在探究中,在体验中,在实践动手中完成关于课题的资料的搜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合作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共同探究,交流经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合作性。(4)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强调世界是开放的,是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与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挖掘可能发掘的资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具有开放性。(5)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中知识的结果、问题的答案与探究的结论往往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不是教师交给学生的结论和标准的答案,尽管可能有时学生的答案是可笑的或者与原有答案是背道而驰的,但这是学生的探究结果,是学生亲历体验出来的结果,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因此,生成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
2.基础: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目前来说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体系。我们还没有去进行教师专业化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导致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体系的缺失。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生评价体系也比较缺乏,从目前研究者的研究论文来看,包括从事课程研究的专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线教师在内从事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的研究不多见。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和研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
3.条件:全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内容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意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这三个目标的分类与我国提倡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一致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目标,这是评价的条件。(1)认知领域的评价:学生的知识认知方面的评价。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重视对学生具有对问题的认知能力的评价。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对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方面的评价。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认知判断力培养的评价。(2)情意领域的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情意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习生命的回归,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重视学生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人与社会的动态和谐等方面的评价。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学习的快乐等方面的评价。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重视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等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价。第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学术自由、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还需要关注“注重学生对问题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过程的思维训练和方法运用”[3]等方面的评价。(3)动作技能领域的评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技能。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关注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实践中获得个性发展,在探究中体验学生的快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4.关键:树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原则
一要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指出评价需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这里强调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重视学生的问题探究以及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实践过程评价,但是我们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也需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态度的生成等学习结果的评价。二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就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树立起一种主人翁态度去参与到学习中去,进行自主探究,自我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研究的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中需要遵循“合作、差异、参与”等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体基础上的合作,尊重个性差异。三要坚持教师指导性原则。在综合实践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往往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学生思维发展与形成,知识的建构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评价学生的时候,需要关注对教师的指导的评价。四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需要坚持发展性的原则,重点应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需要着重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兴趣的培养,着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五要坚持正向评价、积极鼓励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像科学研究人员那样注重研究课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以正面评价、积极鼓励为主。
5.途径:恰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学习的评价方式
一是应用情境式评价。应用情境式评价,主要是指具有相当评价专业素质的教师编制与学习结果应用情境相似的模拟测验情境,让学生表现所知、所能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特点[4]:强调实际生活的表现;着重较高层次的思考与解决问题技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适宜年龄幼小、发展较迟缓的学生;促进学生自我决定与负责;强化沟通与合作学习能力;兼顾评价的结果与过程;着重统整化、多样化的评价;强调专业化、目标化的评价;强调教学与评价的统合。[4]二是档案袋式评价,又称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这种评价的特点是促进评价与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深入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学生发展的证明。三是口头语言式评价。我们知道:学问二字,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有“学”、也有“问”。问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美国学者Airasian认为,“问问题”具有下列价值和功能:“提高参与感;加深思考过程;增强同伴互动与学习;利于掌握教学进度;提供诊断资料作为教学补救的参考。”[5]可见,通过向学生问问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具有下列优点:评价学生的概念的完整性;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师生沟通。四是游戏活动式评价。“游戏不仅仅是幼儿的专利,其具有体验性、主体性和综合性等课程价值,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有着内在的契合。”[6]游戏活动式评价,就是通过游戏活动等活泼生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将课程中的经验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起来,让学生去体验,做到“在做中教”、“做中学”、“在活动中发展”,实现“教学做合一”,那么,在评价这些探究活动、实践活动过程的时候,采用游戏的方式,正是追求人性化、生命化教育理念的一种彰显。五是轶事记录式评价。大家都知道,“轶事”是指那些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在这里主要是指除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之外,教师观察学生日常生活表现,详细写下重要而有意义的偶发个人事件和行为的记录。轶事记录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作证资料”。“若能以老师在班级情境的直接观察作为佐证资料,当能提高评量结果的效度。”[7]六是学生同伴式评价(peer assessment,简称PA)。同伴评价,主要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对其同伴的一种评价。同伴评价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首先,“同伴评价是一种合作学习。”[7]其次,同伴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同伴评价,作为一个学习工具,评价同伴能为学生形成关于什么能构成高品质的学习提供技巧”[8]。七是协商研讨式评价。主要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展开协商研讨来进行学生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该种评价的优点是:一种民主平等的环境和氛围;促进相互交流与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让教师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6.平台:构筑社会支持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作支持。首先是家长的支持。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家长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提供一定的支持。其次是进一步改革中小学考试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在中高考中体现出来,正如当前所提出来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一样,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与中考和高考关联起来,这样就能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遭遇了一些问题。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去构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全球教育展望,2001(8).
[2] 辛继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目标取向与实施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1(11).
[3]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李坤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之多元评价.教育研究月刊,2008(1).
[5] Airasian,P.W..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New York:Mc Graw- Hall,1996.
[6] 张薇薇.游戏式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第十届全国教学论学术年会会议交流论文[C].重庆:西南大学,2006.
[7] Nanine A.E.Van Gennip,et.al(2010).peer assessment as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y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variables conception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280.
[8] Topping,K.J(1998).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8,331.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