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行为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2014-09-24陈敏慧蒋艳萍吕建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政府行为政策建议核心竞争力

陈敏慧+蒋艳萍+吕建秋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产业规范化研究项目“提升农业高校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08zxcygfh08);广东省教育厅政策咨询项目“广东高校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2012zczx0003)。

摘要在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政府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政府行为的作用和方式,探索政府行为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政府行为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政府行为;作用;方式;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321-02

ResearchonGovernmentBehaviorandCoreCompetenceofTechnologyIndustriesFoundedbyAgriculturalUniversities

CHEN Min-hui 1,2JIANG Yan-ping 1,2LV Jian-qiu 1,2 *

(1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2 Guangdong Academy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AbstractThe government behavi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re competenc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industries founded by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function and mode of government behavior influence the core competenc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industries,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the core competence development was explored.On this basis,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hat improv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technology industries founded by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help bring the government behavior into full playing,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dustries founded by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technology industries founded by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core competence;government behavior;function;mode;policy suggestions

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是由农业类高校创办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所构成的,它既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高校科技产业的重要成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引导。对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政府行为在其核心竞争力主要构成因素的形成、作用的发挥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干预作用,加上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作用至关重要。

1政府行为在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作用分析

1.1政府行为与农业

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是基于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的地位不可动摇。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足、农民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了农业的弱质性,因而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在市场经济下,农业生产潜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需要政府行为的保护和支持;另外,农业行业具有公益性强、成本高、投资效益差、经营风险大等特点,与其他产业相比比较优势低下,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作用,农业在资源配置中将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有效干预。

1.2政府行为与农业高校

农业高校发展的科技产业是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为目的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高校存在着重理论、学术研究,轻技术开发应用的倾向,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存在着应用性不强、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需要政府在技术研究中起到引导作用,提高农业高校科研成果的市场性。另外,农业高校发展科技产业存在的企业管理团队组建难的问题需要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运营风险大、高校独自运营压力大、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充当中介招商引资,以缓解高校压力。

1.3政府行为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

(1)政策方面。政府作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优势政策的制定方,是否能够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首先,由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未来的预见性,很难正确地把握产业发展方向,需要政府通过制定规划等方式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另外,由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产物,在与其他产业竞争的过程中有其自有的弱势,需要政府制定符合实际的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以促进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优势。

(2)市场方面。在市场经济下,生产是为满足市场需求进行的,市场是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运转的中心,也是配置资源的最基本手段。然而,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局限性,单纯的市场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行市场监管等手段进行适度干预,从而平衡资源配置,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制造良好的环境。

(3)技术方面。除了农业高校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局限性需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引导改善外,由于新技术的研发推广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困难重重,此时便需要政府通过科技计划、协助贷款融资等手段为产业高新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分担企业负担。另外,产业创新氛围对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及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种创新环境的营造需要政府行为的帮手。

(4)人才方面。首先,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承担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部分责任,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协助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再者,由于在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人才,还需要许多高水平的企业营运、市场营销等经营管理人才,需要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帮助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创造吸引人才的优势条件。

(5)管理方面。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校企不分、产权关系不顺、体制管理不规范、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1],农业高校科技产业亦是如此。若要保证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需要政府通过颁布指导性意见等方法来规范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管理与建设。

2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方式

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行为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范围内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对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而言,它表现为政府对其产生、运行等过程进行指导、调控和监督的政府干预过程[2]。尽管政府行为包括国家与地方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行为,但本文探讨的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促进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行为。

2.1对农业高校创办科技产业的行为予以肯定的政府行为

1985年中央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鼓励农业高校等技术推广机构和研究机构以多种形式兴办企业型的经营实体[3]。1991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创办高科技校产,既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又是一项重要改革。有条件的学校要扬长分流,组织部分人员,积极而又有选择地自行创办或与国内外企业联办科技企业。有关政府部门要给予鼓励与支持[4]。”

2.2对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进行激励的政府行为

1988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人事部、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对高校通过创办企业为社会服务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税收、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1999年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税收减免优惠,鼓励高校科技企业的运营。

2.3对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进行规范的政府行为

2005年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第2次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对近年来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从建立新型高校产业管理体制、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严格管理高校产业活动和投资行为3个方面,提出了系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建设指导性措施[5]。

从肯定、激励到规范,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高速发展阶段以及规范管理阶段。在此期间,政府还通过设立科技计划等方式,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活动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分担相关企业在技术研发、推广阶段的风险,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创造优势条件,促进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农业高校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3.1加强产业基础条件建设,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3.1.1产业聚集地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地方经济建设,为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加快适合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聚集的交通网络、市政设施、信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构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引导金融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介等到农业高校科技产业配套的关联产业,以及生活、生产性配套基础产业到产业聚集地建设,为产业发展塑造一个完善的周边环境;进行人才素质、地区文化等外部软环境建设,营造有助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条件。

3.1.2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动植物、微生物等农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建立自然资源共享平台;对已有科技项目、产业数据等进行整理、统计,构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专利、工艺、标准等文献资源建设,建设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对现有实验基地、大型仪器设备等科研平台进行归类统计,制定共性标准,建立科研平台共享机制;集成行业人才、技术、设施等条件,构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创立科技服务中间组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

3.2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塑造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研究符合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特色的贷款抵押措施,通过设立产业专用的金融产品,加大对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信贷支持;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金融工具,拓宽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农业高校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信用保险,设立风险基金,降低产业风险;提高企业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建立税收奖励政策,加大对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税收支持力度;扩大专项资金规模,设立专项科技项目,进一步扶持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3.3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产业发展安全环境

优化现有专利制度、商标制度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研究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现状相匹配的知识产权获取、保护、转让制度,规范知识产权交易操作;加强对知识产权相关行为的监督、监控,严格执法,切实保障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建立健全适应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对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通过科技计划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设立知识产权奖酬制度,着重奖励重大发明和技术创新,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兑现。

3.4坚持规划引领产业,配套产业发展政策

立足实际,制定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合理设置产业发展目标;研制发布符合市场现状、面向产业需求的科技指南、技术指导目录等,为产业技术创新指明方向,引导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进行应用性强、产业化可行性强的技术创新活动。

对于重大技术的研发,组织以农业高校科技产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设立专项经费,为影响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推广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研究经费配套机制,为有利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重大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配套经费,减轻企业技术研发压力;建立奖励措施,对取得重大突破的相关发明、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予以鼓励;对于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装备、产品,在政府采购中享受优先待遇。

3.5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体系

改革教育体制,发挥农业高校的教育作用。更新高校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全面发展的行业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和产业需求为基础,培养农业科技复合型优秀人才;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标准,为人才的成长塑造良好的环境;建立优秀人才推荐制度,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加快高水平人才的引进。拓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引进优秀的管理和创新人才;设置合理的岗位,推行高吸引力的薪资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贡献特别突出,创造巨大效益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考评机制,改进企业人才评价制度,建立以能力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以贡献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改革企业人才聘用制度,以能力及产业需求为考量标准,不拘一格降人才,为农业高校科技企业吸引优秀人才。

3.6规范企业管理体制,改善产业管理现状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颁布规范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引导农业高校科技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作用。设定农业高校科技企业所涉资产的使用管理准则,明确企业责任主体性质,帮助农业高校科技企业理顺与高校产权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产业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农业高校科技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农业高校科技企业用人、经营管理方面充分放权,鼓励企业通过聘用专业经理人等方式引进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农业高校科技产业与外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形成多元化的股东结构。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农业高校科技产业进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高校科技企业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4参考文献

[1] 黄嫣然.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28):11-12.

[2]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3]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5(9):201-209.

[4] 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1(35):1218-1224.

[5] 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1):58-60.

猜你喜欢

政府行为政策建议核心竞争力
发展方式转型期的政府行为的转变
空间计量视角下的金融集聚与政府行为研究
浅谈政府公信力的不足与对策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